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一座大體量的樓盤萬科魅力之城在城陽崛起,作為萬科地產在青島的“首秀”,一度成為區域內熱銷樓盤。如今13年過去了,在大體量盤涌現新型建筑的加入,魅力之城也一度經受著時間考驗,由新及舊完成了其身份轉變。
與其它大多數項目不同的是,經歷過十余年的風雨侵蝕,這個小區卻歷久彌新,在不斷的更迭中,從少年走向青年,而其背后則來自于萬科物業全生命周期的“養護”。實際上,這不僅僅是個“養護”的故事,也是一個物業公司從小區物業向城市物業的“進階”過程中與城市老舊小區改造的一次深度耦合,在兩者能量傳遞的過程中,一個物業企業升級模式已然啟動,一種頂層設計與社會力量注入老舊小區改造模式正在生成。
萬科魅力之城街道一角
突如其來的“高光時刻”
作為青島萬科物業的品牌經理,趙翠翠已經在公司工作了7個年頭,她坦言,從來沒有哪一年像今年一樣這般的忙碌與充實。這一年補足了在其職業生涯中所有的責任感與榮譽感。而這一切都要從新冠肺炎疫情說起。
今年年初,新冠肺炎爆發,萬科物業第一時間對防疫工作做出了系統性的組織安排,所有公司在崗人員全員聽從調度,開始進入疫情防控時段。趙翠翠還記得,當時在物資匱乏的情況下,依靠日常消殺備貨,所有的萬科物業在管項目開展消殺工作。
“我們第一時間行動,這是回報客戶的關鍵時刻,在他們最需要我們的時候,全力以赴地為客戶做好服務。”趙翠翠和她的物業同事,在眾多不確定因素存在的情況下,按照物業常態化服務開展工作。他們并不知道接下來開啟的是一個非常時期的非常工作狀態。
繁忙的日常消殺、無接觸配送、出入口的堅守管控、無數次與業主的線上溝通……但是好在物業迅速開展防控宣傳、預案制定等工作,讓特殊時期的工作繁忙而有序的進行。境外疫情爆發之初,位于城陽的萬科魅力之城因為日韓等外籍住戶較多,成為重點疫情防控區域。業主們都看到,那段時間社區內一方面線下消殺有條不紊的進行,另一方面,由物業開發的線上APP“住這兒”發揮了重要作用。作為與外界聯通的重要途徑,青島萬科物業在保證業主安全的同時,實現了隔離時期業主們的“自由”生活。
趙翠翠形容那段時期實際上是物業與業主親密接觸的“高光時期”,“相比較其它行業,物業人最初可能是為解決‘問題’而來,居民都是因為出問題才會找過來,而這次疫情防控期間,物業與業主之間的關系發生了很多微妙的變化。某種程度上,如同形成了一個‘命運共同體’,兩者的距離無限拉近,業主給予物業更多的信任與依賴。物業也更多的走向業主。”
趙翠翠依舊記得業主給物業送來的防疫物資及暖心小食。萬科魅力之城的劉先生也一度感慨道:這一年,作為小區居民才真正感受到有物業和沒有物業、品牌物業與普通物業的區別。
豐富多彩的社區活動
社區物業的再認識
“現在回想起來,那應該是面對突發事件,企業的‘本能’反應。” 劉建偉是青島萬科物業第一分公司總經理,在疫情防控期間他承受了很多的壓力,但是憑借流線性的管理,完備服務設施,長久以來積淀的服務理念,萬科物業經受著非常時期的非常考驗,持續性的輸出品質服務,用實力獲取了業主們的認可。
對于萬科物業來說,這份榮譽獲得的并沒有那么輕松。截止10月20日,青島萬科物業防疫物資投入87萬元,相比較往年大幅提升。 劉建偉透露,投入之大相比較往年對于企業來說,壓力較大。但是好在,政府針對物業也給予了很大的支持。相關的政策和補貼都已經落地。
作為物業企業來說,長久以來,生長的空間有限,很長時間內都是作為地產的增值服務內容而存在。而在這一年物業服務直接成為人居品質的象征。在因外界與社區的聯通因特殊原因被切斷的同時,物業在具備基礎服務的同時科技需求也倍增,在需求面前,社區物業需要承擔的角色更為多重,由此,物業被置于聚光燈下之后,也開始審視自己。物業這個行業的職責是什么,他的發展又有哪些可能性。
作為已經歷經三十年發展的中國物業管理行業的領跑者,萬科物業也有自己的考量。“物業+互聯網”的創新實踐,“科技+人文”的多元綜合服務,基于此,青島公司開始在所服務項目上,開始了大膽的嘗試與創新。
今年10月31日,萬科集團合伙人朱保全對外宣布萬科物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更名為“萬物云空間科技服務股份有限公司”這標志著公司已完成全新品牌譜系的搭建。其中,空間科技是先導,以空間服務為根基,以成長型生態鏈助力城市空間拓展與維護。萬物云“品牌樹”包括Space、Tech和Grow三大模塊,其中,Space模塊含社區空間服務的萬科物業、樸鄰發展,以及商企空間服務的萬物梁行和城市空間服務的萬物云城;Tech模塊則包括萬??萍肌⒌谖蹇臻g,分別提供軟硬件服務能力、數字運營和行業人工智能服務;Grow模塊的萬物成長將以科技連接空間,推動更多優質業務完善空間服務。
萬物云已經脫殼于傳統的物業服務,生成全新的于高新科技服務與品質物業服務于一體的新型物業企業,其服務能力及科技連接能力亦在本次疫情中得到充分體現。
紅色管家文藝活動
探索更多可能性
實際上,不止萬科物業,整個物業行業在此次疫情的激發下,都開始有所作為。物業公司在資本市場也活躍起來。四季度以來,已有多家物業公司趕場上市。10月份,卓越商企服務、第一物業、世茂服務、合景悠活等四家物業公司上市。11月份,金科服務、融創服務先后上市。12月初,恒大物業、華潤物業上市,不出意外,遠洋服務、佳源服務也將在年內實現上市。
根據中國指數研究院的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已經啟動上市工作的物管公司還有14家左右,正在研究籌劃上市的物管公司有80家左右。目前,TOP10房企中未分拆上市的萬科、龍湖,近日在物業領域的動作也是頻頻,以期未來有更好的估值表現。有業內專家表示:萬科物業有機會打造一個新型的物業服務平臺,并以此獲取類科技公司或云公司的估值。
窺一斑而知全豹。萬科魅力之城作為萬科在青島的入局首作,已經經歷過13個年頭?!斑@是萬科物業的樣板項目,從建成之日起,城區內一草一木都像我們的每一位業主一樣,都傾注了我們物業人的熱情?!?劉建偉談起過往,不免感慨。面對后期社群關系的雜亂煩瑣,維護一座城要比建設一座城難得多。
在過去的幾年里,在無數次與業主需求的對沖及與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對接中,青島萬科物業在通過科技等手段提升服務水平的同時,也實現了在各種角色的變換中實現了物業功能的最大化發揮。物業不僅僅是社區的養護者,更是和諧社群關系的維護者。
這一點也在萬科魅力之城項目中得以充分的顯現。青島萬科物業先后以紅色管家、疫情防控、美麗社區計劃為契機,讓這座已經有13年的小區“永葆青春”。而前不久作為智慧社區建設的試點單位,萬科魅力之城即將迎來更為智慧化、信息化的改造。
在社區作為基點的城市建設中,和諧社群關系的建設對于城市的發展尤為重要。在青島萬科物業在與城市空間發展需求的積極互動下,物業已經跳出傳統羈絆,在城市的各類建設中發揮作用。其中,作為“老舊小區”改造的重要作用也已經顯現。在過去幾年里,青島老舊小區的改造,一直在政府主導下,尋求社會力量的引入,而物業公司的積極轉型無疑為老舊小區改造探索出新路子,同時也為時下熱點智慧社區的建設引入了活水。而由此種種,所構建起的和諧社群關系,將成為城市建設最為堅實的底盤。
記者 葛均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