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青島嶗山區新聞媒體見面會上獲悉,嶗山區作為山東省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先行區,一直高度重視綠色能源產業發展,為深入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構建“10+1”創新型產業體系部署要求,嶗山區將綠色能源產業納入“7+4+1”創新型產業體系,重點承接“鈣鈦礦電池”賽道,并由區發展改革局牽頭成立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專班,培育做強能源裝備新賽道,為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產業發展穩步推進
近年來,嶗山區扎實推進綠色能源產業發展。截至目前,全區綠色能源產業相關企業、研究院所數量超20家,其中規上企業9家,高新技術企業10家、瞪羚企業3家。主要產品涉及海纜制造、海上升壓站預制艙、氫燃料電池電堆、儲能設備制造及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板等研發生產。
海上風電裝備領域,漢纜股份研發生產500kV超高壓交直流海底電纜產品,打破國外技術壟斷,為我國海上新能源發展和深遠海資源開發奠定基礎,并主導制定國家標準GB/T 35657《海底電力電纜設計規范》,參與國際標準修訂。鐳測創芯研發的漂浮式測風激光雷達系統,具備高分辨率、高精度等優勢,數據獲取率高達99%,遠超國際標準,研發打造的多普勒激光雷達“中國芯”具有多項知識產權,填補了國內相關領域的技術空白。
氫能與儲能領域,漢纜氫能已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氫能技術研發體系,擁有50多項專利和非專利技術,研發制造的電廠單堆最大功率達到400kW,為行業首創。中科源本的硫化物全固態電池及鋰離子超級電容器兩項技術均整體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部分技術國際領先。
鈣鈦礦光伏領域,中科院青能所已建成“材料—組件—試驗—測試—檢測”完整工藝生產線,實現單結鈣鈦礦組件、鈣鈦礦晶硅電池、鈣鈦礦疊層電池的制備及相關性能測試。
拓展各類產品應用場景
據悉,嶗山區長期以來一直全力為企業發展壯大探索拓展各類產品應用場景。漢纜氫能與國網北京電力公司潞電電氣聯合研發的70kW、400kW氫能應急發電車分別應用于杭州亞運會、北京冬奧會。埃斯倍制造的SSB變槳控制系統已經在世界范圍內超過60000臺風機上安裝使用,其中在中國累計超過20000臺。特來電公司總部超階零碳數字建筑融合光伏玻璃幕墻、梯次電池分布儲能、電動汽車無感充放電,成功打造國內最高效率的極速立體泊車系統。
發布政策支持產業發展
從規劃引導方面,嶗山區先后發布了《十四五科技創新發展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嶗山區實施“繁星計劃”三年行動方案(2024—2026)》等政策,聚焦優化科創頂層設計,全力支持綠色能源產業發展。從資金支持方面,積極做好中央預算內投資節能減碳專項、“兩重”“兩新”等相關資金扶持政策,先后為特來電新能源、海信等企業申請超長期國債超1億元,推動特銳德、高科通信等2個項目入圍技術改造專項再貸款清單。從技術推廣方面,特來電“融合電動汽車充放電的微電網、虛擬電廠與新型電力系統互動網絡建設示范項目”成功入選2024年省級綠色低碳先進技術示范項目。
加強各級平臺建設
依托嶗山區高校院所、企業、高層次人才資源,全面加強創新策源,目前擁有國家、省市級平臺10余個。國家級平臺方面,漢纜集團擁有行業內唯一的“高壓超高壓電纜工程技術中心”國家級研發平臺,承擔各類國家、省市級項目百余項。省市級平臺方面,省內首個鈣鈦礦技術創新中心落戶嶗山區,中心依托中科院青能所、山東能源研究院,重點實現大面積單結電池組件的制備、關鍵材料、核心設備等研發生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倚慰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