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打好鄉村振興攻勢,全力抓好“三農”領域“六穩”“六保”工作,較好完成了全年目標任務。1-10月份一產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40.8%,獲評全國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西海岸新區和萊西市入選省部共建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范縣。
一、穩住“基本盤”,抗“疫”保民生。突出“快”字,著力穩預期,迅速出臺全面恢復農業生產12條,落實擔保、貼息、稅費等扶持政策。調運良種20萬斤、化肥16萬噸、農機12萬臺(套),糧食總產保持在300萬噸以上,生豬產能基本恢復正常年份水平。提前下達18億元涉農資金,緩解農業融資難題。對319家民生保供農企進行“一對一”定點包保,發放近5000個“戰疫”通行證,打通交通鏈、接續民生鏈。牽線277家生產基地與121家陽光工程采購單位進行直采直銷,聯合市總工會組織幫助銷售農產品500多噸;與青島日報集團合作組織50多場“直播銷貨”等活動,實現農產品銷售1億多元。守牢“三農”領域風險底線,動物強制免疫合格率均達95%以上,建設綠色防控示范區100個,產地檢測合格率達到99%以上。
二、啟動“加速器”,提“質”興產業。堅持“項目”驅動,引進億元以上涉農大項目15個,入庫鄉村振興項目779個,歐洲第一的CLAAS農機巨頭落戶我市,投資40億的新希望項目、30億的益海嘉里項目等一批全產業鏈項目開工建設。全市土地規?;洜I率達到68%、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0%、耕種收農作物機械化率達到89%;青島農品位居中國區域農業品牌影響力排行榜第二位;遴選推介“青島金花”農業企業12家,規上農產品加工企業804家、年產值達1700億元。打造鄉村振興示范平臺,以鎮為單位創建鄉村振興示范區10個。創建36家市級以上田園綜合體,完成投資129億元?!靶铝a”發展水平全省第一。依托8家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46家市級以上農村創業創新園區,形成了2條千億級和8條百億級產業鏈。依托西海岸農業“國際客廳”核心區,實施“4536”工程。推動20多個涉農項目“走出去”,中非棉業入選中非經貿合作典范項目,榮獲聯合國表彰。
三、打造“后花園”,增“美”優環境。守護“綠水青山”,在省內率先制發《農業廢棄物管理暫行辦法》,創新性地將七類農業廢棄物一并規范管理,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95%以上,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1%,可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率達到80%;大力推進化肥減量增效,推廣水肥一體化80萬畝、測土配方施肥覆蓋率達到90%以上;主要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統防統治均達到40%以上。持續實施美麗鄉村“十百千”工程,創建省級美麗鄉村26個、市級示范村100個,打造美麗鄉村示范片28個,成為傳承鄉村文化、帶動農民增收的重要載體。依托1056個農村新型社區服務中心,構建起群眾身邊的為農服務綜合平臺。實施“六清零兩整治”攻堅行動,圓滿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推廣民主評議等6項制度,推進廣大農村干干凈凈迎小康。
四、用好“沖擊鉆”,賦“能”激活力。大力推進改革“富農”,全市5963個村完成了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占總量的99.1%,483.4萬農民成為集體經濟股東,按份額量化集體資產449.5億元、累計分紅14.4億元。實施“一鞏固三強化”攻堅行動,清收集體債權8.4億元,納管閑置資產3億元;專項扶持90個集體經濟組織增收致富,全市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莊占比達到80%。加快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全市50畝以上規模流轉土地198萬畝,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2.8萬家,帶動服務小農戶 100 多萬戶。持續優化農業領域營商環境,95%的行政審批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和“不見面”審批,在全省率先發布農業領域輕微違法行為不予行政處罰清單,惠及涉農經營主體20多萬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