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2024中國樓宇經濟發展指數研究成果發布,青島嶗山區、市北區、市南區上榜“2024中國樓宇經濟發展指數標桿城區30強”。
據悉,嶗山區已經連續四次榮獲“樓宇經濟發展指數標桿城區”獎項,今年更是首次榮膺“中國樓宇經濟科技創新示范城區”。
“一棟樓就是產業鏈,上下樓就是上下游”。樓宇經濟被譽為“垂直的金融街”“立體的工業園”。現代社會,物理空間受限的主城區如何通過樓宇這一載體完成業態的集聚與重整,去實現更集約、更高效的發展,成為了“加速跑”的關鍵。那么,嶗山區是如何繼續發揮自身優勢,變土地載體的有限空間為經濟發展的無限可能?
樓宇經濟蓬勃發展
2023年,嶗山區稅收過億元樓宇(以下簡稱“億元樓”)總數達到40座,其中不乏稅收過10億元的樓宇。目前,嶗山區已有重點樓宇130余座,2萬余家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發展潛力大的優質企業“上樓”。
在今年中國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峰會上,嶗山區也獲評了“2024年中國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示范城區”,青島上實中心T3樓入選“2024年中國商務樓宇TOP50排行榜”,T1樓榮獲“2024年樓宇經濟高質量發展推動力獎”。
在嶗山區樓宇經濟版圖中,上實中心則是其高端樓宇集群的典型代表。目前,500余家企業聚集在上實中心,注冊資本超過600億元,其中包括多家銀行分行、世界500強駐青機構和上市公司總部,成為青島市金融區和高端樓宇經濟示范區。
截至2023年,上實中心已有億元樓6棟,10億元樓2棟,年均納稅總額超50億元,居全國領先地位,為青島市打造現代化國際大都市示范窗口貢獻更多“樓宇力量”。
上實中心T3樓更是嶗山區老牌“十億元樓”之一。當前,上實中心T3樓內企業貢獻的稅收已超過10億元。若僅以10億元的稅收為依據,這座約3萬平方米的19層建筑,每平方米產生的效益可達到3萬余元。
嶗山區打出“特色牌”
在嶗山區,除以物流運輸為特色的中創大廈外,包括財富金融類的上實中心T3樓、電子信息類的國際創新園B座、建筑設計類的海爾云谷·德才大廈在內,類似的特色樓宇已有17座。其中,多數為“億元樓”甚至“十億元樓”,部分為“準億元樓”。
越來越多的品質樓宇涌現,彰顯出區域發展逐漸起勢的背后,是嶗山區依托當地產業基礎的精準培育。
充分發揮龍頭企業和重大支撐性機構的輻射帶動作用,嶗山區正加速以企業梯度培育形成“上下樓就是上下游”的創新型產業集群,推動“億元樓”“十億元樓”釋放活力,助推一批“準億元樓宇”“準千萬元樓宇”加快晉級,不斷提升樓宇的經濟貢獻度。
經過多年培育,當前,嶗山區樓宇經濟發展已呈現產業動能持續增強、企業梯度日趨完善、樓宇載體量質齊升、空間板塊協調發展等特征,為區域經濟高質量發展開辟了新的空間。
產業發展政策先行
經濟的發展離不開政策的支持。對此,嶗山區堅持“見繁榮、促引領、當表率、做示范”的目標,創新發布《嶗山區商務樓宇運營評價體系》,建立起涵蓋樓宇運行全周期的評價標準,使樓宇的建設和管理更加科學。樓“語”講壇、樓宇政策集市、樓宇開放日等系列活動也搭建了交流的橋梁,在交流互通中實現資源共享。
在嶗山區發布的《嶗山區樓宇經濟“高端引領”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中提到,到2025年,嶗山區“億元樓”數量將不少于50座,并培育不少于20座星級樓宇、不少于20座特色樓宇,樓宇經濟總稅收達到240億元。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黃元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