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中國微生物學會青島科技服務站啟動暨2024“科創中國”生物醫藥產業科技服務團項目簽約活動在青舉辦。
中國微生物學會青島科技服務站揭牌成立
會上,中國微生物學會-青島科技服務站正式揭牌成立。服務站落戶華東理工大學青島創新研究院,依托華東理工大學等高校資源,通過整合全國學會的專家資源和科研機構的技術成果,與青島本地企業需求進行有效對接,促進生物醫藥領域的技術攻關、成果轉化、人才培養和產學研合作,為企業提供專業化服務,探索形成常態化會地、會企合作模式和技術轉移轉化機制,提升青島在生物醫藥產業的區域影響力,吸引投資和項目落地,推動地方經濟社會的高質量發展。
6項重大產業共性技術問題企業項目簽約
“科創中國”生物醫藥科技服務團圍繞生物醫藥重點產業鏈發展難題和重大產業共性技術問題,經過前期對接和溝通,組織專家與企業進行項目簽約。肌醇高效生物合成技術、DHA發酵關鍵技術開發、土曲霉產反式烏頭酸發酵過程參數分析及工藝優化、多糖高效發酵工藝開發與產業化放大、功能性微生態制劑生產關鍵技術、生物制造技術產業化應用等6個項目在會上正式簽約。
專家簽約開展蹲點服務
中國微生物學會常務副秘書長楊海花與華東理工大學青島創新研究院副院長李超舉行服務團蹲點專家簽約。李超作為蹲點服務專家介紹,服務團和蹲點專家將依托學會、高校專家資源優勢,深入了解生物醫藥產業、企業在技術研發、生產制造、市場開拓等方面的具體需求,共同探討產業發展中的共性問題和解決方案,確定重點攻關的方向和項目,促進協同創新,推動技術難題的解決。
會上,中國微生物學會生化過程模型化與控制專業委員會為六名新委員頒發了證書,并將他們納入服務團。
專家報告共享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業動態
專家報告環節,天津科技大學教授謝希賢深入探討了“低蛋白日糧中關鍵限制性氨基酸的生物合成”,揭示了提升動物營養效率的新途徑;西北農林大學教授羅自衛以“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制造”為題,介紹了芳香族化合物的合成生物制造研究思路;華東理工大學教授顏學峰介紹了“生物制造產業數字孿生技術及應用案例”,展望了數字化技術在生物制造領域的廣闊前景。三位專家就各自的研究領域進行了深入的報告,分享了最新的科研成果和行業動態,為與會者提供了寶貴的信息和啟發。
郭美錦作為服務團首席專家匯報了“科創中國”項目的最新進展,展示了服務團在生物醫藥領域的活動動態、研究成果和未來規劃。2024年,服務團依托豐富的專家資源和技術優勢,開展10項生物醫藥技術相關服務項目,覆蓋了從基礎研究到應用開發的各個環節,致力于為生物醫藥企業和單位提供全方位的技術咨詢和技術指導。服務團深入企業一線,通過專家蹲點服務的方式,提供了涵蓋新藥研發、生物材料制備、藻類發酵、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專業技術支持,針對企業在生產工藝優化、質量控制等方面遇到的具體難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通過定期舉辦技術交流會、培訓課程等活動,服務團為企業培養了一批高素質的技術人才,提升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通訊員 魏強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