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氣溫逐步升高,做好疫情防控新形勢下的防暑降溫工作格外重要。近期,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專門下發了《關于做好2020年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另外,按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關要求,我市首批113個發熱哨點診室投入使用。12345為您梳理。
一、如何做好疫情防控常態化形勢下的防暑降溫工作
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下發的《關于做好2020年防暑降溫工作的通知》中明確,各級衛生健康行政部門要統籌安排好疫情防控和防暑降溫工作,嚴格落實常態化防控各項措施要求。重點關注醫護人員、社區防疫志愿者等防疫一線人員,切實避免因高溫天氣長時間佩戴防疫用品造成中暑事件的發生。加強對職業健康檢查機構和職業病診斷機構的檢查和指導,督促提高高溫作業職業健康檢查、職業性中暑診斷的服務質量和業務能力。
用人單位要嚴格執行常態化疫情防控規定,健全疫情防控工作責任制、管理制度和應急預案,同時認真落實《防暑降溫措施管理辦法》(安監總安健〔2012〕89號)有關規定和防范措施,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開展健康檢查,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在高溫天氣來臨之前,組織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進行健康檢查,對患有心、肺、腦血管性疾病、肺結核、中樞神經系統疾病及其他身體狀況不適合高溫作業環境的勞動者,應當調整作業崗位。根據生產特點和作業條件,合理安排和調整作業時間,不得安排懷孕女職工和未成年工從事《工作場所職業病危害作業分級第3部分:高溫》(GBZ/T229.3)中第三級以上的高溫工作場所作業和在35℃以上的高溫天氣期間從事室外露天作業及溫度在33℃以上的工作場所作業。
二是改善作業條件,保障勞動者合法權益。積極改善作業條件,配備必要的通風或降溫設施。為高溫作業、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供給足夠的、符合衛生標準的防暑降溫飲料及必需的藥品,不得以發放錢物替代提供防暑降溫飲料。如發現勞動者出現中暑癥狀時,用人單位應當立即采取救治措施,嚴重者及時送醫。
三是制定應急預案,加強培訓教育。制定高溫中暑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根據從事高溫作業和高溫天氣作業的勞動者數量及作業條件等情況,配備應急救援人員和足量的急救藥品。加強對勞動者上崗前和在崗期間的高溫防護、中暑急救等職業健康知識培訓。指導勞動者正確佩戴口罩等防護用品,避免在疫情防控中因不科學佩戴呼吸防護用品導致職業性中暑事件發生。
二、我市首批113個發熱哨點診室投入使用,您了解嗎
按照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的基本要求,我市積極推進疫情防控體系建設,在已建成44家定點發熱門診的基礎上,在部分具備條件的基層醫療機構設置發熱哨點診室,首批113個發熱哨點診室現已陸續投入使用。其中市南區4個、市北區12個、嶗山區4個、城陽區2個、李滄區10個、西海岸新區25個、即墨區2個、膠州市17個、平度市26個、萊西市11個。
發熱哨點診室在平時承擔著前來基層醫療機構就診且體溫≥37.3℃發熱患者的登記、分診、治療、隔離、轉診等工作,并根據疫情防控要求,開展對不明原因發熱人員的排查、登記、管理、流調、隔離、轉診等工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