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物質+服務”多維救助,推進政府救助與慈善幫扶有效銜接,引接更多社會力量參加低收入人口救助服務,切實提高社會救助兜底保障效能,青島市民政局聯合青島市慈善總會近日召開全市服務類社會救助優秀項目推介會。
推介會上,與會人員觀摩學習了嶗山區服務類社會救助經驗做法,聚焦“一老一小一困”入戶訪視、殘疾康復、心理救助、資源鏈接、關愛成長、家居安全等服務需求,推介市南區“喃喃解憂”兒童綜合幫扶項目、李滄區“聚光計劃”照護服務項目、嶗山區“全心成長”困難群眾心理救助項目和“眾創+”困難群眾資源鏈接項目、城陽區“小桔燈”—護星計劃關愛自閉癥兒童項目和“圓夢計劃”困難家庭兒童助學項目、即墨區“光明行動·亮居工程”困難家庭生活改善項目等7個服務類社會救助優秀項目,通過推介優秀項目的組織模式和經驗做法,達成典型示范引領效果,帶動全市服務類救助工作協調發展、整體提升。
會議提出,深入開展“物質+服務”多維救助,對于落實國家、省關于加強低收入人口動態監測做好分層分類社會救助工作的部署要求具有重要意義。救助部門要有效發揮主導作用,慈善組織要加大支持力度,社會專業機構要供給專業服務,共同探索形成困難群眾“點單”、政府+慈善組織“買單”、社會專業服務機構“接單”的服務類社會救助模式,織密扎牢民生兜底保障安全網。
青島市民政局在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的基礎上,緊盯困難群眾多元化服務需求,著力推進社會救助領域創新實踐,用實際行動回應和滿足困難群眾對美好生活新期盼。今年以來,青島市民政局等11部門聯合出臺文件,將服務類救助、慈善幫扶列為分類救助重要內容;注重發揮黨建引領社會救助凝心聚力、統籌資源作用,發動黨組織和黨員參與困難群眾救助服務,引導各級慈善會和社會力量發揮各自優勢,為困難群眾提供兜底線、專業化救助服務;指導區市總結服務類社會救助工作經驗,堅持需求導向和群眾視角,聚焦“保基本、防風險、促發展”功能作用,做強做精照料護理、心理救助、殘疾康復等已有服務項目,結合本地優勢創新開展家居改造、教育培訓、公益課堂等服務項目。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計服務1.3萬余人。
下一步,青島市民政部門將在對象范圍上,優先“?;尽?,并將服務類社會救助對象范圍逐步擴展到其他有需要的低收入人口;在服務內容上,注重“兜底線”,堅持政府主導,并鏈接慈善等社會力量拓展服務內容;在重點任務上,建立“兩個清單”,組織服務需求摸排,梳理社會組織、專業服務隊伍,形成服務對象需求和服務資源供給兩張清單。青島市民政部門注重推進各級慈善資源更精準、更公平地向社會救助傾斜,針對服務需求設立相應的救助幫扶項目;注重挖掘社會專業力量潛力,鼓勵引導更多有意愿參加、有專業資質的服務機構承接救助幫扶服務;探索在政策、對象、信息、資源等方面實現救助需求、慈善支持和服務供給的匹配銜接,為困難群眾提供便捷、高效的個性化、多樣化服務。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