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雨如煙正清明,碧海藍天總相憶。為充分展示省、市兩級綠色殯葬改革成果,宣傳綠色殯葬惠民舉措,擦亮“禮安齊魯”服務品牌,3月28日,全省生態安葬試點啟動儀式暨“山海相依、情寄藍天”青島市殯儀館開放日活動在青島市殯儀館海葬廣場舉行。
活動共三個環節,現場觀摩、啟動儀式以及海上祭祀?,F場觀摩邀請了媒體記者、群眾代表對殯儀館進行參觀,近距離參觀了“人生終點站”。啟動儀式上公布了全省“逝有所葬、遷有所去”100個生態安葬試點項目名單,青島市8家單位作為優秀試點單位代表現場宣讀承諾書并共同簽名,海上追思為112名海葬逝者家屬開展了追思儀式。
活動現場,觀摩團一行對文明祭奠區、家庭追思處、地宮、生態安葬大廳、電子祭祀廣場、生態人文公園、化妝整容室等重點區域進行集體觀摩,并觀看了家庭追思儀式和禮體SPA沐浴服務。通過近距離了解館內服務設施、觀看殯葬服務流程展示,感受殯葬服務中蘊含的人性關懷和文化內涵,體味殯葬文化和生命教育。
生態安葬 情寄山海
9時38分,全省生態安葬試點啟動儀式在海葬廣場舉行。儀式上公布了全省“逝有所葬、遷有所去”100個生態安葬試點項目名單,青島市8家單位作為優秀試點單位代表現場宣讀承諾書并共同簽名,啟動儀式圓滿完成。
儀式現場
近年來,青島市深入貫徹落實國家對生態葬的指導意見,大力推廣海葬、陸地自然葬等節地生態安葬方式,使“厚養禮葬”和“節地安葬”的安葬方式廣受認可。在市殯儀館生態人文公園相繼建成樹葬、草坪葬、花壇葬、塔葬4個陸地生態葬葬區。共計2250位逝者,以不留碑、不留名、不留骨灰的節地葬方式,伴隨著花瓣、泥土一起葬于樹木之下、花叢之內、草坪之中,回歸自然。
海上追思儀式現場
向逝者獻花
上午10時,2024年清明節海上追思儀式在海葬廣場如期舉行,現場共有來自66個家庭的112位逝者家屬參加了儀式。在一陣悠揚的古琴伴奏聲中,主持人恭讀祭文,由兩位襄儀向祭祖方鼎內播撒皇土、五谷、海水和酒水,家屬依次鞠躬。隨后,家屬代表們依次上前敬獻鮮花,并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出海祭祀。
此時,《送別》詩朗誦也應聲響起,勾起了在場所有人的回憶和沉思……
海上祭祀
海上祭祀
入海為尊,向海而生。在節地生態安葬不斷推進下,越來越多的群眾選擇與山海為伴、徜徉在碧海藍天之下?!昂V椤狈請F隊每年為2500余位逝者進行生態安葬,讓逝者安居在藍天之下、魂歸于千頃碧波。從1991年10月31日至今,共海葬29453名逝者,為國家永久節約土地100余畝,為島城的生態文明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
便民利民 人文關懷
乾坤日月當依舊,昨夜今朝卻異同。近年來,市殯儀館大力推進“數字化平臺”建設,全面升級智慧殯葬管理與控制系統,科技賦能管理和服務需求。為給市民提供更環保文明的緬懷環境,市殯儀館新建一處無煙化的電子祭祀區域,共配備134塊電子祭祀屏。祭掃家屬通過手機掃描屏幕二維碼創建紀念館,將逝者信息與祭祀屏幕連接,以電子形式的香燭、鮮花、音樂、供品取代傳統實物貢品進行祭祀,表達對親人的思念,提高了電子祭祀的真實感,提升祭祀群眾的體驗感和滿意度。
室內追思
為進一步滿足群眾多樣化追思需求,為追思服務融入科技元素提升科技含量,市殯儀館新建2處數字沉浸式追思禮儀廳。沉浸式禮廳采用整套全息投影技術,結合融合播控軟件系統進行技術支持,能夠立體呈現逝者生前的音容笑貌,將為逝者家屬提供一個具有真實性、交互性、沉浸式的追思新場景,進一步滿足親屬的情感寄托。同時,通過播放逝者生前的照片、視頻等影像資料,更能讓家屬身臨其境,引起情感上的共鳴,給追思以文明,給科技以生命。
公益是殯葬服務的底色。市殯儀館始終堅持殯葬公益、惠民屬性不動搖,嚴格貫徹落實殯葬惠民政策,為群眾減輕殯葬負擔,同時努力提升殯葬公共服務供給質量和能力,改造升級服務設施、改善服務環境、提升服務水平,將公益、便民貫徹到殯、葬、祭全鏈條服務中。
文明祭祀
今年清明節期間,市殯儀館繼續加大公益惠民力度,集中推行生態安葬、海葬服務、規范殯葬收費等7項惠民便民措施。通過開展一系列便民利民活動,切實減輕群眾負擔,積極承擔回報社會的責任,盡顯社會擔當和人文關懷。
“逝有所安”是廣大人民群眾的熱切期盼。為深入宣傳生態文明殯葬理念,充分展示青島殯葬“公益、綠色、生態、科技”發展成果,回應廣大群眾殯葬服務需求,青島深入推行殯葬改革,深化惠民之“ 殯 ”,推廣生態之“ 葬 ”,倡樹文明之“祭”,讓百姓傷心事暖心辦。近年來,市殯儀館努力打造“禮安齊魯”喪俗改革品牌,積極推進“青心·禮安”黨建品牌建設,培育深化“心之語”等8個業務品牌,進一步豐富民政品牌內涵和外延,打造殯葬行業服務品牌矩陣,用真情服務讓百姓傷心事暖心辦,讓更多群眾了解殯葬行業,不斷提升社會認同感和群眾滿意度,為幸福島城、禮安島城增添更多溫暖底色。
自助電子祭祀禮服務指南
每逢佳節倍思親,絲絲細雨又清明。一年一度的清明節即將來臨,在4月4日清明節當天,市殯儀館將繼續落實預約、分流、限流措施,提醒市民提前祭掃、錯峰祭掃、文明祭掃。預約祭掃通道已于3月29日開通,有祭掃需求的群眾可以通過關注青島殯葬“96444”微信公眾號進行預約。
4月4日清明節當天,市殯儀館禁止社會車輛駛入,市民可聽從現場交警指揮,將車輛臨時停放于周邊臨時設定的停車位置上。建議乘坐公交、地鐵等公共交通工具前往,提倡綠色低碳出行。
為進一步弘揚文明新風,倡導文明殯葬,革除殯葬陋習,倡樹美德健康生活方式,青島市民政局聯合青島市文明辦、青島市市場監管局向全市廣大市民朋友發出《2024年清明節文明祭祀倡議書》,鼓勵市民朋友們采用鮮花祭掃、植樹綠化、家庭追思會、踏青遙祭、網絡祭掃、無煙上墳等方式緬懷親友、寄托哀思。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通訊員 薛璐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