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國慶,秋高氣爽,山巒換衣,大江南北,紅旗飄飄,正是出行好時節,在喜慶熱烈的節日氛圍下,人們紛紛選擇出門旅游,作為城市美容師的環衛人,這個小長假是怎樣度過的呢?
10月1日凌晨4時,天氣有點涼,宋師傅穿上秋季工裝,像往常一樣,和同事們說了一聲“我出車了”,就爬進駕駛室,駕駛著車輛緩緩駛出停車場,他把車窗降到最低,涼氣吹在臉上,趕走僅存的一絲睡意。宋師傅是嶗山區的一名機械化保潔作業車輛駕駛員,操作的是公司的寶貝車輛——深度保潔車,這是目前道路保潔方面清掃效果最好的車輛類型。
在接下來的近2個小時里,宋師傅要壓住車速,嚴格按照作業規范,緩慢通過東海東路、??诼贰⑾愀蹡|路等重要道路的嶗山段,確保作業后路面無積塵積土,最大程度呈現路面本色。今年國慶節,宋師傅和同事們要全員在崗,完成基本的“兩掃三灑一沖”作業后,還要重點對人行道、路沿石橫立面、停車泊位、車行道灰土帶、中心護欄底部以及路邊角等區域開展清洗作業,用更加干凈、整潔的形象迎接偉大祖國的生日!
上午10點,在棧橋景區,房大姐正在撿拾游客遺留的廢紙屑,額頭沁出一層密密的汗珠,她早晨5點就上崗了,6點半就已經完成了自己負責區域的普掃作業,并把果皮箱、座椅等設施仔仔細細地擦洗了一遍,為了應對游客增多、保潔壓力增大的情況,公司改變了景區的作業模式,地面的污漬由專門的高壓沖洗水車、掃地車、洗地車進行沖洗,果皮箱也安排專人清掏。
這個時間段,房大姐的主要任務就是進行巡回保潔,及時撿拾掉落的垃圾,放假了,景區里這么多人,可不能懈怠,她得繼續工作了。房大姐不時彎腰的背影在如織的游客中間顯得如此特別,如此令人動容,這便是我們城市的美容師——一群為城市的美麗默默付出的勞動者。
來到棧橋景區西側的公廁里,已經有很多游客,保潔員時大姐正忙著清理洗手盆,海邊的廁所最怕的就是沙子,沙子一多特別容易堵塞下水道。國慶節到了,游客特別多,但因為早都做好準備了,也就不顯得那么忙亂了。公廁每到假期都要臨時增加人員,5分鐘就要進廁位檢查清理一下,每個假期,時大姐和同事們都會一起堅守。她也建議大家,一定要去專門的清洗區域清洗手上、腳上的泥沙,不要在公廁的洗手盆里洗,共同維護好便利溫馨的如廁環境。
中午時分,恣兒街,這里有40多名環衛工人正各司其職,辛勤工作,陳師傅費力地拖拽著垃圾桶,美食街假期里人流量大,垃圾量也大,他和同事負責的垃圾桶增加到了60個,每4小時就要把桶集中到特定區域,由專門的收運車輛將垃圾清運走,確保垃圾不落地、不滿溢。更多的環衛工人夾雜在人流中熟練地撿拾著落地垃圾,整個美食街雖然人頭攢動、叫賣聲不斷,但是依然干凈整潔、秩序井然。
據悉,為切實做好國慶節期間全市環境衛生服務保障工作,用辛勤的勞動和“潔序凈美”的城市形象迎接祖國的75周歲的生日,全市環衛系統發揚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斗、特別能奉獻的優秀品質,1.7萬名環衛工人全部堅守崗位,日均出動道路清掃保潔作業車輛930余輛、生活垃圾清運車輛900余輛, 75支應急保障隊伍、500余名應急人員隨時待命,1200余座環衛公廁凈迎客來。
提前制定國慶節期間環境衛生服務保障方案,按照“因地施策”“一地一策”的原則,對景點景區、商圈廣場等重點區域的人流量、垃圾量進行提前預估,通過臨時增設保潔人員、提前完成第一遍普掃、延長夜間保潔時間和開放時間、增設垃圾桶(果皮箱)、提升垃圾收運頻次、增加機械化保潔車輛等方式,全力迎接游客帶來的環衛壓力,描繪出整潔靚麗、文明好客的城市畫卷。
秋風習習,海浪滾滾,在人們歡度國慶、出行游玩的時刻,吃苦耐勞、甘于奉獻的環衛人仍堅守崗位,維護著城市的正常運轉,守護著城市的亮麗風景,在這里,也請市民游客珍惜環衛工人的勞動成果,不亂扔垃圾、不隨地吐痰、不車窗拋物,共同愛護潔序凈美的城市環境。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通訊員 宿棟方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