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春伊始,青島即墨區召開作風建設大會,深入貫徹落實全省抓改革創新促高質量發展大會和全市“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精神,全面打響“發令槍”,樹立擂鼓沖鋒、雷厲風行、大抓落實的鮮明導向;全面注入“強心劑”,凝聚心無旁騖抓工作、全心全意謀發展的共識;全面穩住“主陣地”,推動全區經濟社會發展邁上新臺階。
召開新春第一會,是即墨區多年傳承的“慣例”,承載著為全年發展定基調、劃重點、指方向、鼓干勁、提信心的重要使命。展望2025年,即墨底氣十足、信心滿滿。這種信心源自大量政策利好的持續釋放,源自現代產業基礎帶來的穩固底盤,源自新的經濟增長點接連涌現彰顯的強勁韌性。
抓改革創新 激發內生動力
改革創新是引領發展的持久動力。山東省新春第一會部署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抓好10項重點改革,發出抓改革創新動員令。
即墨區向來把改革創新作為破局發展困境、激活發展潛能的關鍵一招。剛剛過去的2024年,即墨區扎實推進省委、市委217項改革要點任務,系統謀劃實施232項區級改革任務,以改革“沖擊鉆”突破重點工作,以改革“方法論”推動體制機制創新,不斷激發內生活力、塑造高質量發展新優勢。
改革進入深水區,面臨的都是難啃的硬骨頭,更需要把握好改革與發展的內在聯系,真正連接起發展所需與改革所向。
扭住關鍵不放松。改革涉及方方面面、涵蓋各個領域,既要全面推進,又要突出重點。2025年,全區上下凝聚共識,將圍繞培育新質生產力、經略海洋、改善民生等中心工作,突出抓好國資國企、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等重點體制機制改革,探索建設新型社會治理體系、優化基層衛生服務模式、完善招商引資工作機制等自主創新改革事項,以改革實效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對準“痛點”來發力。改革任務越是艱巨,問題矛盾越是復雜,就越需要對準“痛點”精準發力。2025年,即墨將扭住招商引資、社會治理、功能區、農村發展等關鍵領域,下大力氣破冰突圍、全力啃下硬骨頭。聚焦教育、醫療、住房等領域,推出更多務實改革舉措,把“問題清單”變成“幸福賬單”。
抓項目推進 夯實發展根基
2024年,即墨區項目投資建設跑出了加速度——182個省市區重點項目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05.3%;建立高質量招商引資“一盤棋”落地機制,新引進億元以上重點產業項目180個,厚積發展新優勢。
2月6日上午,青島市“以高質量項目建設推動高質量發展”動員大會召開,位于即墨的中電建海上光伏項目作為唯一企業在會上作典型發言。該項目是目前中國開放海域規模最大的漁光互補示范項目,計劃總投資102億元,總裝機容量115萬千瓦,全部建成后年可發電約19.2億千瓦時。
看似只是一個新能源項目,實則牽系著一條完整的產業鏈。青島市委明確將即墨作為海洋新能源發展主陣地,賦予即墨打造全市海洋新能源產業集群的發展重任。而即墨更是主動融入省新興能源創新區戰略,立足女島綠色能源裝備產業園的開發建設,全力推動總投資近30億元的東方電氣海上風電項目實現上半年拿地開工、中電建海上光伏項目一期盡早建成并網,推進華電、華能等大投資額海上風電項目年內開工。
摸清底數是項目建設先手棋。即墨區持續優化“9月份摸底子、10月份拉單子、11月份定盤子、12月份辦手續”工作機制,提前摸清2025年擬建設項目底數,篩選出151個省市區重點建設項目。在日前公布的2025年省重大項目名單中,青島共有43個項目入選,即墨區7個項目在列,彰顯出即墨“打頭陣、當先鋒”的擔當。
明確項目底數后,即墨區乘勢而上,全力打造項目集聚“強磁場”。圍繞全市“10+1”創新型產業體系,精準錨定產業發展方向,聚焦汽車、海洋、紡織服裝等六大主導產業發力,清晰勾勒出區域經濟發展的主脈絡。著力引進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龍頭項目與鏈主項目,有效推動產業鏈向上下游延伸拓展,促進產業集群化發展。
2025年的奮進鼓點已經敲響,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拿出“打頭陣、當先鋒”的攻堅斗志,即墨全區上下正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砥礪奮進,以更加嚴實的作風實干爭先,錨定全年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努力拼搏,奮力開創活力宜居幸福現代化新區建設新局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