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振興“枝繁葉茂”,離不開金融“活水”的潤澤。近年來,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貫徹落實鄉村振興國家戰略,響應國有銀行服務重心下沉要求,積極探索廣大農民金融服務需求,著力解決農村地區金融產品服務供給不充分、不全面等痛點問題,將金融服務觸角延伸到田間地頭,推進金融服務助力鄉村振興。秉承責任擔當和開放共享的理念,依托金融科技優勢和普惠金融政策,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在這片希望的田野上,潛心培育、精耕細作,把更多金融資源配置到農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開啟金融服務鄉村振興新篇章。
“一點服務”多功能,助農渠道更豐富
在平度市南村鎮后雙丘村,村民想要辦理取款、匯款、交費等日常金融業務,只要到村里的建行“裕農通”服務點+旭坤超市就能一下子搞定,不用再來回折騰跑到縣城辦理。作為農業大縣,平度市面積大、村莊多,像這樣的建行“裕農通”服務點,僅在平度市就實現了1791個村莊全覆蓋。針對縣域鄉村地區金融服務不足等社會痛點問題,青島建行依托新一代金融科技搭建起“裕農通”普惠金融綜合服務共享平臺。以互聯網、輕終端新金融模式,面向涉農、扶貧等重點客群,通過與海爾集團、益農信息社、退役軍人服務站等優質第三方機構合作,為廣大村民提供“金融服務+非金融服務”,實現“一點多能”助力新農村建設。
該平臺秉承“開放、跨界、合作、共贏”理念,與合作機構共同布局縣域市場,形成“總行搭建平臺,分行應用實踐,跨界合作共贏”的“裕農通+”業務開拓模式,已覆蓋供銷社、通信公司、電商平臺、衛生系統、民生服務、住房租賃六大領域,具備較好的推廣發展潛質。憑借在縣域普惠金融領域創新實踐取得的優異成績和突出表現,建行“裕農通”榮獲《亞洲銀行家》頒發的“2018年度中國最佳普惠金融產品”獎項。
具體來看,“裕農通”服務點的業主除了可以為村民提供助農取款、查詢、匯款等銀行業務外,還借助第三方的資源為村民提供便民繳費、健康飲水、農業資訊、務工服務、健康醫療等非金融的裕農惠民服務。目前,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已完成區域內所有鄉村“裕農通”普惠金融服務點全覆蓋,截至2020年12月末,“裕農通”農戶簽約近萬戶,打通了鄉村金融服務的最后一公里,實現村民“足不出村”便可辦業務。
“一所學堂”賦新能 鄉村振興添助力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背藰嫿ńy一的服務平臺外,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還依托建行大學的優質金融教育資源,搭建起“金智惠民”工程平臺,圍繞當前社會熱點和農戶、小微企業主、個體工商戶等關心的問題,開展金融普及和實用知識類的公益培訓,送學上門,幫助村民們提升金融理念、信用意識、經營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金融助力鄉村振興之路上,黨建引領,共創共贏。2020年,建行平度支行黨委與平度市新河鎮黨委、青島沙北頭蔬菜專業合作社黨委簽訂黨建共建協議,并投資建設兩處“裕農學堂”,為傳授農業相關專業知識與技術提供更好的硬件設施。通過創建活動平臺、分享雙方資源等方式,為助力社會經濟發展賦能。與此同時,積極吸納基層共產黨員、致富帶頭人、退役軍人等群體加入到“裕農通”平臺建設中來,以平度沙北頭、洪山四甲為代表的一批服務點相繼涌現。其中,以“裕農通+海爾水站+專業合作社+退役軍人”為切入點,以“裕農通”村口學堂及實踐基地為補充的“平度沙北頭”合作模式,成為這一發展思路的一個樣板。
“一個產品”再升級 線上線下齊“貸”動
對于“六和農戶貸款”,六和集團產業鏈上的肉食雞、鴨、商品豬養殖農戶都不陌生。該金融產品是建設銀行與新希望六和集團于2010年創新推廣的支農貸款,解決了農戶貸款存在的實際問題。近年來,建行青島市分行借助“金融科技+大數據”推出了線上“六和農戶‘快貸’白名單業務”,將業務由平度周邊拓展到了全省范圍,有效解決了養殖農戶生產經營融資難的問題。至2020年末,當年累計發放農戶貸款642戶,發放金額3.62億元,農戶貸款余額1.55億元。通過金融科技賦能,助農金融產品再升級,實現了線上線下聯動,為農戶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貸款服務。
以產品創新擴大金融供給,是開拓鄉村振興金融“藍海”的必由之路。建設銀行青島市分行找準服務定位、創新產品設計,走出了一條因地制宜發展地方特色金融產品的新路徑。下一步,該行將以新金融行動、新發展理念推動農村金融“新基建”,把金融活水引流到阡陌田間,描繪鄉村振興更美麗的“山水畫”。
青島財經日報/青島財經網記者 張吉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