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天眼查研究院推出《“專精特新”企業十強城市洞察報告》,青島榜上有名排在第8位?!皩>匦隆逼髽I是指具有“專業化、精細化、特色化、新穎化”特征的工業中小企業,企業規模必須符合國家《中小企業劃型標準》(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規定?!皩>匦隆逼髽I主要集中在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生物醫藥等中高端產業,企業規模雖然不大,但體現出科技含量高、設備工藝先進、管理體系完善以及市場競爭力強等特點,在各自領域占領“高地”。不僅如此,“專精特新”企業的發展在帶動地方產業升級、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以及在產業基礎領域補短板、鍛長板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
根據該報告,當前“專精特新”企業十強城市分別是北京、上海、寧波、深圳、天津、重慶、成都、青島、東莞和廈門,超過一半位于東部沿海地區,北京居首位,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數量最多的地級市為寧波。
(數據來源:工信部,各大城市統計公報,天眼查研究院整理)
青島“專精特新”等高成長企業分布于20多個產業領域
據天眼查數據顯示,山東省共有369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青島占比超過4成,共有國家級101家“專精特新”企業,分布在即墨區、黃島區等11區縣,其中即墨區“專精特新”企業數量最多達21家,占20.8%。
從行業分布上來看,青島市國家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分布在通用設備制造業、科技推廣和應用服務業等22個行業中,其中通用設備制造業的“專精特新”企業數量最多,達16家,占比15.8%; 11.9%的青島國家級專精特新企業從事專用設備制造業以及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業;汽車制造業以7.9%位列第三。主要工業產品產量同比增速中,金屬集裝箱增至首位,從2017年的11.5%上升快速增長至2021年的54.7%,這體現出青島產業發展轉型的進展和突破。
(數據來源:青島市2017年以及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天眼查研究院整理)
與此同時,數據顯示十強城市企業數量與GDP呈現正相關?!皩>匦隆逼髽I的發展提供了大量的工作崗位保障就業,起到改善民生、穩固社會環境的作用;且報告指出,以青島海爾生物醫療股份有限公司、青島云路先進材料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為代表的企業等被評為“專精特新”, 在疫情期間穩定生產經營,表明了青島由“制造”向“智造”的加速轉變,激活了青島經濟創新發展的活力。
2021年,海泰新光、青達環保、云路股份登陸科創板;今年以來,1家青島企業成功登陸資本市場,4家青島企業過會待發,7家青島企業IPO申請獲受理,均為專精特新企業。
(數據來源:科創板企業名錄,上海證券交易所,天眼查研究院整理)
未來三年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00家左右
近幾年來,青島實施“育苗”行動,對于中小型企業的發展,青島市不斷出臺補貼政策,大力支援中小企業,特別是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新能源產業以及醫養健康產業等,青島市采取直接獎勵(青島市各區不同程度配套),或對購置先進設備開展技術改進的企業給予專項資金支持等補貼政策。不僅如此,對通過認定的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由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授予“青島市‘專精特新’企業”稱號,鼓勵各區(市)對符合條件的“專精特新”企業按規定給予獎勵;鼓勵企業通過購置先進適用設備開展技術改造,對符合相關專項資金扶持要求的,給予專項資金支持。
今年6月,《青島市促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2022年十大專項行動方案》發布,明確指出開展“專精特新”企業梯次培育行動,完善“專精特新”中小企業梯度培育體系;7月,發布《青島市加快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2~2025年)》,同步設立“專精特新企業發展指數”、藍海股權交易中心“專精特新”專板。
本次青島入圍十強《“專精特新”企業十強城市洞察報告》榜單,充分證明青島中小企業的蓬勃發展之勢。目前,青島已逐步構建起“創新型中小企業-‘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隱形冠軍企業)-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和“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兩條優質中小企業孵化育強體系,形成全市優質中小企業蓬勃涌現的發展新格局。到2025年,將新培育評價創新型中小企業10000家以上,新培育認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2000家左右、隱形冠軍企業100家左右,新培育爭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0家左右。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高揚 見習記者 梁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