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請幫我買一張去諸城的車票?!薄昂玫?,這班車馬上就要發車了,我盡快為您購票,要是下次時間緊張,您也可以通過線上提前預訂車票?!蹦壳?,正值春運,記者在青島長途汽車站看到,客流較前期有了明顯增長。
隨著高鐵、民航、私家車的快速發展,旅客運輸市場版圖不斷重塑,傳統道路客運市場空間受到擠壓。當前,道路客運經營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革,為發揮區域優勢盤活資源,徹底擺脫路徑依賴的束縛,青島城運控股交運集團提前布局,“一站多點+聯程聯運”,創新探索新形勢下傳統運輸企業的轉型發展路徑,在長途班線定制升級、城際客運公交化改造、汽車站商業化轉型和客貨郵融合發展等方面先行先試、大膽突破,實現企業創新變革和轉型發展成效愈發顯著,傳統道路客運服務煥發出“新”活力。
長途汽車站“路”向何方?
我國道路客運行業發端于1907年的青島。1910年,中國最早的汽車站——館陶路汽車站在青島誕生。如今,在青島館陶路和陵縣路路口,這座百年汽車站仍保有原來的風貌,依然有人群來來往往,但這里已不再是青島汽車客運中心。
館陶路汽車站停運并非個例。放眼全國,多地也紛紛出現汽車客運站關停情況,傳統道路客運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開往青島平度市的班線曾是汽車東站的“黃金路線”,但自從2020年濰萊高鐵通車后,客車司機侯衛國便感受到了明顯變化。高鐵開通前,他和同事每天開31座的大巴車要跑兩個來回,每趟載客量都在80%以上,高鐵開通后客流直線下滑,載客量只有20%至30%。
曾幾何時,汽車站人頭攢動的場景就是人們歸家的記憶,“四方長途站”“城陽汽車站”“滄口汽車站”等更是老青島人揮之不去的城市印記。但近年來,中長途道路客運市場份額被高鐵與民航逐步占領,短途道路客運受到私家車發展的沖擊,傳統道路客運市場空間進一步收縮。
據了解,青島汽車總站轄有青島長途汽車站、青島汽車北站、青島汽車東站3個一級站、青島滄口汽車站一個二級站以及若干??奎c。目前,進站營運車輛400余輛,經營線路160余條,日均發送旅客5000余人次,通達全國16多個省、自治區和直轄市。有員工坦言,雖然經營線路依舊眾多,但與鼎盛時期相比,發車班次及日均發送旅客人次明顯減少。
為此,總站圍繞出行服務場景細化市場,建立“線上線下”融合出行服務平臺,促進多元業務相互融合,求變求新應對挑戰。從2015年起,交運集團加大探索創新路徑力度,將自救觸手延伸到客運服務以外。根據戰略調整,同年,館陶路汽車站變身為中國道路交通行業第一個由企業籌辦的專業性博物館——青島道路交通博物館,開啟了交通文化轉型之旅。
定制客運便利旅客就近坐長途車
青島長途汽車站這樣的大型車站該怎樣轉型?由于客運站的經營模式相對單一,“定時定站定線路”與乘客需求之間出現錯位與脫節,客運站正在被部分剛需人群慢慢拋棄。如何將基礎客流緊緊抓住,成為目前轉型的關鍵。
要想留住乘客,先要升級服務。近年來,青島汽車總站管轄下的青島長途汽車站、青島汽車北站、青島汽車東站建立起“線上線下”融合出行服務平臺。掌上車站的網絡搭建已顛覆傳統客運站的固有服務方式。旅客通過微信購票小程序、手機APP等途徑在線購票,或在站內自動售票機購買電子客票。購票成功后系統會生成電子客票,旅客可通過人臉識別進站乘車,整個流程更加便捷高效。
記者了解到,目前,青島汽車總站已與近百條線路班車、十余個代售點簽訂“一站多點”合作協議。“一站多點”定制客運服務是交運集團2022年12月開始,基于主城區“2+N”客運網絡建設開展的一項重要創新服務,今年計劃在原有站點基礎上增加至6個,開通后年旅客發送量預計可達7.3萬人次,旅客就近乘坐長途客車將更加便利。
“聯程聯運”是交運集團在客運服務領域另一項大膽嘗試,它充分發揮了汽車客運站的中轉功能,擴展了汽車客運站服務覆蓋范圍,以“一票轉乘”的便捷服務、優質舒適的乘車體驗,為傳統客運班線服務注入了新的生機與活力。截至2024年底,班線客運聯程聯運服務共開通線路百余條、中轉站點近五百個,為6萬余名旅客提供了中轉服務,極大方便了旅客長途出行。
與此同時,交運集團充分利用數字融合便利旅客出行。根據客運轉型發展需要,依托數字化平臺,結合原有汽車客運站場站點位,在景區、旅游休閑區、城市公共交通樞紐等節點,輻射設置汽車客運站??奎c。通過平臺大數據分析,科學調配運力資源,推出以膠東國際機場、市內各知名醫院為核心的場景化運輸模式,提供自助售票機站外聯網售票服務,滿足班線旅客的“零距離”換乘和“站到站”中轉需求。
在此基礎上,交運集團充分發揮城鄉道路運輸市場占有率優勢,積極融入農村物流寄遞體系建設,推動鄉村“客貨郵”融合發展。與郵政快遞企業深度合作,以公交代運模式,積極開通郵路,打通進城下鄉雙向通道,構建起了“縣級中轉、鎮級分撥、村級配送”的鄉鎮村三級快遞物流體系,打造了“共享郵路、共配驛站、一點多能、一網多用”的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新模式,實現了電商快件送達“田間地頭”,在增加了經營效益的同時,降低了農村物流成本,為“鄉村振興”貢獻了交運力量。
客運轉型打出“組合拳”
隨著經營模式不斷創新,破局求變的多元化綜合交通產業“生態圈”已初現雛形,不過要想成勢,還需要長期的培育過程。
青島城運控股交運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侯明亮說:“自主產品的推出,客運站網的重塑、出行模式的創新和數智技術的賦能,是交運集團在客運轉型路上打出的‘組合拳’?!?/p>
目前,汽車北站、青島長途汽車站和汽車東站結合各自區位特點,引入智能科技、新能源產品、智慧園區管理、文旅綜合服務資源。汽車東站“e站成銘”運游融合綜合體已開啟航程,“味來餐廳”等創新服務項目深受市場好評。汽車總站融合商品供應鏈經營,依托“情滿旅途”品牌打造的自有系列文創產品即將問世,傳統客運站正向集道路客運、現代商業、旅游文創為一體的新業態蛻變。
“要想實現低風險轉型,須因勢利導、因地制宜?!焙蠲髁琳J為,擁有優厚場站資源的青島長途汽車站適合打造成跨界商業綜合體,通過引流聚眾與品牌強大、模式成熟的商業實體進行整體合作開發,探索出經營可參與、業態可持續的融合發展模式。
未來,交運集團將標定新發展方位、構建新運營模式,深入挖掘多元化發展潛能,進一步激發創新活力,還將孵化更多迎合消費者需求的高質量自主品牌產品,通過深耕市場、精分賽道、合作創效,為道路客運行業轉型發展作出新貢獻。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