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女,我又修好了二十幾把測溫槍,有時間就回家來拿吧,別耽誤一線的人員使用。”2月7日,家住膠萊街道的王澤憲老人給女兒王曉靜發微信囑咐道,“記得順便把不能用的測溫槍收回來,只要不是芯片壞了,我都能修好,沒問題。”
王曉靜是膠萊街道市場監管所所長,疫情發生后,她帶領同事整天風風火火穿梭于轄區,查找問題,督導整改,起早貪黑連軸轉,父親王澤憲看著整日忙碌的女兒,也想著幫幫她,能為疫情防控出份力。
正月初五這天,忙碌了一天的王曉靜回家吃飯,順手從口袋里掏出一支壞掉的測溫槍,一邊吃飯一邊抱怨:“測溫槍因為頻繁使用出現失靈,缺少人修又存貨緊張,這可咋辦?”
看到女兒憂心忡忡,王澤憲靈機一動,趕緊找出螺絲刀和焊槍,小心翼翼地打開測溫槍,一個細節一個細節研究,終于找出了測溫槍的故障,原來是線路上一個焊點松動,導致測溫槍接觸不良。
不過一頓飯的時間,測溫槍就修好了,看著女兒拿著修好的測溫槍高高興興去上班了,王澤憲想到,測溫槍失靈的情況,一線肯定還會有,不如讓女兒再打聽打聽,如果有,可以拿回來修一下,正好可以為一線出點力。
得知父親想法后,王曉靜半信半疑,第二天又帶了兩把“壞槍”回來試驗,結果這次他只用了二十分鐘就修好了兩把槍,這讓王曉靜喜出望外。
于是她將父親免費維修測溫槍的消息在膠萊轄區廣而告之,找上門來維修測溫槍的個人和企業絡繹不絕,王曉靜因此還給父親起了個稱號,親切地喊他“理工男”。就這樣,王曉靜做“快遞員”,來回給老人收發“快件”,老人在家當起了“維修工”。
“只要接到群眾求助,不管白天夜晚,我父親總是抓緊時間修理,就怕耽誤大家使用。”王曉靜對記者說。
據記者了解,二十幾下來,經由王澤憲之手修好的測溫槍有110多把,直接為企業和個人挽回經濟損失將近五萬元。
有時候,看到深夜七十歲的老人在燈下忙碌,王曉靜很心疼,勸他早點休息,父親卻笑著說:“沒事,早修好,你可以早拿回去給同事們用,不要耽誤工作,你爸我是個黨齡40多年的老黨員了,關鍵時刻也得沖得上不是?能為戰疫工作出點力,爸爸很自豪!”
通訊員 曾顯慧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