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產業集群的定向式招商有利于集中優勢形成競爭力更強、特色更鮮明的產業爆炸性增長點(圖 / 新華社)
雙招雙引既要關注數量的多少、額度的大小,更要關注品質的高低、帶動的大小。
雙招雙引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根本性和關鍵性之舉,也是經濟實現高質量轉型、發展動力實現有效轉換的帶動性、引領性工作。雙招雙引從表面上看,是招商引資的具體項目或招才引智的人才團隊,其實更是一個地區發展程度、工作方法和能力水平的一種外在體現。換言之,雙招雙引既要關注數量的多少、額度的大小,更要關注品質的高低、帶動的大小。
典型經驗
招商主體的專業化和市場化是打造有競爭力的雙招雙引體制的關鍵。一方面可以建立專業小組模式。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非常有利于化整為零、化繁為簡,從而建立起雙招雙引專業高效的快速反應機制。如西安高新區按照“招商第一”“項目立區”的思路,大力實施“招引大項目、吸引名企業”戰略,將原來的招商局一分為五,專業化、專職性地負責不同招商重點區域的招商引資工作,既通過不同板塊工作重點和明確的領域來增強工作的針對性和延續性,又通過指標的合理分解來強化壓力、動力和落實機制。另一方面在分工明確的基礎上,構建統一高效的協調機制。這種模式有利于促進相關部門通力合作,以精干的班子靠上、以責權清晰的分工保障,形成有機協調、統一高效的雙招雙引機制。如青島城陽區建立街道、區直招商部門、區政府三級的監督機制和大項目流失責任追究制度,定期召開大項目調度會,及時了解大項目發展動態,對因工作不力影響大項目引進和建設的單位及個人,按有關規定予以處理。
招商方式的創新是引領雙招雙引持續走在前列的關鍵。一方面積極發展特色產業集群的定向式招商。這種模式有利于區域更好地以精準細少的原則,集中優勢形成競爭力更強、特色更鮮明的產業爆炸性增長點。如成都高新區特別注重產業的細分研究,找準缺失環節和核心項目的基礎上,讓招商隊伍帶著清單去敲門招商;蘇州高新區集中力量整合資源,著力發展汽車零部件、生物醫藥、循環經濟、軟件等領域,精心組織好上海、南京科技招商會,強化招商引技和招才引智。另一方面,加強特色產業鏈招商。如昆山曾經專門組織技術人員對一臺電腦進行整體分解,從600多個主要零件中查找昆山不能生產的零部件,然后將還不能生產的零部件企業作為招商引資的重點項目,進行攻關,幾年下來,昆山就形成了整機生產的一條完整的臺資IT產業鏈,電腦整機的所有零部件生產企業,除極個別外,都已在昆山落戶。
營商決定成敗,環境決定未來。一流服務的營商環境是雙招雙引的持續競爭力之源。一方面樹立強烈的親商理念。如新加坡園區以為客商服務為最高宗旨,把親商思維融合在招商引資、日常管理服務的態度和價值觀中,建立無微不至的客戶服務體系,幫助客商獲得滿意回報率,同時使園區獲得相應收益從而形成雙贏格局。另一方面打造高效快捷的優質服務。如成都市提出用心用情打造“超期望”服務,贏得投資者的認可,給城市的雙招雙引帶來很大助力;江蘇昆山堅持“24小時投訴服務制、首問負責制、二問終結制”,促進與臺商的溝通并解決實際問題,并要求所有的機關干部做到“五懂”(即懂政治、懂經濟、懂業務、懂科技、懂法律)、“三會”(即會開車、會電腦和會一門外語)、“一顆心”(即要有一顆強烈的事業心)。
推進雙招雙引高質量發展
充分重視高質量精細化招商在雙招雙引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價值。山東省和青島市產業發展的典型特征是傳統產業占比比較大,亟待通過雙招雙引來引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實現發展的動能轉換。換言之,高質量精準化的雙招雙引具有非常大的價值。一是區域高質量發展轉型的關鍵方法,有助于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實現產品服務向更高端不斷邁進;二是創新貿易業態、貿易內容來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的重要手段,有助于開放通過產業鏈、資本鏈、人才鏈、創新鏈的高度集聚實現開放創新優勢的再升級;三是增創區域競爭新優勢的必然選擇,有助于整合戰略紅利、集成資源優勢,最終爭奪區域在由大到強、走在前列上更多發展主動權;四是培植創新創業新樂土的重要途徑,有助于促進商、資、才、智等創新創業基本要素進行點狀集聚,打造最優質的創新創業生態。
聚焦重點領域、重點產業開展雙招雙引。聚焦關鍵進行招商是雙招雙引見到成效最為有效的方式。如在江蘇,昆山用10年時間集聚了全國80%的小核酸服務及科研試劑供應企業,常州5年時間集聚了全國50%的石墨烯企業,無錫9年培育物聯網企業超過1400家。建議青島的雙招雙引要聚焦十大千億級產業,聚焦重大基礎設施建設,聚焦科技教育,聚焦品牌經濟,聚焦鄉村振興。外資的雙招雙引,要重點推進高端制造業、生產性服務業和養老、醫療、健康等領域開放合作,鼓勵以各種形式的研發創新中心、聯合創新來探索雙招雙引。國資的雙招雙引,要以市直國企混改為招商新機遇來積極引入具有全球競爭力的優質企業和資本,將央企青島四季行作為國資國企招商的常態化大平臺,打通國企與央企、省企和世界500強企業合作的制度化渠道,盤活市直企業土地、廠房、設備等存量資源形成專業定向招商的新空間。民企的雙招雙引要重點關注民營500強、獨角獸企業、平臺式企業,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集成電路、生物制藥、電子商務等的高科技初創企業,支持民營龍頭企業發揮優勢、整合資源來打造“孵化—加速—研發—中試—產業化”的千億級產業鏈。
圍繞特色產業定向集中集聚開展雙招雙引。產業集聚越是特色鮮明越有利于打造復合特定產業需求的產業生態,越有利于打造最強競爭力的產業鏈。建議將促進經濟開發區、高新區轉型升級與主導產業的強化相結合,實現國家級產業園區最多不超過五個主導產業、省級產業園區最多不超過三個主導產業、市級開發區一個主導產業,以最大程度提升產業園區的產業集中度、產業競爭力。繼續推進產業園區回歸經濟功能區,以市場的方法、專業的人才、科學的體制來推進經濟園區去行政化,打造有競爭力的“管委會+公司”模式,支持市屬平臺公司結合自身產業優勢更深層次地參與功能區建設。加快海關特殊監管區的申建力度,加快推進即墨綜合保稅區、青島空港綜合保稅區的申建,提前研究山東自貿區青島片區向青島藍谷、青島膠東機場的拓展問題,在黃島、即墨打造出具有國際一流競爭力的國際貿易、加工制造、研發設計、物流分撥、檢測維修、銷售服務中心。高水平打造中德生態園、中英創新園、上合組織經貿示范區以及青島海洋國家試點實驗室的高水平對外開放合作載體,分別形成長江以北德國企業最集中的園區、對英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平臺、面向上海合作組織國家的經貿合作示范區、全球海洋科技網絡化創新樞紐等。同時,促進招商方式由項目招商轉向園區招商,引進跨國財團、跨國公司、投資機構等,進行專業園區成片開發;由單一項目招商轉向產業集合招商,實現核心項目和配套項目的整體引進。
圍繞服務高效、過程便利推進雙招雙引體制創新。雙招雙引機制的創新是有效應對當今城市雙招雙引爭奪戰白熱化的重要手段。一是要著力推進招商要素透明化、招引主體市場化,以社會化的招商網絡、專業化的招商公司和有競爭性的招商辦法,形成著名大公司平臺招商、專業化招商公司的市場化招商、原有部門的體制內招商協同發展的良好局面。二是探索建立外商投資促進和保護機制,以投資準入前國民待遇、負面清單管理制度、知識產權保護制度和外商投資企業投訴工作機制構建守約踐諾的發展環境。三是面向全球拓展招引渠道,重點關注招納三類客戶群體:對戰略性公司,重點吸引其資本和市場;對科技創新型公司,重點吸引其核心產品和技術研發;對跨國公司的重要部門,重點吸引其最復雜的生產程序和最先進的生產技術。此外,要壓實招商引資主體責任、落實招才引智工作責任、落實涉企行政執法責任,同時建立頂格化的高位協調機制,在重大項目頂格推進、市領導督導等方面搞好重要制度建設。
(特邀撰稿 李光全 作者現任職于青島市委黨校,系中國第三產業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中國城市經濟學會專委會秘書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