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南區依托遠洋大廈雙子樓等高端樓宇建設重點航運貿易科技園區
現代管理學之父彼得·德魯克曾說,沒有人能夠左右變化,惟有走在變化之前。
當前,全球經濟貿易格局深度調整,產業鏈、供應鏈持續重構,新技術、新規則不斷涌現,這些因素在后疫情時代給行業和相關產業帶來了諸多不確定性。
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嚴重打亂了全球經濟與貿易發展節奏。受疫情影響,國際貿易和物流受到沖擊,出口形勢不容樂觀。在疫情的考驗與我國航運物流日益向東南方向發展的趨勢影響下,作為國際貿易最主要的載體,航運物流企業也在機遇與挑戰的“冰火兩重天”中找尋路徑。
在低迷中一路“飄紅”,總有人能夠逆勢增長。
從山東省來看,作為青島市的中心城區,市南區不僅航運物流資源集聚度高,同時也是山東半島商務服務總部機構最集中的區域。山東省的航運服務企業多集中在青島市,其中約70%的航運物流企業集中于市南區,形成“浮山灣”和“青島灣”兩塊東西互濟的航運物流企業集聚區,集聚水平在青島市名列前茅。值得一提的是,在疫情以及國際大環境的影響下,2020年,青島市南區以航運物流企業為主的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增速達到15.4%。
2021年1-2月,市南區以航運物流企業為主的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營業收入為93.99億元,增速達114.1%,位居全市第一。1-2月交通運輸業營收近百億元,市南區的“開門紅”并非“倘來之物”。
目前,市南區擁有3000余家航運物流企業,占青島市同類企業總數的70%。其中,3家企業入選中國貨代物流企業百強;馬士基等40多家國內外知名船公司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在市南集聚。5A級物流企業數量和A級物流企業總量均居全市第一。
市南區積極發展航運金融“企業成群、要素成市、產業成鏈”的總部經濟,構建以航運為龍頭的全產業鏈要素市場。
逆勢增長吸引總部聚集
青島,因海而生、向海而興,海洋經濟是青島獨特的基因,航運、貨代等物流相關行業成為了海洋經濟發展的基石,也是市南區重點發展的海洋產業之一。青島港是世界第六大港,青島港航服務能力在省內首屈一指。2020年,青島港口貨物吞吐量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5位,集裝箱吞吐量位居全球第6位。但青島航運服務業的主體是倉儲,占80%,而上海航運服務業的主體是金融、貿易、倉儲和科技,金融超過30%,差距明顯的同時,也說明青島市航運貿易金融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和空間。
作為主城核心區,同時作為船運、航運、貨代、物流服務企業主要集聚區的市南區具有建設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區的先天優勢和資源稟賦?!笆濉逼陂g,市南區的航運物流企業從2400余家增至3000余家,占全市同類企業總數的70%,而2020年,雖然受疫情影響,但市南區以航運物流企業為主的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營收同比增長15.4%,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個百分點。
作為青島市航運物流業的“集散地”,市南區以一己之力扛起了青島航運物流產業的“大旗”。在集聚在市南區的3000余家航運物流企業中,有3家企業入選中國貨代物流企業百強,9家企業入選青島市首屆物流企業綜合實力20強,占全市的45%。其中,海程邦達供應鏈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上市申請已順利通過中國證監會審核,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成為青島市2021年首家IPO過會企業。
“市南區要走的路,就是航運金融‘企業成群、要素成市、產業成鏈’的總部經濟,成為以航運為龍頭的全產業鏈要素市場?!笔心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趙愛萍介紹道。馬士基等40多家國內外知名船公司區域總部或分支機構在市南集聚,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升級為中遠海運集團區域總部、中外運山東公司升級為中外運華中區域總部;青島海關、山東出入境檢驗檢疫局、山東海事局、山東船檢局等航運行政部門在市南區集中辦公;山東省海洋經濟團體聯盟、青島市航運服務業協會、青島市國際物流商會等重要航運組織也紛紛選擇落戶市南。
海程邦達作為跨境智慧型供應鏈物流服務商,提供端到端一站式物流服務
“領頭羊”效應聚合上下游
國內外知名船公司區域總部的聚集,為市南區航運物流業的自然沉淀和集聚帶來了“羊群效應”。
2020年初,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一站式航運公共服務空間正式投入運營。
作為駐區航運企業打造的一站式、全免費的公共服務空間,“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坐落在遠洋大廈B座一樓?!澳壳埃型膺\華中區域總部、中遠海運集團區域總部等大型龍頭企業都在這里,自然吸引了一批等上下游企業入駐。”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辦公室主任張涵告訴記者,“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的‘一鍵服務’中包括了很多針對企業的便利政策。比如租稅聯動,與各大銀行聯手推出優惠政策,以及在中心成立了市南區行政審批服務局“暖南”審批服務驛站,有3名暖南幫辦代辦服務人員入駐中心,為落戶中心的企業提供更高質量的服務和便利?!?/p>
“2020年以來,該中心成功舉辦青島市港航專業委員會主題論壇等各類高端航運活動30余場,新引進中挪未來科技等航運貿易企業20余家;其中2021以來成功舉辦青島市航運物流產業發展座談會、航運物流政策宣講會等各類活動8場,新引進企業3家,其中注冊資本3000萬元以上企業1家。”張涵表示,中心將打造現代航運金融貿易服務平臺。搭建涵蓋新聞資訊、政務辦理、金融產品、會員交流合作、征信查詢等16項細分服務的航運貿易金融信息網絡平臺,為企業提供“一站式”產品定制化服務。
“中心的建設可以大大縮小航運企業商務活動半徑,降低企業商務成本,加快現代航運服務企業的集聚,形成垂直的航運產業園區,構筑大物流行業生態圈?!睋心蠀^發展和改革局局長趙愛萍介紹,“未來,中心將打造現代服務業集聚區,依托遠洋大廈、國際金融中心、中鐵中心等樓宇,進一步發展生產性服務業?!?/p>
折射市南企業成長路徑
“如今,全球航運市場已經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生產和經營模式正在被顛覆,船公司之間開始謀求合作共贏,這為我們的航運事業發展提供了舞臺?!敝羞\海遠(青島)有限公司董事長、黨委書記兼總經理潘立東表示,打造航運貿易金融中心最關鍵的內涵是服務創新,如何更好得讓業務聯合起來?!皫缀跚鄭u所有大的物流公司都集中在延安三路到燕兒島路一帶,而遠洋大廈將充分發揮服務中心的信息集散作用,從為航運企業提供服務和為船東提供服務兩方面工作進行創新,協助市南區政府打造航運業務融合的‘青島樣板’,并讓這里成為青島的‘波羅的海指數’誕生地。”
“以點帶面”,這也是市南區發展航運物流業的路徑之一。市南區得以撬動大航運產業不僅僅依靠中遠海運、中外運華中這些龍頭企業的區域升級。在加強優秀企業的培育方面,市南區加快招引高端項目,聚焦世界500強和全球行業領軍企業,引進企業總部、大型電商總部、區域總部、服務中心和營運中心,吸引山東港口集團科技總部、日日順國際供應鏈等一批海陸空運物流大企業、大項目落戶。2020年,市南區新增航運物流企業110余家,行業營業收入突破300億元。
整合資源培育龍頭,支持規模較大物流企業發揮龍頭帶動作用,通過聯盟、聯合、參股等形式對中小型物流企業進行整合,積極參與國際經濟技術合作和競爭……在航運物流業的發展方面,市南區打出了一套“組合拳”。
開瑞物流大力發展跨境電商供應鏈,營銷網絡輻射10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港口,營業收入實現翻倍增長;鼓勵中遠海運、中外運等大企業通過兼并、重組等形式進行資產重組和業務整合,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升級為中遠海運集團區域總部、中外運山東公司升級為中外運華中區域總部。
開瑞物流順利完成緊急防疫物資的安-124包機運輸服務
得益于政府部門的早期宣介指導,去年疫情期間,開瑞國際物流業務量比去年同期增長30%。
開瑞國際物流(山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春玲表示,“‘一帶一路’和中歐鐵路剛剛提出的時候,市南區發展和改革局就來我們公司進行政策的宣講和企業調研,借助對政策的了解,我們就判斷這是一個很好的先機,于是我們就在‘一帶一路’和中歐鐵路上的沿線區域進行了考察,通過這樣的契機,這方面成為了公司業務的增長點?!?015年7月,開瑞國際物流(山東)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新三板掛牌,2017年更是通過并購推動品牌升級,實現多元發展。發展至今,公司國際貨物運輸代理業務營銷網絡已輻射100多個國家的400多個港口。
“扎根市南23年,公司一直以此為總部,得到了市南區政府各部門在政策和補貼上的大力支持,也取得了長足發展?!秉S春玲認為,近年來,市南區積極制定并貫徹落實《關于促進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意見》、《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市南區惠企服務12條》等政策,企業在海外倉建設、提檔升級、并購、服務外包等方面均獲得了政府支持?!氨热缡心蠀^發改局對首次通過全國 3A級認定的航運服務企業,給予一次性獎勵;市南區商務局的服務外包專項資金補貼及外經貿增量提質獎勵等……條條政策都到了企業心坎里,讓企業發展勁頭更大、信心更強?!?/p>
作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的直屬地區公司,2019年2月,中遠海運(青島)有限公司設在香港中路遠洋大廈的總部,升級為集團在山東、東隴海及中原地區發展社會化產業的領頭羊和重要支柱。
“公司發展至今,得到了市南區在政策上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尤其是近些年來,市南區不斷優化轄區發展環境,形成了完整的政策體系閉環,幫助企業降低經營成本,提高行業競爭力,更有效地抵御經濟下行帶來的經營的壓力?!迸肆|認為,市南區商務環境優越、行政資源集聚,是青島市的港航中心區域,公司扎根于此,便擁有了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
青島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開展海上業務
好政策為企業發展“輸血”
厚植于土壤,深耕在遠方。對于企業來說,政策始終發展路上的“指南針”。
作為行業末梢神經和毛細血管的中小型企業,以其體量輕盈、行動力強的特點,為整個航運產業的良性運轉和做大做強奠定了基礎。近年來,市南區對中小型航運、物流企業,從政策上給予傾斜,從資金上予以幫扶,鼓勵企業加強“海外倉”、中歐班列等國際供應鏈能力建設。
2020年,市南區發布《市南區促進“雙招雙引”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政策20條》和《市南區促進海洋經濟發展獎勵政策實施細則》等11項細則,加強對航運物流業的定向招商、資金配套、人才引進的靶向支持,促進航運服務企業、國內外知名功能性機構以及“航運+貿易+金融”等復合型平臺企業發展,特別是對新進入、新升級的3A級以上物流企業給予更大獎勵,2020年新增3A級以上物流企業7家。
同時,市南區落實政策兌現“一窗通辦、剛性兌付”,擴大“免申即享、不見面申報”范圍,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米,2020年以來累計為各類企業兌現獎勵資金4.7億元,2021年計劃為12家3A級及以上航運企業兌現獎勵資金140萬元。
為加強對樂艙網、海程邦達等轄區海洋企業上市培育力度和精準化服務。市南區以企業服務中心為載體,開展企業家供需交流會活動,搭建供需交流平臺,實現精準對接和合作共贏。并且加大對航運物流企業項目路演、專家智庫等方面的服務,積極推介企業家加入青年企業家協會等商協會,對優秀的企業家發放“親商卡”。
市南區還將航運貿易產業與金融進行深度融合,圍繞航運做貿易,圍繞貿易繁榮金融,推動金融機構與航運、貿易企業融資對接,幫助24家企業獲得貸款13.04億元,為5家企業提供應急周轉金2500萬元,市南區內直接融資規模突破200億元。與中國銀行、太平保險等金融保險企業建立合作機制,定制航運類企業金融保險產品,目前已確定10個金融產品、21個保險產品。
在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舉辦航運企業交流活動
探索新經濟打造新地標
當前,市南區提出加快打造轉型發展先行區,奮力建設現代化國際大都市核心區,構建以總部經濟、數字經濟為牽引,現代金融、商貿商務、航運貿易、文化旅游等為重點的“2+4”特色產業體系。其中,航運貿易作為“2+4”特色產業體系重點內容之一,將打造高能級國際航運要素集聚區,夯實“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核心載體功能,聚焦“全球供應鏈服務平臺、航運金融與保險、航運信息與咨詢、船舶技術服務、航運科技創新、海事法律與仲裁、專家智庫與船員培訓、航貿文化與會展、大宗商品貿易平臺、跨境電商新業態”等十大產業領域。
據趙愛萍介紹,市南區將打造高能級國際航運要素集聚區,圍繞浮山灣、青島灣和東西航運貿易服務融合帶做好“兩灣一帶”產業空間布局,提升青島國際航運中心辨識度和品牌影響力。
同時,夯實“市南區國際航運貿易金融創新中心”平臺功能,鏈接英國、新加坡、日本、韓國和香港、上海、深圳航運貿易資源,重點吸引青島對比該地區有比較優勢的航運企業總部或創新類企業落戶,積極對接國際航運要素東移和北京非首都功能轉移契機,吸引國際性組織、航運功能性機構,促進航運金融與保險、海事法律與仲裁、航運信息與咨詢、航運教育與培訓、航運科技創新等相關要素集聚,不斷豐富青島國際航運中心的要素功能和航運服務產業鏈,打造具有辨識度的垂直產業園。依托上海國際航運研究中心青島分中心,加大對航運貿易十個細分產業鏈的研究與精準招商。
“下一步,市南區將拓展產業空間載體,依托遠洋大廈雙子樓等高端樓宇建設重點航運貿易科技園區,鼓勵山東港口集團科技總部、青島港無車承運中心等項目建設,支持格蘭德跨境貿易大數據應用平臺建設,探索建立國際航運交易信息服務平臺,提升航運服務能力?!壁w愛萍表示,“利用遠洋船員學院江西路地塊探索建立‘航運貿易科技園區’,引入總部企業入駐,打造航運金融、高端中介服務產業園區。并探索將5G、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高新技術與港口、航運領域相結合,支持山東港口集團向周邊及全球推廣自動化集裝箱碼頭的工程技術及運營管理經驗。集聚及孵化各類航運創新型企業,搭建初創類航運創新企業孵化平臺,打造航運科技創新孵化新地標?!?/p>
此外,提升青島航運文化的辨識度與認可度,增強國際國內文化交流,吸引各類國際航運會展企業落戶也是今年市南區的目標任務。趙愛萍告訴記者,“市南區將鼓勵航運企業總部、服務企業、行業協會等常態化組織一些具有前瞻性、國際化的航運會展或論壇,積極承辦國際級國際航運論壇,通過開展具有國內外影響力的航運論壇,不斷提升航運服務功能,促進航運信息交流。同時,探索打造海洋特色鮮明的‘中挪國際會客廳’,整合挪威及北歐海洋科技資源和高端項目,開展創新技術(國際專利)、高端人才、域外資本對接與交流,促進海洋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依托中挪國際會客廳,開展航運路演、展會等活動,提升市南區航運品牌的影響力?!?/p>
記者 李倚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