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嶗山區開展社區慈善基金試點工作以來,已完成14個社區慈善基金的簽約注資,共募集社會資金170.655萬元,嶗山區慈善總會給予配套資金55萬元,開展了扶老、濟困等多個基金項目,為嶗山區的民生保障帶來了更多活力。嶗山區大河東村救急救困慈善基金項目、華陽村“華心暖陽”慈善基金養老助餐服務項目榮獲青島市“青苗計劃”優秀社區慈善基金項目稱號。
嶗山區首批社區慈善基金簽約啟動
打造社區慈善基金“嶗山模式”
根據嶗山區城市化推進不同類型社區(村)并存的實際情況,為最大程度惠及不同群體,經深入街道及社區廣泛征求意見建議,嶗山區確立了首批試點社區全面覆蓋城市社區、農村社區、村改居社區三種類型的工作思路。
各試點社區大力宣傳發動,因地制宜開展籌資活動,經濟實力比較強的社區(村)由集體經濟組織出面注資,最高出資達38.605萬元,社區規模較大的城市社區則積極發動駐地企業和居民廣泛參與,如城市社區新宏路社區慈善基金啟動資金10.55萬元來自10家駐地企業和20余名社區居民個人捐贈,營造了人人參與社區慈善的良好氛圍。
社區慈善基金使用的時效便捷性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社區慈善基金發揮作用的有效性,嶗山區民政局加強對資金籌集、賬戶設立、撥付渠道等方面的指導,考慮到嶗山區對社區(村)賬戶資金使用的流程要求,根據征求的街道及社區意見明確了撥款賬戶由社區自行指定等資金使用原則,最大程度方便了社區資金的申請及使用,為社區慈善基金靈活有效使用打下基礎。
讓群眾共享慈善“成果”
嶗山區確立了以關心關愛特殊人群,解決群眾急難愁盼的問題為重點的社區慈善基金使用模式,在履行基本民生保障的基礎上,重點解決特殊群眾需求,實現養老服務、社會救助。
比如,在了解到社區內99歲的五保戶老人天氣炎熱希望有空調制冷的需求后,錦園社區啟用社區慈善基金購置了空調送到老人家中并幫助安裝到位,讓老人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暖。地處山區的華陽村利用社區慈善基金啟動“華心暖陽”助老項目,為本村27名70歲以上老人提供助餐補助,提升了村民的居家養老質量,同時在重陽節為207名60歲以上老人發放慰問品,營造了濃厚的愛老助老氛圍。會場村啟動社區慈善基金共計15000元為4名大病村民提供緊急救助,有效緩解重病對困難群眾家造成的重大影響。
讓慈善的發展有法可依
嶗山區先后出臺了《關于推動嶗山區社區慈善基金發展的意見》《嶗山區社區慈善基金管理使用辦法》等文件,對社區慈善基金的責任主體、基金的設立流程、使用管理、使用范圍、使用流程以及基金的終止、信息公開、管理監督等相關要求做了明確,為社區慈善基金的籌建及依法依規使用提供了政策依據。
為幫助基金規模進一步壯大,嶗山區民政局聯合嶗山區慈善總會出臺了《嶗山區社區慈善基金試點工作實施方案》,制定了資金配捐政策,由區慈善總會出資對啟動資金達到一定額度的社區慈善基金給予配捐,啟動資金達5萬元的配捐3萬元,10萬元的配捐5萬元,30萬元的配捐8萬元,目前對已成立的社區慈善基金均已完成配捐注資。同時基金托管方嶗山區慈善總會不收取任何管理費,讓基金的每一份錢都真正用于服務社區群眾。
社區慈善是未來慈善事業發展的重要方向,嶗山區通過社區慈善基金拓寬居民參與慈善的渠道,搭建社區居民奉獻愛心的平臺,在保障基本民生的同時改善民生,聚焦扶弱、濟困、扶老、助殘等主題,切實提升困難群眾及老年人等特殊群體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