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素賦能工業新生態,創新驅動制造新未來。2024年12月27日,青島市嶗山區產業要素賦能新型工業化創新發展對接會在青銀大廈成功舉辦,來自政、產、學、研、金等社會各界的專家、企業代表齊聚嶗山,共同研討謀劃嶗山區新型工業化創新發展路徑和長遠未來。
據悉,此次對接會由嶗山區人民政府指導,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主辦,嶗山區委組織部、嶗山區發展和改革局、嶗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嶗山區金融穩定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支持,信通院(青島)科技創新中心有限公司承辦。青島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成員、副局長謝龍目,嶗山區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王興武出席會議并致辭。
謝龍目在致辭中提到,青島市以“著力打造‘3+2’制造業創新生態,著力打造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實踐地,著力打造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創新型產業集群,著力打造一流產業發展環境”為抓手,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創新發展,目前已擁有7家燈塔工廠、6個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4個國家級先進制造業集群,匯聚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人形機器人、視聽電子等一批龍頭企業,為青島工業經濟注入澎湃活力。
王興武表示,近年來嶗山區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聚力推動全區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集群化發展,打造以實體經濟為支撐的現代化產業體系。2024年1—11月,嶗山區實現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15.9%,連續入選中國工業百強區,擁有超400家創新平臺、6個國家級綠色工廠,培育省市級智能工廠、智能應用場景和數字化車間25個,打造出工業互聯網服務、虛擬現實、人工智能、工業智能服務等特色產業集群。
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青島市工程咨詢院、嶗山區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分別對智能工廠梯度化培育、超長期國債政策、嶗山區人才相關政策進行解讀,緊扣產業發展脈搏,聚焦技術、資金、人才等核心關鍵產業要素,深度探究其在新型工業化進程中的驅動效能與賦能機制,為嶗山區形成新質生產力,提升工業核心競爭力,發掘實體經濟產業高質量發展新動能提供參考。
記者了解到,近年來,嶗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深入實施工業經濟“頭號工程”,以龍頭企業“倍增計劃”為抓手,積極服務企業,創新激發活力,涌現出一批數字化轉型成功實踐案例。會上,青島銀行、青島漢纜股份有限公司、青島鐳測創芯科技有限公司、青島乾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卡奧斯物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數智云聯(山東)數字技術有限公司等企業代表,圍繞金融賦能制造業發展、電纜智能化技改、激光遙感技術研究、綠色工廠建設、工業互聯網平臺創新賦能等角度分享了各自企業的成熟案例。其中,青島銀行依托政策支持,圍繞“制造+科技”企業全生命周期推出了系列創新產品,實現科技金融合作場景的深入拓展,為金融產業要素賦能新型工業化提供了“青銀方案”。
此外,本次對接會還舉辦了要素對接現場溝通活動,聚焦嶗山區新型工業化創新發展需求,搭建供需雙方信息和數據交流、交換、共享機會,期望通過供給側、政銀企共同發力,在重大項目推進和服務上實現高效要素對接,為嶗山區新型工業化創新發展提供創新活力。
現階段,嶗山區圍繞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海洋生物醫藥、智能制造及工業互聯網等產業,已高標準、高質量謀劃建設了四大新興專業園區,推動四大高端制造業產業鏈規模達到1800億元,招引大朋VR、云天暢想、浪潮云洲、華芢生物等優質項目130余個,跑出新型工業化發展“加速度”。未來,嶗山區將繼續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打造全國領先、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新型工業化示范標桿,有力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推進新型工業化高質量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吉鵬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