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3日,2019年“全國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活動周”(簡稱“全國雙創周”)在杭州開幕。本次“全國雙創周”以“匯聚雙創活力,澎湃發展動力”為主題,聚焦于“雙創升級”,旨在借助全球創新創業的新理念、新技術、新經驗,進一步挖掘我國創新創業新內涵。作為國務院首批“全國雙創企業示范基地”的海爾海創匯平臺備受矚目,其不僅展示了諸多創業孵化成果,更構建起一種全球化的創業創新視野。
內部重生,激發大企業活力
創業從不是初創型企業的專屬名詞,對于任何一個企業而言,其都意味著持續迭代,用新事物代替舊事物。然而創業的過程往往逃不過“硅谷悖論”的束縛,企業初創時活力無窮,但隨著規模俱增,企業便呈現出一種日薄西山的遲暮狀態。企業規模與創新活力成反比,這便是“大企業病”的根源,無數百年老店傾覆于固步自封之下,往日的創業創新早已難尋蹤跡。
而海創匯平臺之所以在本次“全國雙創周”受到關注,正是因為其本質上是一個大企業共享創業平臺。換言之,海創匯的生態模式,即是海爾探索出的大企業創業創新之道,其讓企業化身為一個開放的生態系統,進行著一個“大企業做小,小企業做大”的過程。
事實上,海創匯對于“雙創”的理解,核心就在于激發人的創新力。從內部來看,依托于海爾“人單合一”模式,企業原來自上而下的管理控制體系轉變為小微業務單元的價值創造體系。在這種創業生態下,員工演化為創客,企業由制造產品轉型為孵化創客的平臺。
如果說雞蛋從外部打破會變成食物,那么從內部打破則會迎來新生。海創匯的創業模式首先就是激發內部創客的活力,讓他們成為小微創業者,通過與用戶的不斷交互,解決用戶的痛點,產生新價值。
在海創匯平臺上,“雷神”科技、小帥影院、生物醫療小微等創業團隊完成了內部孵化。同時,這些創業團隊不同于傳統初創型企業,其始終以用戶為核心進行自組織、自驅動、自演進,持續產出用戶解決方案。以生物醫療小微打造的血液網為例,血液網將醫用冰箱變成一個基于物聯網的血液管理場景生態,實現了“急救零等待、用血零浪費、信息零距離”。目前,血液網的模式已復制到英國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
可以認為,激發企業內部創新活力,就像是一個“化整為零”的過程。意欲讓“大象跳舞”,倒不如將“大象”顛覆為“蟻群”,而后輕裝上陣。
外部賦能,打造“有根創業”
另一方面,物聯網時代的海爾始終強調“世界就是我的人力資源部”,這種零距離、全共享的生態思維進一步開拓了海創匯的創業模式。如果說內部孵化創客,展現了海創匯的創新之力;那么面向社會輸出創業模式,則體現了海創匯的賦能特質。
必須看到,海創匯作為一個大企業共享創業平臺,其著眼點不僅是創業,同樣在于“共享”。共享是一種不設邊界的狀態,對外可接萬端。在這個背景下,海創匯開啟了對外部創業資源的引入、孵化、加速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易沖無線、普宙無人機、涂鴉智能等一批外部創業團隊成功完成孵化加速,實現質的提升。
海創匯鏈接的日日順平臺亦實現了大企業創業帶動就業的局面。在日日順樂農、日日順物流、日日順樂家構成的閉合創業生態圈下,日日順平臺目前已帶動了城鄉30萬群眾創業。
事實上,海創匯對社會創業資源的賦能,即是體現著一種“有根創業”能力。其不是一個物理空間屬性的創客空間,而是一個具有共享共創屬性的生態雨林,既有創業團隊,又有資源供給。據統計,海創匯平臺已吸引創業項目3000多個。其中 300多個項目入孵,總估值700多億,包括2個上市公司、2個獨角獸、4個準獨角獸、12個瞪羚企業。
共享共贏,全球化的創業平臺
物聯網時代,創業沒有終局,同樣,創業創新的視野亦是不應被限制。海創匯的生態模式可以視作冰山一角,平臺有形,但背后卻蘊藏無形。事實上,冰山之角的無窮,不僅是因為背后有無盡的資源,更在于冰山入海,便沒有邊際。
海創匯平臺的卓爾不群,很大程度就是這種無邊際的屬性。其始終以全球化視野布局著自身的創業平臺,可以說,海創匯如今正打造起一個面向全球開放的創業平臺,并依照物聯網方向,不斷為創客們提供資源及解決方案。截止目前,海創匯已在全球11個國家布局了28個加速器和108個創客空間,匯聚了超過100萬個全球創業者。
以海創匯在以色列的探索為例,雙方聯合發起成立了“中以跨境孵化創新創業聯盟”,打造起中以兩國的創業者誠信平臺。聯盟成立以來,共吸引中以創業孵化機構2000余家,連接生態項目105個,幫助以色列72個高新技術項目在中國發展。其中,智能美容儀項目,銷售量從0達到20萬臺;盲人眼鏡項目則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盲人領域,通過圖像識別轉換成語音傳送給盲人。
全球化的視野讓海創匯的創業生態圈真正實現了交互零距離。這不僅是一個“走出去,引進來”的過程,更強調共享共贏。在海創匯的平臺上,全球一流創業資源都可以無障礙進入,并圍繞著用戶需求持續迭代、融合。這就改變了傳統時代下資源孤立自閉的局面,讓過去企業競爭下的零和博弈顛覆為資源協同共創關系。
從零和博弈走向共享共贏,海創匯打造的大企業共享創業平臺,不僅在解決著“大企業病”頑疾,也在改變著物聯網時代的資源關系。事實上,創業對企業的意義就像是詹姆斯·卡斯《有限和無限的游戲》一書所提及的“無限游戲”,無限游戲以延續為目標,是一種無邊際的狀態,擁有活力且生生不息。而讓創業走向無限游戲的海創匯平臺,可以是海,也能是云,其可納百川,亦能接萬端。(記者 尹為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