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0日,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當好排頭兵 奮進新征程”主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十場李滄區專場)中獲悉,李滄區前三季度全區生產總值增長5.3%;固定資產投資增長 6%;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規上營利性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19.3%,經濟運行保持回升向好態勢。
一直以來,李滄區堅決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統籌抓好穩增長、提質效、促改革、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任務,全區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取得了新突破。
聚力經濟建設 發展質量更高
科創實力穩步提升。堅持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中科超睿中子檢測獲批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專項項目,九維醫學等11家企業獲評省級科技計劃項目,中特科技等58家企業獲評專精特新“小巨人”、雛鷹企業等稱號,全社會研發投入增長11.6%,“四新”經濟增加值增長10.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9.7%。
發展動能不斷增強。把招商引資作為頭等大事,開展全員招商、全域招商“百日攻堅”行動,出臺《招商引資營商環境十條措施》,注冊落地新希望健康產業鏈、未來硬科技產業園等過億元項目98個,總投資321.8億元。堅持“項目為先”理念,做好項目全周期服務保障,推動95個省市區重點項目不斷提速,綠帆零碳產業園、京城機電等順利實現開工,中泰信集學空間、云豐中心等實現竣工,完成年度投資計劃的113%。開展國企高質量發展攻堅行動,實施降本增效、主營業務提升等15方面240條攻堅舉措,國企產業化轉型不斷加快,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緊盯企業群眾的痛點堵點難點問題,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開展“我陪群眾走流程”活動,發現并解決群眾辦事堵點問題26個。推出開辦餐飲店等“高效辦成一件事”主題服務7項,實現“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次辦結”。推進“企業服務專員”制度深化升級,獲評青島市優化營商環境惠企利民“十佳案例”。
加快全域更新 產業布局更優
李滄區聚焦綠色低碳方向,實施全域更新改造,著力構建業態新、結構優、質效高的現代產業體系。
特色園區成勢見效。耀洲·新經濟產業園等14個重點園區引進培育總部型企業49 家。魏橋新能源汽車管理總部投入運營,新能源汽車創新策源生態加速構建。伍合萬企聚合供應鏈平臺落戶金水·信聯天地,鏈接引進企業229家。落地海洋裝備融合保障示范基地項目,打造海洋科技裝備區域產業集群。眾淼控股港交所上市,成為境內保險中介行業登陸港交所“第一股”。
重點片區蝶變煥新。高質量實施45個重點片區項目,超300萬平方米工程同時開工在建。青島創新創業活力區加快建設,完成6宗、306畝土地送儲,青島TOD一號工程城市設計斬獲國際設計大獎。樓山產業示范區“百日百事”攻堅活動完美收官,高端泵閥流體裝備生產基地等先進制造業項目集中落地。樓山創憶空間、聯東U谷·青島科創中心、粵浦科技·青島創新中心等項目順利封頂,提前簽約企業69家、利用率達到55%,預計2025年投產時可實現“開園即滿園”。
商圈形象提質升級。李村商圈實施“5+N”改造提升行動,獲評省級試點智慧商圈,樂客城夜市入選首批“好客山東”文旅市集。荷田水鋪獲評青島市新型消費領先企業。王府井喜悅購物中心開工建設,順和匯購物中心改造升級順利完成。開展啤酒嘉年華、消費品以舊換新等系列活動,限額以上住宿業營業額增長25.5%,限額以上餐飲業營業額增長40.8%,均列全市第一。
注重建管并舉 城區功能更全
今年以來,李滄區加快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居民宜居空間、持續改善生態環境,全力打好城市更新和城市建設三年攻堅行動收官戰。
基礎配套日益完善。天水路打通等10條道路開工建設,唐山路快速路全速施工,全長 1150米的主線隧道整體開挖進度已經過半,預計年底單線先行導洞將實現貫通。唐山路快速路黑龍江路地道、重慶路快速路金水路跨線橋順利通路。建成停車設施5處、新增停車泊位1263個、設置新能源汽車充電樁3090個,有效滿足群眾停車需求。青島58中附屬初中完成李滄首個校園地下停車場接駁系統改造,學校周邊交通秩序與接送效率得到有效改善。
人居品質顯著提升。全省首個配售型保障房在北汽地塊開工,建成后可提供1801套保障性住房。戴家安置房實現封頂,東南渠安置房全面開工建設。60個老舊小區完成改造,惠及居民1.02萬戶。實施建筑節能改造約6.5萬平方米,完成既有住宅加裝電梯95部。37個房屋產權專項整治項目打通辦證路徑,為8388戶居民辦理不動產權證。開展“光速李滄”行動,破除40個小區電梯、地下車庫信號“盲區”。
生態環境持續改善。堅持“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啟動全區大氣污染防治、城市管理“雙百奮戰”專項行動,全力推進14項大氣污染防治具體任務、10項城市管理重點任務攻堅,為居民營造環境優美、整潔有序的城區環境。李村河流域生態綜合治理工程如期完工,生態基地修復 39.8 萬平方米,新增休閑驛站5座、建成兒童樂園6000平方米。雙峰山全民健身基地完成工程進度的 70%,打造6大休閑運動節點,預計年底與市民見面。九水路游園等10個口袋公園對外開放,城區綠化覆蓋率提升至45.4%。
堅持為民造福 民生兜底更牢
李滄區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的比重達到78.7%。
民生保障更加有力。李滄區啟用全市首個“創業金服驛站”,實現創貸服務不出園區,新增城鎮就業2.1萬人、扶持創業3867人。探索特殊困難人員動態監測“三色”工作法,精準發放救助資金4237萬元。新增社區養老服務站16處,79處助餐項目基本實現為老助餐服務全覆蓋。積極推進托幼一體化發展,40家幼兒園開展托育招生,2家托育機構獲評“全國愛心托育用人單位”。
公共服務質效齊升。李滄區教學質量連續六年提升,穩居青島市前列,“15分鐘”課間活動模式被央媒全國推廣。全市唯一同時獲評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區、國家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區,在全省縣市區2023年政府履行教育職責評價列第1名。青島市八醫東院區正式啟用,首批開設床位681張,填補了李滄東部三級綜合醫院的空白;李滄區中心醫院新院區完成竣工驗收,預計年底前啟用,將打造中醫、老年病、康復特色的二級甲等綜合醫院。高水平舉辦“李滄之春”等群眾文化活動1000余場次,鳥蟲篆藝術研究院山東分院落地區文化館。做實全民健身文章,“中誠祥杯”社區足球錦標賽入選全省首批群眾“三大球”精品賽事案例。
社會治理效能顯著。深入開展食藥隱患排查整治,實施食品安全定性定量檢測2724批次。深化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青島食品入選第三批“好品山東”品牌名單。開展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檢查生產經營單位8121家,立案處罰210 起、77.3萬元。打造法律援助“暖心五辦”品牌,辦結法律援助案件 272件,為群眾挽回損失281.5萬元,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下一步,李滄區將繼續錨定目標任務,保持拼的精神、跑的狀態、爭的風格,招建并進促進經濟發展、用心用情兜牢民生底線、攻堅克難化解歷史遺留問題,以實際行動為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貢獻李滄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