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市場逆回購、SLF(常備借貸便利)、MLF(中期借貸便利)利率相繼下降,LPR(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跟進調整……為鞏固經濟回升向好勢頭,近期貨幣政策持續發力,結構性貨幣政策也迎來新動作。
6月30日,人民銀行決定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進一步加大對“三農”、小微和民營企業金融支持力度。
專家表示,結構性貨幣政策仍大有可為。同時,更多創新政策工具有望研究推出,發揮精準滴灌作用,加大對實體經濟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支持,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促進擴大就業,支持經濟內生動力恢復。
結構性政策工具持續發力
今年以來,人民銀行繼續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的精準導向作用,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等領域的金融服務。此次人民銀行調增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表明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正適時加大支持力度,與總量型政策工具一道,合力促進經濟增長動能恢復。
人民銀行公布,此次增加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額度2000億元,其中,支農再貸款、支小再貸款、再貼現分別增加額度400億元、1200億元、400億元,調增后額度分別為8000億元、17600億元、7400億元。
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一季度末,全國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余額2.6萬億元,創歷史新高。
展望后續,專家預計,人民銀行將保持再貸款、再貼現等長期性工具的穩定性,并實施好多項仍在實施期的階段性工具,為普惠金融、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提供持續支持。
“當下經濟已進入修復階段,且修復過程中結構性問題有所凸顯,在此背景下,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的定向支持作用更顯重要。”中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明明認為,后續結構性貨幣工具或將進一步擴容加力。
更多工具有望研究推出
專家表示,使用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有助于更好平衡多種政策目標,當前我國貨幣政策創新工具足、空間大,結構性工具進一步創新值得期待。
人民銀行數據顯示,截至今年3月末,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共17項,余額約6.8萬億元。
“在必要時,人民銀行可創新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引導信貸資金更多流向‘三農’、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綠色發展、普惠養老等領域?!敝袊]政儲蓄銀行研究員婁飛鵬說。
從擴內需角度看,植信投資首席經濟學家兼研究院院長連平建議,探索設立消費再貸款以緩解銀行成本壓力,推動消費貸款市場利率下行,引導加大消費信貸投放力度,提升居民資金的可獲得性,降低防御性儲蓄。
“旅游或消費領域的再貸款工具符合結構性政策工具創設規律?!闭猩套C券首席宏觀分析師張靜靜舉例說,研究創設旅游復蘇再貸款工具,符合結構性政策工具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設計初衷,拓寬旅游業多元化融資渠道,體現“聚焦重點、合理適度、有進有退”基本原則。一方面,行業發展需要新的金融工具支撐;另一方面,結構性政策工具可分擔旅游業信貸風險,通過激勵相容的機制設計促進銀行信用供給。
激活PSL潛能值得期待
近期,關于PSL(抵押補充貸款)運用前景的討論逐漸增多。部分專家表示,今年PSL投放規模有望增加,促進擴大有效投資,助力穩定宏觀經濟大盤。
當前PSL已連續3個月呈現凈歸還狀態。人民銀行最新數據顯示,5月,國家開發銀行、中國進出口銀行、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凈歸還抵押補充貸款200億元,期末抵押補充貸款余額為30881億元。
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研究員周茂華表示,PSL工具類似于專項再貸款,能夠為特定銀行提供長期限、低成本資金,引導金融機構支持實體經濟薄弱環節、重點領域和社會事業發展。同時,有助于降低財政支出壓力,通過投放長期限流動性,定向投放信貸,有助于增強貨幣政策傳導效果。
天風證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師孫彬彬表示,“PSL資金-棚改專項貸款-貨幣化安置”的鏈條不僅可有效補充居民資產負債缺口,也有助于房企去庫存,改善房企現金流,還可以改善地方政府的財政預算空間。
(記者:彭揚)
來源:中國證券報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