自1984年成立以來,青島海事法院已走過四十載春秋,四十年輝煌燦爛。作為記錄著海事法院歷史和成長腳步的珍貴資料——檔案,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簡單到系統,從傳統手工記錄到數字化管理過程。不斷完善的檔案管理體系,在存史、資政、育人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為海事審判事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保障。
據了解,隨著科技、時代的不斷發展和海事審判業務的持續提升,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已不能完全適應工作的需要。為了提高檔案管理的效率和質量,更好地服務審判工作,青島海事法院啟動了檔案改革工作。
通過檔案管理的創新與發展,推動檔案全面數字化,提高了檔案管理的科技含量和服務能力。以前當事人借閱檔案需到現場,在專人監管下查閱、復印紙質卷宗材料,費時費力費紙張。通過優化服務功能,實現了互聯網遠程查閱檔案,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檔案服務。
通過檔案管理的創新與發展,推動檔案全面數字化
檔案管理更加規范有序,檔案種類、數量明顯增加。青島海事法院受理的案件類型從最初的海商、海事兩個案號,發展到如今的20個案號。其中,2023年12月公開審理的被告人馬某某重大責任事故一案,是青島海事法院試點管轄的第一宗海事刑事案件。案件數量也從最初的每年幾十件遞增到如今的每年4000余件,這反映出海洋經濟的發展、法律法規的完善以及社會對海事法律服務的需求變化。
數字化檔案的應用,檔案庫房的升級,大大縮短了檔案查閱時間,提高了工作效率。青島海事法院早期的檔案管理多以紙質文件為主,檔案存儲在鐵皮柜中。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青島海事法院逐步完善電子檔案管理系統,實現了檔案數字化,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檔案安全性。檔案分類整理歸檔存儲等工作也日趨規范化、標準化。隨著檔案庫房設施升級,存儲檔案的密集架也由手動密集架升級為智能密集架,恒溫恒濕系統、電子監控、防盜報警器、智能氣體滅火器等智能設備與消防監控聯網。青島海事法院檔案室被評為山東省檔案工作科學化管理示范單位。
通過人才培養,檔案管理人員素質得到增強,更好地服務于審判工作。檔案是司法活動的真實記錄,通過詳實的卷宗材料,確保了審判活動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谶@些認識,辦公室檔案管理人員不斷加強學習,特別是對檔案數字化、信息化知識的學習,努力成為檔案管理“高精尖”人才,服務審判實踐,良好的檔案管理為法官提供了快速準確的案例檢索服務,維護司法公正和法律的權威。
信息共享平臺的搭建促進了部門間的協作,為審判決策提供了有力支持。據介紹,最初案件開庭審理,只有簡單的桌椅,庭審記錄均為書記員手工記錄。隨著智慧法院建設,已將傳統科技法庭升級為具備本地庭審、互聯網庭審等多種功能的融合式智慧法庭。打造“互聯網+”船舶扣押拍賣新模式,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保障海事糾紛高效審理。訴訟檔案歸檔已經擴展到庭審光盤隨卷歸檔。
作為涉外審判機關,青島海事法院的檔案室管理不僅服務于國內需求,還涉及國際法律文書和外文材料的管理,有力支持了國際司法合作與交流。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海杰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