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制造用鋼、出口需求成為今年增長主動力 鋼鐵行業逐步邁入深度調整期

      受到成本上升、需求減弱的影響,國內鋼鐵企業當前的經營效益仍處于低迷狀態,也進一步推動行業調整。今年10月份,中國粗鋼、生鐵、鋼材的日均產量均出現明顯的環比下降。

      近日,2023(第十二屆)鋼鐵技術經濟論壇在山東臨沂舉行,與會嘉賓表示,國內制造業用鋼需求上升和鋼材出口增長成為當前支撐鋼產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建筑業用鋼需求收縮成為消費量減少的主要因素,鋼鐵行業正逐步邁入減量機制的深度調整期,并且國內鋼材市場供需兩端有望在2024年形成新的平衡。后續則需要通過科技創新、兼并重組等方式推動企業降本增效,進而逐步擺脫當前的行業困境。

      國內鋼材市場供需兩端有望達成新平衡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3年10月,中國粗鋼日均產量255.13萬噸,環比下降3.8%,創今年以來新低;生鐵日均產量223.19萬噸,環比下降6.4%;鋼材日均產量366.81萬噸,環比下降6.6%。10月,中國粗鋼產量7909萬噸,同比下降1.8%;生鐵產量6919萬噸,同比下降2.8%;鋼材產量11371萬噸,同比增長3.0%。1-10月,中國粗鋼產量87470萬噸,同比增長1.4%;生鐵產量74475萬噸,同比增長2.3%;鋼材產量114418萬噸,同比增長5.7%。

      “受國內外需求形勢變化影響,行業正逐步邁入減量提質的深度調整期,整體盈利狀況不容樂觀,降本增效充滿挑戰?!币苯鸸I規劃研究院院長范鐵軍在會上如此表述。

      山東省鋼鐵行業協會會長陳向陽則指出,盡管形勢復雜嚴峻,鋼鐵產業也展現出了巨大的發展韌性。鋼鐵產量保持增長,品種結構不斷優化,有力支撐了下游行業和新興產業對鋼鐵在量和質上的更高需求。

      中國金屬學會常務副理事長田志凌表示,前三季度,國內制造業用鋼需求上升和鋼材出口增長,成為支撐鋼產量增長的主要動力,建筑業用鋼需求收縮成為消費量減少的主要因素。

      中國鋼鐵工業協會產業運行部主任刁力分析,目前鋼材消費結構呈優化、調整態勢,對房地產業依賴度有所下降。從具體鋼材品種上看,中厚寬鋼帶、鍍層板、焊管、熱窄帶、厚板、無縫管、大型型鋼、電工鋼等品種產量增長較快,對應的是新基建、新能源以及汽車、造船和家電等制造業行業需求的增長,對沖了房地產業下滑對鋼材需求的影響。前三季度,全國電源工程完成投資中,核電增長46.0%、風電增長33.4%、太陽能增長67.8%;全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同比分別增長33.7%、37.5%;截至9月末,全國充電基礎設施累計數量同比增長70.3%。

      工信部等七部門在今年8月印發的《鋼鐵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下稱《方案》)也已指出,將擴大重點領域消費需求,建立深化鋼鐵與船舶、交通、建筑、能源、汽車、家電、農機、重型裝備等重點用鋼領域的上下游合作機制,開展產需對接活動,積極拓展鋼鐵應用場景,加快研發推廣新材料、新品種。

      與此同時,出口成為今年鋼材市場增長的一大亮點。海關總署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10月,我國累計出口鋼材7473.2萬噸,同比增長34.8%。

      刁力表示,鋼鐵出口對國內市場供需兩端的平衡發揮了“關鍵少數”作用,其中汽車、船舶、家電等用鋼量較大的產品出口帶動性較強,鋼鐵產品的直接和間接出口保持增長有利于國內市場供需平衡。

      工信部相關負責人也在11月15日公開表示,中國鋼鐵長期定位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長期以來,中國鋼鐵的出口比例保持在5%左右,遠遠低于日本、韓國等其他鋼鐵生產國。中國鋼材出口增長是企業按照市場化原則積極參與國際競爭的結果,中國企業鋼材出口增長,是其市場競爭力的體現。

      值得注意的是,鐵礦石價格在近兩個月出現新一輪上漲。國家發改委于11月15日晚間發布消息稱,針對近期鐵礦石價格出現異動上漲的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價格司派員赴大連商品交易所,共同研究加強鐵礦石市場監管工作。

      刁力表示,鐵礦石與鋼材價格同步上漲,對企業后期生產經營帶來較大的減利影響,鑒于原材料價格在本輪上漲結束后仍會翹尾幾個月,四季度企業在產量平控的約束下,分攤成本的壓力較大。

      對于未來的行業形勢,世界鋼鐵協會在今年10月發布的最新短期鋼鐵需求預測報告預計,2023年全球鋼鐵需求將達到18.15億噸,增長1.8%;2024年18.49億噸,增長1.9%。

      “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增長是在2022年(下降3.3%)低基數上取得的,全球鋼鐵消費總量仍低于2021年水平;2024年有望比2021年增長0.5%?!钡罅Ψ治觯瑥慕衲甑谌径茸邉菘?,我國宏觀經濟循環已出現積極好轉態勢,經濟內生動力較強,宏觀調控政策措施有效應對了外部環境變化;從長遠趨勢看,隨著消費市場逐步回暖升級,科技創新動力不斷增強,綠色轉型穩步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力量正不斷積累,房地產降幅收窄,2024年國內鋼材市場供需兩端有望達成新平衡。

      依托科技創新、聯合重組應對行業困境

      面對當前的市場形勢,范鐵軍表示,鋼鐵行業需要依靠科技創新,將外延型經濟增長方式轉為內涵型增長模式,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加強成本控制,利用技術升級實現以生產高端產品為引領的創新,這對于激發鋼鐵企業活力、賦能經濟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方案》也明確提出,要實施技術創新改造行動,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加快推動技術裝備高端化升級、綠色低碳改造、數字化轉型智能化升級。

      田志凌表示,鋼鐵行業應積極適應市場變化,聚焦科技創新深入推動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同時鋼鐵企業從結構降本、技術降本和管理降本三個方面,多措推動降本增效,改善運營績效。隨著降本空間的收窄,科技降本成為主要手段。

      田凌志指出,從鋼鐵工業科技創新發展趨勢看,差異化精品高效化,極致能效及低碳化、智能協同定制化,是鋼鐵行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的三個主要技術路徑,也是推動科技降本的主要路徑。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副總工程師于月光在論壇上披露的一組數據顯示,鋼鐵企業創新資金投入不斷增長。2022年,37家上市鋼企研發費用合計361.02億元,同比增長1.74%,研發費用占營業總收入的比例平均值為1.59%,同比上升0.12%。37家上市鋼企中有9家研發費用超過10億元,華凌鋼鐵、中信特鋼、寶鋼股份研發費用排名前三,分別達到64.41億元、38.51億元、31.68億元,研發費用占比超過3%的企業總計13家。

      于月光建議,加快鋼鐵產業核心技術攻關和共性技術研發,鼓勵多元主體開展協同攻關,加大技術研發支持力度。充分利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技術的賦能賦智作用,加快推進鋼鐵產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優化生產工藝,提升產品質量,推動產業降本增效。

      此外,刁力指出,鋼鐵企業聯合重組不僅有利于優化產業布局、細分產品市場、減少同質化無序競爭、提高行業對上下游的議價能力,也有利于整合技術研發體系,促進技術裝備升級和產品結構優化,提高企業運行效率和效益水平,弱化周期性不利影響。今年前三季度,前10家鋼鐵企業粗鋼產量為32489萬噸,占全國比重僅為40.9%,距離60%的目標仍有較大差距。建議有條件的企業在積極探索同業聯合重組、實現產能進一步規模化、集約化的同時,還應研究、推動延伸至上下游的跨行業整合,通過提高產業鏈供應鏈協同水平,增強企業抗風險能力。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繳翼飛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