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千余家企業攜手做好“土特產”文章

      鄉村振興,關鍵是產業振興。4月20日上午,以“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為主題的首屆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在青島世界博覽城拉開帷幕,來自18個省、市、自治區的1000余家名特優新農產品、肉類、預制食品企業參展,攜手做好“土特產”文章,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世界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養殖工船“國信1號”生產的大黃魚,嶗山龍須、里岔黑豬肉、馬家溝芹菜、黃島藍莓、店埠胡蘿卜等農產品組團亮相,展現出青島農品品質高端、時尚活力的形象。

      首屆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現場

      匯聚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的盛會

      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提出,產業振興是鄉村振興的重中之重,要落實產業幫扶政策,做好“土特產”文章。各地不同的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形成了獨特的自然資源和農業生產條件,孕育出獨具特色的產品。農業農村部深入挖掘、保護、培育和開發各地優質特色農產品資源,將在特定區域內生產、具備一定生產規模和商品量、具有顯著地域特征和獨特營養品質特色、有穩定的供應量和消費市場、公眾認知度和美譽度高并經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登錄公告,認證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并核發證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名錄通過嚴格申報程序要求、嚴格申報內容把關、嚴格產品動態管理,目前累計收集登錄產品3234個,已成為全國“土特產”的一塊金字招牌。

      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主任孔亮到青島展區巡展,青島市政府副秘書長張琳,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局長袁瑞先陪同??琢琳J為,舉辦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是擦亮“土特產”金字招牌的重要舉措,對培育地方特色農產品品牌,促進生產與市場有效銜接,促進優質優價機制的形成和完善,滿足公眾對安全優質營養健康農產品的需求,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具有重要意義。

      本次對接活動由農業農村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與中國肉類協會聯合舉辦,同時舉行第二十屆中國國際肉類工業展覽會。展覽面積近8萬平米,1000余家名特優新農產品、肉類、預制食品企業參展,約5萬專業采購商蒞臨現場參觀考察。

      青島名特優新農產品的組團亮相

      “優越的自然資源稟賦,孕育出富有青島特色的都市現代農業,深海遨游、國魚當鮮,世界首艘10萬噸級智慧漁業養殖工船‘國信1號’,既是踐行“大食物觀”的探路者,也開啟了一個深遠海品質海產新時代……”本次展會上,青島帶來了近30個當季名特優新農產品和特質農品,在展銷對接活動上第一個登臺,以四季為線整體推介青島名特優新農產品。

      首屆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現場

      富有時尚活力、城市基因的青島展區特裝造型,以及“青島農品”的品牌形象,吸引了眾多參展商和市民前來洽談業務、駐足參觀,嶗山龍須、里岔黑豬、馬家溝芹菜等傳統名品主推新產品,國信大黃魚、黃島藍莓、仁兆沽河蘿卜等新興名品主打好口碑,享譽全國的黃島藍莓、馬連莊甜瓜、店埠胡蘿卜等美味果蔬,剛擺上桌就被試吃一空。參展的青島有田農業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高興的說,店埠胡蘿卜皮紅、肉紅、芯更紅,生食脆甜,香氣濃郁,榨汁順滑,唇齒留香,這次展銷對接活動,讓店埠胡蘿卜的品牌越來越響,我們的買賣越來越好。

      “一杯嶗山茶,萬般青島美”“舉手投足間品香茗,動靜轉換間享意境”……在展銷對接活動上,嶗山區農業農村局著重推介了嶗山綠茶高端品系——嶗山龍須,現場還組織了茶藝表演和現場品鑒活動。色澤嫩綠、湯色明亮、滋味鮮醇,身俱“三香”的嶗山龍須吸引了許多觀眾駐足欣賞、坐下品鑒,現場10余家采購商當即表達了合作意向。“嶗山龍須獲得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這塊金字招牌,不僅鞏固了嶗山茶江北名茶的聲譽,更是在全國的知名度有了很大的提升,本次活動讓更多國人了解嶗山茶、喜歡嶗山龍須?!鼻鄭u正禮茶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為持續放大產銷對接活動的溢出帶動效應,青島市農業農村局制作了青島名特優新農產品消費指南和尋味地圖等精美宣傳材料,推出青島名特優新農產品身份二維碼和H5網頁,吸引了眾多線上觀眾的關注,進一步延展宣傳渠道、提升宣傳效果。

      做大做強青島“土特產”文章

      聚焦做精做優“土特產”文章,青島依托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堅持質量興農、綠色興農、品牌強農,成功創建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地產農產品監測合格率連續四年99%以上,全市獲證綠色食品、有機食品、農產品地理標志、名特優新農產品1058個,培育中國馳名商標20個、省級知名農產品品牌58個、市級知名農產品品牌187個,“青島農品”區域公用品牌完成商標注冊和版權保護,連續四年名列全國十強。

      開展優質特色農產品資源調查。膠州大白菜、馬家溝芹菜、大澤山葡萄……說起這些“土特產”大家都耳熟能詳,但青島到底有多少“土特產”,恐怕很多人說不清楚。近年來,青島市開展優質特色農產品資源調查,摸清青島“土特產”的家底,目前已采集1萬余條資源信息,推進建立市級優質農產品資源信息庫,為提升名特優新農產品知名度提供了“導航坐標”。

      首屆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產銷對接活動現場

      強化品管質控技術支撐。聘請中國農科院煙草研究所、青島農業大學等8家高校科研機構為品質評價鑒定和全程質量控制技術支持單位。成立青島市農業農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全國率先設立名優特新農產品地方標準系列,推進全程質量控制、產品分級分等、品質評價鑒定等標準制定、宣貫和實施。首批確定茶葉、藍莓、葡萄等10種優勢產品。

      推動特色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培育了藍莓、茶葉、葡萄等15條十億級特色產業鏈,油料、果蔬、飼料等8條百億級優勢產業鏈,農副食品加工業、畜牧業等2條千億級集群產業鏈。錨定三年突破1000億、打造全國產業高地目標,構建預制菜產業“2+7+N”發展布局,加快實施預制菜全產業鏈培育工程,重點建設7個預制菜產業集群。發展“互聯網+”營銷行動,建成線上線下結合交易市場23個,農產品網絡交易額達95.9億元,推動形成鏈條更完整、業態更豐富的“多汁多味”土特產。

      發展聯農帶農特色產業。優選26家農業“金花”和15家主鏈企業重點培育,全市有市級以上龍頭企業355家,國家級示范合作社66個、省級示范合作社149個,推進以“村集體+合作社”為基本框架,聯結龍頭企業與農戶的雙贏收益模式,持續推動行政村集體經濟和農民“雙增收”。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實習記者 馬綺悅

      責任編輯:崔現香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