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青島嶗山區在北京成功舉辦2024年招才引智城市行活動。此次引才活動緊密圍繞嶗山區產業發展和戰略布局,實現產業發展與人才集聚的深度融合與互促共進,為青年才俊打造了一個條件優厚、服務周到的“嶗山舞臺”。
在這場旨在推動產業與人才深度融合的活動中,嶗山區展示了自己的獨特魅力以及在人工智能領域的戰略布局,吸引了3000多名畢業生的參與。
人才因城市而聚,城市因人才而興。作為山東省青年發展友好型縣域試點城區,嶗山區創新打造“青雁歸巢·樂翱嶗”青年人才工作品牌,以品牌建設為引領,積極構建青年發展綜合支持體系,不斷為年輕人來嶗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吸引3000人 創造引才新模式
嶗山區在本次招才引智活動中創新采用了“1+N”引才新模式,即以城市推介會為引領,同步舉辦博士專場對接沙龍、專場校園引才等多場活動,實現了對高層次人才和特定專業人才的精準對接和有效吸引。
活動現場,海爾智家等企業代表也積極參與,通過生動的案例和翔實的數據,展示了企業在全球化市場中的競爭力和本地化產品創新的成果,為求職者提供了豐富的職業選擇和廣闊的發展平臺。此外,嶗山區還與北京理工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高校簽署了招才引智合作協議,為人才深度融合發展搭建了堅實橋梁。
據統計,活動吸引了來自北京理工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科技大學等20余所北京高校的3000余名畢業生參與,共收取簡歷2000余份,達成初步就業意向200人,其中不乏大量碩士及以上學歷的高層次人才。
優渥AI產業生態集聚人才
AI人才的快速集聚,得益于嶗山區AI行業的優良生態。
作為國內最早布局人工智能產業的城區之一,嶗山區在加快集聚資源要素、完善產業生態的同時,還積極推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打造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新高地。
目前,不斷積蓄科技創新能量的嶗山區,良好數據也在不斷涌現:全區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4.32%;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的比重86.7%;每萬人高價值發明專利擁有量180件,各項指標均居全市首位;近三年來獲評143項省市科技獎,占全市的24%,創新能力全省領先;7家高新技術企業成功上市;540家企業榮獲專精特新稱號……
當科技創新氛圍愈發濃厚,也勢必會帶動產業發展攀高向新。
根據嶗山區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嶗山區將突出抓創新、強實體、促升級,聚力在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上提質爭先。堅持高端引領、創新驅動、集群發展,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持續做大做強四大主導產業和7條重點產業鏈,培育壯大新質生產力,全面提升核心競爭力。
補貼6000元 政策利好引人才
近年來,嶗山區針對青年人才創新創業實際,先后出臺并落實一系列人才政策,堅持以最大的誠意、最好的資源和最優的服務,切實回應青年人才的熱切期待。
在嶗山區,符合條件的青年人才注冊個體工商戶、民辦非企業、社會團體、事務所等創業實體可享受6000元創業補貼,注冊小微企業可享受1.2萬元創業補貼,符合創業帶動就業條件的,以上創業補貼累計不超過3萬元。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扶持力度,自2024年5月起,個人最高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由20萬元提高至30萬元,小微企業最高可申請創業擔保貸款額度由300萬元提高至400萬元。畢業5年內高校畢業生可申請20萬元及以下免反擔保貸款。
除資金補貼外,嶗山區切實關注并解決青年人才的住房問題,按照人才類別,產權型人才住房享受最高8折優惠,租賃型人才住房連續3年享受租金5折優惠。5月下旬,面向社會發布了2024年嶗山區租賃型人才住房配租公告,共發布房源607套,公告一經發布受到了社會廣泛關注,已收到申請1922人,目前正緊密推進審核工作,力爭讓青年人才早日入住。
圍繞產業鏈、創新鏈布局人才鏈,嶗山區持續配套完善按薪定才、以賽選才、自主薦才等招引機制。目前,嶗山區人才總量已突破23萬人,占常住人口的46%。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