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是中小微企業日。2022年6月27日下午,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成功啟動了“全國首場‘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大會”,大會將持續到6月28日結束。
活動由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青島市人民政府、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主辦,山東省瞪羚企業發展促進會、山東省企業聯合會、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海爾集團承辦。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王巖琴,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安文建,青島市委常委、副市長耿濤,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梁海山現場在大會上致辭并共同啟動了本次大會,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院長王志勤、全國工商聯經濟服務部副部長袁媛視頻致辭。
工信部中小企業局、中國信息通信院、省工信廳、省瞪羚企業發展促進會、省企業聯合會、省中小企業服務機構促進會、山東省各市中小企業主管部門相關負責人,省內外中小企業、高校和機構代表線上線下參加大會。大會由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局長郭振棟主持。
本次大會是按照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一部門近日聯合印發的《關于開展“攜手行動”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2022-2025年)的通知》中,關于通過開展大企業攜手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接活動,在各地舉辦大中小企業“百場萬企”洽談會,引導大企業面向中小企業發布采購需求,促進中小企業與大企業深化拓展供應鏈合作關系的要求,在青島舉辦的全國首場活動。
大會開始,耿濤副市長代表青島市委、市政府向來青參加活動的領導、嘉賓、企業和機構代表表示歡迎和感謝,并介紹了青島全方位深度優化營商環境的相關舉措。同時講到,青島市按照工信部《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管理暫行辦法》、山東省工信廳《山東省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融鏈固鏈行動2022年工作方案》的要求,部署開展青島市加快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和實體經濟重點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卡位入鏈對接行動,正舉全市之力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的新生態,全力打造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的“青島樣板”。工信部選擇將全國首場“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大會在青島召開,必將極大地鼓舞和促進青島的工作,更加發揮海爾集團等大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與中小企業“攜手行動”,加強供應鏈供需對接和合作,增強產業鏈核心競爭力,推動青島市實體經濟振興發展。
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小企業局副局長王巖琴在致辭中強調,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是釋放大企業創新活力、激發中小企業創新潛力的有效渠道,是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競爭力的重要途徑,是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組織形式。她對山東和青島高度重視中小企業發展,深入實施產業鏈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鏈固鏈行動,在全國率先組織產業鏈龍頭企業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供需對接、路演推介、項目撮合等系列活動,在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給予肯定。同時她希望,以在青島舉辦的全國首場“百場萬企”活動為契機,山東省工信廳要以精準服務為引領,不斷創新和完善大中小企業常態化對接機制,總結經驗再提升,為“百場萬企”系列活動開好局、起好步。
中國信息通信院王志勤副院長在線上發布了“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首批對接計劃。計劃將圍繞技術研發、采購訂單、產品配套、科研成果轉化、數字化賦能、創新資源共享、綠色低碳發展、供應鏈金融、人才共享共用、質量標準提升、空間載體服務、跨境經貿合作等領域開展對接活動,重點關注合作意愿以及能力匹配程度,目前已經形成了首批次20家大企業與400余家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對接計劃。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安文建在致辭中表示,下一步,山東省將全面落實好國家通知要求,通過強化部門聯動、上下推動、市場帶動,促進創新鏈、產業鏈、供應鏈、數據鏈、資金鏈、服務鏈、人才鏈全面融通。繼續辦好產業鏈融鏈固鏈對接活動,年內要實現對11條標志性產業鏈的全覆蓋,爭取推動20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與‘鏈主’企業建立起緊密合作關系,帶動各市開展50場左右專場活動,全省‘專精特新’企業參與率超過50%,更好推動大中小企業共同提升、協同發展。
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大企業帶動引領是關鍵,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總裁梁海山表示,海爾集團十分重視、并持續推動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一是通過開放集團各產業鏈,推動中小企業融入海爾供應鏈體系、聯合創新,“強鏈補鏈”;二是通過建立海創匯創業平臺,開放大企業資源賦能中小企業創新創業,幫助專精特新企業快速發展和上市;三是通過卡奧斯工業互聯網平臺,賦能中小企業轉型升級。下一步,海爾集團將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加強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融合共創,積極創建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生態,實現生態各方的高質量發展。
大會路演環節,鏈主企業海爾集團發布融鏈固鏈需求。海創匯董事長劉長文發布“專精特新”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服務平臺,三大板塊圍繞智能家電、生物醫療和工業互聯網等產品服務向高端化、智能化、低碳化、場景化迭代發展的方向,結合產業鏈融鏈固鏈工作需要,提出九大類 63 項對接需求,涉及智慧家庭、智能感知、流體機械、強化傳熱、減震降噪、防腐凈化、瓶頸物料、仿真設計、圖像識別、數字孿生、大數據設備預測、智能分析、柔性自動化、數據采集等多元領域。省內外“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高校院所、金融機構等40余家產業鏈要素相關方,積極提報擬合作事項,圍繞鏈主企業需求,線上線下開展產品路演、創新成果發布和服務產品對接交流等,已有若干陸續納入研發技術儲備庫和采購廣選資源庫,持續開展深入合作。
在本次大會上,安文建副廳長和耿濤副市長共同為青島市(西海岸)“專精特新”企業特色產業園區揭牌,園區總占地面積860畝,以數字化、智能化為方向,投資模式新、入園產業專、服務模式精,正在形成以頭部企業為引領、以單項冠軍為支撐、“專精特新”企業跟進躍升的梯次發展格局,重點賦能發展智慧制造產業,提升全產業鏈現代化水平。
會前,來自省內外的領導、嘉賓和企業參觀了海爾滾筒互聯工廠和海爾(卡奧斯)工業智能研究院展廳,讓參會中小企業了解到,海爾以智能+5G大規模定制驗證平臺為核心,依托1+6組織體系,聚合生態資源科技創新能力,可為COSMOPLAT平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解決方案。海爾滾筒互聯工廠可同步實現關鍵零部件的柔性生產,不僅進一步夯實自身行業引領地位,更實現了從網器到場景,再到生態的全方位升級,同時加速行業生態轉型。通過觀摩交流,參會中小企業不僅認識到企業進行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并找到了解決方案。
大會圓滿結束后,山東省各市將以“全國首場‘百場萬企’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對接大會”的成功召開為契機,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關于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的部署安排。在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指導下,青島市民營經濟發展局將以精準服務為引領,不斷創新和完善大中小企業常態化對接機制,持續開展好產業鏈“專精特新”企業融鏈固鏈、卡位入鏈對接交流活動,真正促進大中小企業融通創新發展,振興發展實體經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聶艷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