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記者 孫雅琴
在這個“宅”家的特殊時期,家庭成為了學生們學習和生活的主陣地,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逐漸凸顯出來。這段時間,島城中小學也積極行動起來,通過家校協同共育,幫助家長成為孩子居家學習的“好榜樣”。為了減少疫情對孩子們的影響,彼此借鑒好的經驗做法,半島都市報聯合市教育局家庭教育處共同推出“家庭教育云課堂”專欄,來聽聽在延遲開學期間,這些學校和家長都是如何應對的。
本期我們走近青島二中18級理工2班李炤甫的家長,來看看他們一家是如何進行“居家抗疫”的。
終于放寒假了!孩子期末考試過程和結果正常,體現了他一個學期的努力狀態,全家輕松快樂,準備迎接新年。因為醞釀已久,所以一家人早早就敲定了寒假及春節計劃。
但計劃不如變化快,疫情來的突然并發展迅猛。擔心著,擔心著,事情還是來了!直到那天,孩子甩著腦袋從自己房間跳出來,喊出一條郁悶至極的消息:組織方通知他1月27日(正月初三)上海模聯的活動因為疫情取消了!我們夫妻二人面面相覷,孩子也垂頭回到房間,遠遠地把自己扔在床上……這可是他大半個學期的準備啊!反應過來后我便進屋安慰,孩子媽媽著手聯系退掉一家三口的往返機票,以及早已預定在上海周邊的旅行車票和房間。就這樣,我們一家三口和全國人民一起進入了“宅家”狀態。
怎么辦?先開一個“家庭會議”,統一思想永遠很重要! 會議結論挺簡單:充分做好疫情防護,安排好節日生活和學習。我們重點對孩子的學習安排進行了交流,最終確定的思路就是安排“玩好、學好”的漸進式組合,即假期從“80%的玩、20%的學習”開始,逐步漸進到“20%的玩、80%的學習”,原定開學的時間之后,執行“白天上(網)課、晚間自習”的“類開學”作息方式。
開始還想著可得花些精力督導一番!但后來證明情況并非如此。不得不佩服二中長期以來鼓勵孩子“自我發展“理念之強大,雖然之前也有感于孩子自我管理能力的變化,但在這個特殊的假期,近距離觀察到他嚴格執行著自己的計劃,讓“自律”把問題變得簡單,還是讓我再次驚訝于素質教育的有形力量!
孩子學習間歇,我們也會交流有關疫情的最新狀況,也有與之有關的延伸內容。有一天,他突然問我說XX大學(他的目標)的生物專業如何?喜歡化學的他此前從未提到大學的生物專業,我們稍微展開討論了一些關于生物學的學科分類。在了解了現代學科分類越來越細化的同時,也更加交叉融合,生物、化學和物理很多領域已經難以區分彼此時,他若有所思。我體會到他在有意識地把眼前的疫情、自己的學業以及未來的責任關聯了起來,并且在深入思考和模擬選擇,這一刻我分明感覺孩子又長大了一些!
正月十五前,考慮到我們很快都要復工了,我們商量把年前已返回煙臺孩子的姥爺姥姥接了回來,便于繼續保持孩子的作息慣性。在姥姥姥爺督導下,孩子作息更加嚴格有序了,他在學習之余還能幫助老人家收拾衛生、做點家務,有規律且其樂融融。
雖說疫情給整個國家帶來了極大災難和混亂,但在這樣一個困難“試金石”面前,孩子和我們一起目睹整個國家“團結一心”抗擊疫情的洪荒之力,感受無數“逆行者”的無畏精神,思考青年人之于國家未來的責任,體會科學技術的無限能量,這何嘗不是一種精神層面的素質教育,也何嘗不與學校的素質教育不謀而合、相輔相成呢!
希望這樣一個特殊的假期,這樣一個特殊的事件,在孩子成長的路上留下重要的標記。我理解“多難興邦”的道理更多是不斷激發民族潛在的精神力量,我也堅信這個過程對于孩子們的積極影響,少年強則中國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