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記者從青島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的“當好排頭兵 奮進新征程”主題系列第六場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青島市堅持以人民健康為中心,建機制、優流程、?;尽娀鶎?,著力破解群眾“看病難、看病貴、看病煩”等急難愁盼問題,不斷提升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認同感。截至2023年底,全市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8980個,床位69611張;衛生人員總數124019人,每千人口衛生技術人員10.11人、執業(助理)醫師4.16人、注冊護士4.58人;年門診服務量1.02億人次、住院服務量204.59萬人次;孕產婦死亡率4.84/10萬,嬰兒死亡率1.50‰;居民人均預期壽命81.78歲,居民健康素養水平今年達到38.46%,主要健康指標處于全國前列,達到全球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
緊盯關鍵聚力“攀高峰”
促進優質醫療資源擴容
大力實施優質醫療資源倍增行動,開展國家首批公立醫院改革與高質量發展示范項目和中醫藥傳承創新發展示范試點項目,持續加強重點領域急需學科人才培養和專業建設。一是建設醫療衛生高地。全市現有2個綜合、4個??啤?個中醫省級區域醫療中心;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獲批建設山東首批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加速平移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血液、胸外、創傷骨科三大院士團隊和學(專)科優勢,加快建設胸痛、卒中、創傷、癌癥、危重孕產婦救治、危重兒童和新生兒救治“六大中心”,打造10個“北大名醫工作室”。二是加強學科能力建設。持續打造10個攀峰學科、100個市級臨床重點???,組建31個重大疾病專科聯盟,設立6個市級??茖2≡\療中心,全面提升醫療服務質量和急危重癥救治能力。目前全市國家級重點專(學)科23個,國家名中醫工作室7個、中醫藥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專(學)科118個,建成肺病、康復、心血管和治未病4個齊魯中醫藥優勢??萍?。三是提高人才引育水平。全市衛生人員中,擁有本科及以上學歷的5.26萬人,副高及以上職稱的1.33萬人,中國工程院院士等國家級高層次人才44人,泰山學者等省級高層次人才82人,青島拔尖人才等市級優秀人才334人。
創新舉措守住“生命線”
優化提升醫療服務能力
一是下沉優質醫療資源。加強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和縣域醫共體建設,讓更多患者能夠就近享有優質醫療服務。市南區與青島大學附屬醫院組建醫療集團,推出“知名專家號源直掛”服務,分期分批將青大附院4700余個專家號源下沉到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居民不需要到大醫院排隊,在社區就能預約名醫專家號、開具檢驗檢查單并直接結算,基層診療人次較同期增長52.61%。萊西市系統整合縣域醫療資源組建醫療集團,從青島市市立醫院引入82名常駐專家和43名特聘專家開展醫療服務,縣域公立醫院門診量、出院人次同比增長20%以上,三四級手術增長40%以上,住院患者次均費用下降13.95%。二是優化就醫流程。全面落實進一步改善醫療服務20條措施,三級公立綜合醫院推出專家團隊預約掛號、志愿陪診、夜間門診、診間和床旁結算等服務;93%的三級公立綜合醫院開展“預住院”服務,患者在入院前完成必要的檢查檢驗等工作,相關費用納入住院報銷;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全部建立“一站式”服務中心,為患者提供入出院手續辦理、檢查檢驗集中預約、健康教育等“一站式”服務;全市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每周至少3個工作日有1名主治及以上職稱醫師在門診值守,提供“先診療、后結算”、慢病長期處方等服務。三是優化服務模式。建成“全市一家醫院”智慧就醫場景,583家醫療機構實現207項檢查檢驗項目互認,今年1-9月累計完成互認99萬項次、節約患者就醫費用4800余萬元。“出生一件事”服務將新生兒證件辦理申報材料由19份縮減為4份。“就醫付費一件事”將繳費時間由線下30分鐘縮減至線上1分鐘。依托“健康青島”平臺打造“就醫電子地圖”,匯聚數據45億條,提供150項覆蓋就醫全流程的智慧便民服務。搭建5G+智慧急救平臺,市南、市北、李滄、嶗山四區120平均受理派車時間縮短12秒、平均急救反應時間縮短2分鐘。四是優化就醫環境。市級醫療機構全部接入“全市一個停車場”線上平臺,實時獲取醫院周邊停車狀況;中心城區醫院周邊新增共享停車位2500余個;青大附院市南院區、市婦女兒童醫院、市中心醫院、市中醫醫院等三甲醫院實現地鐵直達醫院門口,方便患者就醫出行。五是推廣中醫藥服務。在全市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鎮街衛生院組建市級中醫專家基層巡診團,所有政府辦綜合醫院、傳染病醫院、婦幼保健院均設置中醫科室,建成5個智慧共享中藥房,在鄉村醫生中開展中醫技術骨干“全+?!迸嘤?,為群眾提供“簡便廉驗”的中醫藥服務。升級“中醫藥特色服務電子地圖”,聯合體育部門開展“健身氣功·八段錦”全民推廣活動,向市民免費發放《青島市居民中醫藥健康知識導讀》5萬冊,“互聯網+中醫藥適宜技術”上門服務惠及群眾5.73萬人次。
立足群眾當好“守門人”
筑牢衛生健康服務網底
制定《青島市進一步深化改革促進基層醫療衛生體系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實施鄉村醫療衛生服務能力提質提效三年行動,全面提升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一是推動基層機構提檔升級。2021年至2023年,市、區(市)兩級累計投入24.8億元,推進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標準化建設,建成具備二級醫院服務能力的縣域醫療服務次中心16個,輻射所有偏遠鎮街;建成社區醫院47個,區(市)覆蓋率達到100%;改造提升769家薄弱村衛生室,為547家中心村衛生室選配心電圖機、除顫儀、血液分析儀等設備。二是推動優質資源下沉提效。開展“千名醫護進鄉村”活動,從城市醫院選派1019名醫護人員進駐縣鄉村三級醫療衛生機構,開展為期一年的常態化坐診和幫扶帶教工作。以縣域醫共體為載體,依托牽頭醫院打造互聯互通的醫學檢驗、醫學影像、心電診斷、病理診斷、消毒供應等資源共享五大中心54個。三是推動人才提能擴量。加強鄉村醫生隊伍建設,新招聘73名大學生鄉醫進編,招聘人數居全省第一。選拔培養15名“齊魯基層名醫”、150名“島城基層名醫”。四是推動服務數字賦能。推廣應用“基層檢查、上級診斷”,遠程放射、超聲、心電、會診等覆蓋所有鎮街衛生院,并向中心村衛生室延伸。開發建設基層醫生智能助理信息系統,應用人工智能輔助診斷技術和智能語音外呼功能提升基層服務效能。今年1-8月,全市基層診療量占比達到61.21%,同比提高1.58個百分點。
傾聽民意答好“必答題”
健康惠民措施落地有聲
堅持健康優先的發展理念,實施健康促進行動,滿足人民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一是健全公共衛生體系。強化傳染病多渠道監測,定期開展傳染病風險評估,動態發布健康提示,引導群眾做好健康防護。創新醫防融合機制,在全省率先啟動疫情監管員派駐工作,市、區(市)兩級疾控中心與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簽約協作覆蓋率達到100%,常態化開展人員交流2010人次。青島市“階梯式”推進疾控體系改革獲評全國“推進醫改服務百姓健康”十大新舉措。二是優化積極生育支持措施。出臺《青島市托育服務保育費補助和生均經費補助項目實施方案》,對備案托育機構在托普惠性托位按照二孩500元、三孩600元每人每月進行補貼(機構和托育家庭各補助50%);對公辦和備案普惠性幼兒園在托托位參照幼兒園標準給予生均經費補助。今年全市新增托位4634個,總數達到42180個,每千人口托位數4.07個。三是強化重點人群健康管理服務。加快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深化“三高共管、六病同防”醫防融合慢性病管理,全市65歲以上老年人簽約率達到75%;服務“三高一慢”患者26.8萬人。繼續開展適齡女生國產雙價HPV疫苗免費接種工作,截至9月底已接種16230人,實現區市、學校全覆蓋。適齡婦女“兩癌”免費篩查17.41萬人,新婚女性脊髓性肌肉萎縮癥致病基因免費篩查6萬人。加大醫養結合服務供給,兩證齊全的醫養結合機構達到172家。
精準發力打好“組合拳”
減輕群眾看病就醫負擔
醫療保障是減輕群眾就醫負擔、增進民生福祉、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重大制度安排。全市醫保系統始終堅持向改革、向精細化管理要效益,擔當作為打頭陣,高效辦事當先鋒,努力提升醫保管理服務水平。一是堅持多層保障,梯次減輕患者就醫負擔。健全“1+3+N”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完善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保障制度,鞏固提升住院保障水平,提升普通門診和門診慢特病保障。二是全面深化改革,不斷提高基金使用績效。實施多元復合式醫保支付方式改革,推動醫療機構規范診療行為、降低患者負擔。三是健全聯動機制,共同維護醫?;鸢踩?。保持打擊欺詐騙保高壓態勢,醫保、公安、衛生健康、市場監管等部門齊抓共管,綜合運用飛行檢查、專項檢查、智能監管、信用監管等手段,嚴查嚴打違法違規違約使用醫?;鹦袨?,全力守護群眾的“看病錢”“救命錢”。今年已檢查定點醫藥機構3026家,處理595家,追回醫保基金8507.17萬元。四是推動高效辦事,醫保經辦服務提質提效。推出22項醫?!案咝мk成一件事”,新生兒憑出生醫學證明“落地即參?!?,惡性腫瘤等47個門診慢特病院端“即時辦”,醫保碼實現就醫購藥全流程應用,參保人辦事更方便。
踔厲奮發求突破,勇毅攀高再提升。下一步,全市衛生健康和醫療保障工作將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推進醫療衛生服務體系整合,健全人口發展支持和服務體系,通過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舉措,用心用情用力為群眾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保障,奮力譜寫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陳棟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