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3 日,五一假期正酣,青島天后宮成為傳統文化愛好者的聚集地。作為非遺文化展演的重頭戲,皮影戲《武松打虎》在天后宮精彩上演,帶領市民和游客穿越千年,領略傳統藝術的獨特魅力。
皮影戲,又稱 “影子戲” 或 “燈影戲”,是一種以獸皮或紙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燈光照射下用隔亮布進行表演的民間戲劇。它始于戰國,興于漢朝,盛于宋代,元代時期傳至西亞和歐洲,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被譽為 “世界皮影藝術的活化石”。此次天后宮上演的《武松打虎》,作為經典劇目,通過皮影藝人的匠心演繹,將這一膾炙人口的故事重新搬上舞臺。
隨著鑼鼓聲響起,《武松打虎》準時開演。幕布上,武松的皮影造型英武瀟灑,斑斕猛虎的皮影則張牙舞爪、栩栩如生。藝人憑借靈巧的雙手,操縱著皮影做出閃轉騰挪、搏斗撕咬等動作,配合激昂的唱腔和緊湊的鼓點,將武松與猛虎驚心動魄的打斗場面展現得淋漓盡致。臺下觀眾全神貫注,看到精彩處,掌聲、叫好聲此起彼伏?!疤柿耍「杏X皮影都活過來了,武松的勇敢和老虎的兇猛都表現得特別生動?!?一位游客激動地說。
與此同時,天后宮前院的非遺民俗市集同樣熱鬧非凡。剪紙、面塑、烙畫等非遺手工攤位前,游客們圍得水泄不通,在非遺傳承人的指導下,親手制作屬于自己的手工藝品。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盛軍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