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來賓,大家下午好!
我是興華基金的張磊,我演講的題目是——差異化是投資管理公司的生存之道。
今天,我們在互聯網上歡聚一堂,召開全球創投風投大會。興華基金是一個專注于股票、債券等場內標準化資產投資管理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但我感覺無論是公募基金還是私募基金,我們都是投資管理公司,我們都面臨著如何生存發展起來的挑戰。創投風投公司被成為企業家背后的企業家,創業者背后的創業者。一個投資管理公司只有發展好了,才能更好的服務于她的投資人,更好的幫助被投企業,扶持實體經濟的發展和轉型。借本次大會給我的機會,我把這么多年來從事投資管理公司工作的一些思考,給大家做一個匯報。
從全球看,資產管理業是一個擁有超過80萬億美元的大市場。投資管理公司主要有三種類型,第一種類型叫做百貨店,她指一些行業的頭部公司,她們像開百貨店一樣,規模很大,產品線很齊全。這種公司有規模經濟性,國外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如富達基金,國內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如華夏基金、易方達基金,一些私募股權投資公司,如深創投、鼎輝等等,都是這類百貨店型的公司,規模大,產品全。
第二類類型叫專賣店,這類公司有一個非常重要的特點,她們聚焦在某一個細分領域,在這個細分領域專注做,最終做到了細分行業的龍頭。國外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如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PIMCO),由債王比爾格羅斯領銜,專注于債券投資,國內的公募基金公司如天弘基金,主要專注于互聯網金融和現金管理,還有像財通基金,重點專注在定增這么一個細分領域當中。私募股權基金如華登投資,重點專注在集成電路投資,還有高特佳公司,重點專注在醫療健康投資領域。這些公司開的都是專賣店,也可以稱為精品店。
除了百貨店和專賣店,剩下大量的公司都屬于第三類:同質化公司。這些公司的特點是規模中小,業績平庸,什么都做,他既沒有專賣店的精品產品,也沒有百貨店的規模經濟性,差異化很小,資源消耗大,毛利率很低。因為沒有較高的盈利能力,無法投入更多資源,無法吸引和留住更優秀的人才,最終這些模式變成了失敗的模式,這些公司成為了平庸的公司,但這又是大多數投資管理公司的常態。
既然同質化是一種失敗的模式,為什么很多的投資管理公司還選擇了這種模式呢?我也做了認真的思考,我自己感覺主要是兩條原因:
第一條,公司治理。
第二條,戰略思考上的懶惰。
先說公司治理,資產管理公司是資合的公司,更是人合的公司,主要靠人才來經營。我認為最適合人合公司的治理結構是股東和管理層是一波兒人,是一致的,這就解決了公司管理層長期的激勵和約束問題。如果股東和管理層是分離的,管理層因為有外部股東的壓力,還有任期(一般3年)的約束,他們要實現董事會設定的經營目標,這些目標可能是經營利潤,也可能是管理規模,他就只能不斷的拉長自己的產品線,任何機會都抓,渴望規模并依靠渠道來發行。因為公司資源有限,什么都做進一步分散了資源,最終就是同質化的產品、平庸化的業績,很難有差異化。另外,投資管理公司是個慢生意,對內要經營人才,對外要經營信任,無論是人才的培養,還是信任的建立,都需要花時間,需要長遠眼光,需要有耐心,沉得住氣,但是這種治理結構決定了管理層心浮氣躁,很難沉住氣,很難踏實做下去,我覺得這個是最終走向同質化庸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也有人說風投創投公司他們基本上都是民營的,外部的股東很少,就是說經營層和股東是一致的,為什么他們也是同質化非常明顯呢?我覺得這里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剛才說的第二點:管理者在戰略上缺乏思考。以前供不應求的市場狀態下,你有我也有的戰略還可以奏效。在當前各行各業基本都供過于求的市場狀態下,只有專注聚焦、差異化定位的企業才有未來。但是許多管理層缺乏戰略思考,又受經營和生存壓力或者想做大的欲望驅使,他們實質的戰略就是什么都做,你做什么我也做什么,遇見什么機會一定要去抓,他們試圖用自己戰術上的勤奮來彌補戰略上的懶惰,最終形成了千人一面的同質化和平庸化。
我們自己感覺各類投資管理公司都是一個產品公司,這有點像家電業的格力、美的,投資管理公司是生產理財產品的,格力美的生產空調、廚電的,格力、美的通過京東、蘇寧、國美來銷售,當然也自建了一點渠道,但主要是靠渠道來銷售,基金管理公司也是主要靠銀行、券商這些渠道來銷售。如果投資管理公司“生產”的產品質量上不占優,品牌上沒有公信力,那就很難獲得超額收益,在和渠道的談判中也就沒有談判力,最終利潤大多數都被渠道所占有,現在的基金業也有這方面的趨勢。
投資管理公司生產的產品是理財產品,理財產品的質量如果要優質,品牌要具有公信力,主要體現在她的投資業績上。從中長期看,絕對收益要比較高,相對收益排名要比較靠前,另外穩定性上要可持續,產品風險收益特征要滿足客戶需求,這是理財產品質量好的主要體現。產品質量要好,核心是投資管理能力,而投資管理能力的核心是信息的獲取和加工能力。只有具有超越同行的信息獲取和加工能力才能滿足投資者需要,創造超額收益,戰勝市場,戰勝同行,你的產品質量才變得優質,才能逐漸建立品牌的公信力。
這種超額收益80%可以歸因于信息獲取能力,20%可以歸因于信息加工能力。于是,獲得超額收益的關鍵就變成了擁有不一樣的信息獲取和加工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競爭當中勝出。只有那些差異化的聚焦在某一個細分資產類別的公司,才能夠逐漸建立自己比較順暢的信息獲取渠道,并最終獲得信息的獲取優勢。并且通過長期積累,不斷培養和迭代投資團隊的信息處理能力和系統,通過超額研究獲取超額收益,最終獲得可持續的業績,培養出自己的核心投資管理能力。
對那些做權益的投資經理,比方說股票、股權的投資經理來說,多到企業去,多和企業家交朋友,這是你獲得可持續戰勝市場,獲得超額收益的必由之路。稻盛和夫說,一切答案在現場,現場有神靈。那么我們的投資管理人員多到企業一線去,獲得一手信息,到企業的研發、生產、銷售、供應鏈的現場去,多與實業家、實業從業者交流,并逐漸形成自己的信息渠道和系統,多研究迭代自己的投資策略,多分析自己的業績歸因,這是能夠成為一個領先的聰明投資者的必由之路。
只專注就能夠做好投資管理公司嗎?恐怕還不能,它還需要一個長期的投入過程。投資管理公司是個慢生意,有一點像拿著金剛鉆去攬瓷器活兒,無論是資產端培養投資管理能力,還是資金端經營自己與客戶間的信任,都需要花時間去沉淀。老子說企者不立,跨者不行,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不能貪快。只有那些執著于在長跑中勝出的、有耐心的、從長遠考慮的投資管理公司,才能最終勝出。另外,從長遠看,這些有耐心、不著急的公司,最后反而是走得最穩、最快的一類機構。
除了投資管理能力通過差異化和聚焦來提升之外,另外一種差異化,也就是說創新,它的表現形式是產品的差異化。以公募基金為例,20多年以來,發展到今天,公募基金的發展史也是其產品的創新史,從剛開始的封閉式基金到開放式基金,到ETF、到FOF,分級基金、保本基金、QDII、RQFII、機構定制基金、理財基金、社?;?、企業年金、專戶理財等等,產品的類型層出不窮,順應了一個時代投資理財的需要,也為投資者帶來了更多的選擇。
比方說2005年華夏基金推出ETF,當時我在華夏基金工作,知道這是一個非常艱難的、當然也是一個巨大的創新的過程。從2005年推出來第一支EFT——上證50ETF,到去年的三季度末,14年來全市場的ETF產品已經超過了200支,規模接近了5000億人民幣。
余額寶,天弘基金2013年6月13日推出。這支產品的主要創新不在投資管理上,而在產品設計上,通過把產品部署到移動互聯網上,降低了人們現金管理的理財門檻,大幅提升了客戶體驗,獲得了客戶青睞。這個基金產品的持有者目前已經超過6億人,成為全球投資者最多的證券投資基金。
剛才提到一個基金管理公司尤其是一個中小基金管理公司要成長起來,必須要聚焦,要差異化,不能夠同質化。那么,聚焦差異化主要體現在一個是投資管理能力,只有聚焦才能夠培養出差異化的投資管理能力,第二個是產品的差異化。無論是投資管理能力的差異化,還是產品的差異化,最終都是靠人,都是由人來完成這些差異化的。我們知道投資管理公司是一個人才密集型和知識密集型的公司,只有那些解決了基金投資人和投資管理人利益一致性問題的公司,只有那些解決了投資管理公司管理團隊和投資團隊長期激勵約束的公司,才能有一個穩定的經營環境,才能有一支穩定的管理和投資隊伍,良好的業績才是真正可持續的。
我國的證券監督管理部門也在積極的推動投資管理行業的公司治理創新。興華基金就是在國家證券監督管理部門的支持下,核準設立的一家全自然人持股、股東和管理層一致、治理結構創新的公募基金管理公司。我們在這里感謝國家和地方兩級證券監管部門,感謝青島市委市政府、感謝李滄區委區政府,也感謝青島的各委辦局,對興華基金的支持和幫助。我們有信心通過團隊的長期艱苦奮斗,把證券監督管理部門支持下的公司治理創新,轉化成能給廣大投資人帶來的更多優質理財產品和良好投資回報。
我的發言就到這里。最后祝大會取得圓滿成功,祝各位領導、嘉賓和朋友們身體健康、事業順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