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綠色”清明情亦濃,看山東各地文明低碳祭掃新方式

      “綠色”清明情亦濃

      又是一年清明時,春風細雨寄哀思。連日來,山東各地大力倡導敬獻鮮花、集體共祭、家庭追思、吟誦祭文等文明低碳祭掃方式,通過組織開展“鮮花換紙錢”“絲帶寄哀思”“時光信箱”等活動,推動綠色、生態、文明祭掃理念深入人心。

      不點蠟燭、不燒紙錢,青山綠水間,鮮花寄思念。4月4日一早,家住濰坊高新區的李曉梅與丈夫帶著鮮花,一同到靈山仙莊祭奠母親。他們將鮮花放在母親墓碑前,一邊擦拭墓碑一邊表達對母親的思念之情?!扒靶┠昙赖爝€帶紙錢,后來覺得鮮花祭掃更安全、環保,也能寄托哀思,今年就帶著鮮花來了?!崩顣悦氛f。

      每年清明期間,濰坊市靈山仙莊公墓都會在墓區廣場開展“鮮花換紙錢”活動,今年,靈山仙莊采購了1.6萬束鮮花,繼續免費發放?!拔覀兲峁┑孽r花基本都能用完,從公墓沿路不斷增多的鮮花售賣點可以看出,越來越多人認可鮮花祭掃方式?!膘`山仙莊工作人員說。

      今年,不少地方提供代客祭掃、網絡祭掃、家庭追思、時空傳書等多樣化祭掃服務,引導公眾以文明、健康、環保的方式告慰逝者。

      身著肅穆服裝,手捧一束鮮花,到達指定的墓地后,清理墓碑及周邊環境,再依次擺放祭祀物品……這幾天,煙臺市蓬萊區墓園服務中心工作人員陸續為身在外地、行動不便等無法親臨墓地掃墓的祭掃群眾進行代祭掃。整個祭掃過程,大約二十分鐘,工作人員會通過拍照、錄制視頻等方式,實時同步代掃代祭的流程,以彌補家屬不能親自到現場祭掃的遺憾。

      為倡導文明祭祀、環保祭祀,進一步規范有需求居民的祭祀行為,東營市濕地城市建設推進中心環衛部門今年在東營城區范圍內首次設置了文明祭祀點和祭祀箱,104處文明祭祀點和300個文明祭祀箱基本實現了主城區全覆蓋服務。

      拜祭先人、緬懷逝者,也是開展生命教育的時機。濟南市第二殯儀館生命教育宣講團隊先后走進萊蕪區吐絲口小學、萊蕪第二中學等,組織了“愛·重生”“清明,看見生命的律動——用慎終追遠的視角仰視生命”等主題活動,引導學生等正視生命旅程,珍惜生命時光。

      殯葬作為重要的民生問題,社會各界廣泛關注。傳統墓地是當前安葬逝者的一種形式,但存在占地面積較大、使用成本較高等問題。近年來,山東各地因地制宜、循序漸進,探索各種生態安葬形式。據了解,全省節地生態安葬率逐年提高,2019年達到40%左右,今年已超過65%。

      3月28日,省民政廳、青島市民政局在青島市殯儀館舉辦“山海相依 情寄藍天”全省生態安葬試點啟動儀式,112名海葬逝者家屬在海葬紀念廣場參加了追思儀式并出海追思。相比于動輒幾萬元的公墓費用,在青島進行海葬的基礎費用為1000元,大幅節省了安葬的花費。

      省民政廳社會事務處一級主任科員劉志強介紹,青島于1991年首次舉行公開海葬,是全國最早推行海葬的城市之一。青島還與濟南、淄博等內陸城市合作,為有意愿進行海葬的逝者提供海葬服務。近幾年,威海、煙臺、日照等7個沿海城市也開始為本市和省內內陸城市提供海葬服務。目前,全省已有39697位逝者進行海葬。

      內陸城市也在探索生態安葬方式。西山子人文紀念園是濟南市歷下區的區級公益性公墓,全部采用綠色生態節地安葬方式,將逝者骨灰使用可降解容器或直接入土的方式進行安葬。

      “民政部門經過實地調研發現,不同地區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地理環境、風俗習慣等情況不同。我們按照‘一縣一策’的方式,推動適合本地區條件的生態安葬模式?!眲⒅緩娬f。

      沂水縣民政局二級主任科員賈文勇介紹,沂水縣于2017年實施以“全免費”為核心的殯葬改革,由財政出資修建公益性公墓,順應群眾意愿,采取臥碑葬的形式安葬逝者,并免費提供火化、立碑、安葬等服務,減輕群眾經濟負擔,提高群眾選擇節地生態安葬的積極性。

      “肥城市在全市范圍內推廣深埋還耕、深埋造林、樹葬公益林、壁葬等6種節地生態安葬新模式。截至目前,共建設農村公益性公墓605處,實現了村居全覆蓋,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95%以上?!狈食鞘忻裾指本珠L王家才介紹。

      據了解,全省12個設區市88個縣(市、區)出臺了生態安葬獎補政策。近三年來,全省投入生態安葬獎補資金共計1.7億元,超過6萬個家庭受益。生態葬還需要必要的設施和服務支持。目前全省已建成公益性安葬(放)設施1.2萬余處,基本實現市、縣、鄉三級全覆蓋。

      來源:大眾日報

      責任編輯:臧劍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