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0日,中國人民銀行發布公告稱,為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的要求,促進資本市場健康穩定發展,中國人民銀行決定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以下簡稱“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以債券、股票ETF、滬深300成分股等資產為抵押,從人民銀行換入國債、央行票據等高等級流動性資產。
公告顯示,政策工具首期操作規模5000億元,視情可進一步擴大操作規模。即日起,接受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申報。據觀察,中金公司、中信證券在央行公開市場業務一級交易商名單中。這一公告標志著,我國首個支持資本市場的貨幣政策工具正式落地。
將為資本市場提供數千億級的增量資金,未來將有很大發揮空間
9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在國務院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將創設新的貨幣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場穩定發展。第一項是創設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支持符合條件的證券、基金、保險公司通過資產質押,從中央銀行獲取流動性,這項政策將大幅提升機構的資金獲取能力和股票增持能力。第二項是創設股票回購、增持專項再貸款,引導銀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東提供貸款,支持回購和增持股票。
據悉,此類創新工具涉及多個基礎設施,交易要素多、技術含量高,短期內推出對政策協同性和工作效率的要求高。
互換便利首期操作規模是5000億元,未來可視情況擴大規模,通過這項工具所獲取的資金只能用于投資股票市場,將增強相關機構自身融資和股票投資能力。
據測算,互換便利將為資本市場提供數千億級的增量資金?;Q便利期限不超過1年,到期后可申請展期;抵押品范圍未來可能會視情況擴大。這些操作上的靈活性均表明,工具未來將有很大的發揮空間。據了解,央行將通過特定的一級交易商開展操作,通過觀察一級交易商名單,可能是中債信用增進公司。
互換便利不是直接給錢,不會擴大基礎貨幣規模
創設互換便利是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關于“建立增強資本市場內在穩定性長效機制”要求的重要舉措。招聯首席研究員董希淼表示,互換便利作為一種長期制度性安排,有利于增強資本市場韌性,抑制羊群效應等順周期行為,維護市場穩定;也有利于調動非銀機構的參與度,提升貨幣政策在資本市場的傳導效率,平衡好債券、股票等市場的發展。
麻辣財經了解到,類似的互換工具在國內外有不少成功經驗。美聯儲于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推出了定期證券借貸便利(TSLF),允許一級交易商使用流動性較差的證券為抵押,向美聯儲借入流動性較高的國債,便于在市場上融資,起到了提振市場的效果,2020年疫情期間也再度啟用。中國人民銀行則是在2019年推出了央行票據互換(CBS)工具,允許一級交易商以銀行永續債從央行換入央票,改善了商業銀行永續債流動性,對幫助銀行發行永續債補充資本起到了較好的效果。
專家表示,互換便利不是直接給錢,不會擴大基礎貨幣規模。我國現行《人民銀行法》規定,央行不得直接向非銀金融機構提供貸款,證券、基金、保險公司互換便利采用的是“以券換券”的方式,既提高了非銀機構融資能力,又不會直接給非銀機構提供資金,不會投放基礎貨幣。(人民日報中央廚房-麻辣財經工作室)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