負重前行多年的城陽,迎來了新突圍。
經歷了GDP增速1.1%的至暗時刻,城陽奮起直追,2024年上半年GDP增速達到5.8%,與全市大盤持平。數據顯示,城陽上一次增速不輸青島市,還是在2020年。
不難看出,一個個大項目加速落地,一批批好企業茁壯成長,一座營商環境優、產業發展好、招引優勢強的“磁力場”正在膠州灣北岸崛起。
鵬輝能源儲能電池一期項目10萬平方米電芯廠房主體鋼結構完工、物元半導體一期試驗線試生產、瑞幸咖啡創新生產中心在青島動工、中大型多任務載荷無人機在原流亭機場首飛、阜豐集團總部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落地、《女姑山海萬卷》新文旅項目簽約、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新校落地青島、康復大學啟用……
傳統產業“發新枝”、新興產業“生強枝”、未來產業“快生根”……城陽區正緊盯最前沿新興產業,以頭部企業為牽引,集聚產業生態要素,加快實現“兩翻番、一提升”戰略目標,培育新質生產力,扎實推進實體經濟發展,在先進制造業集聚區建設上取得更大突破,當好大青島北部經濟隆起帶的“橋頭堡”。
毋庸置疑,新質生產力是高質量發展“穩”和“進”的核心動能。城陽區搶灘布局創新、革新、更新的升維進階路徑,開辟發展新領域新賽道、培育發展新動能、增強競爭新優勢,激活了新質生產力內核,掐準了高質量發展脈搏。
城陽,正展開一場向“新”之路上的加速跑!
革新
8月29日上午9時,隨著一架中型無人機在青島市城陽區流亭機場順利起飛,中大型多任務載荷無人機在這個老機場實現了慣性導航技術驗證首飛。
老機場的“重新起飛”,預示著城陽區面向全國打造山東省低空經濟產業發展先導區的全新起跑。
中大型多任務載荷無人機在流亭機場實現慣性導航技術驗證成功首飛。
經濟發展從來不靠一個產業“打天下”,而是百舸爭流、千帆競發,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在持續迭代優化。
制造業是城陽的立區之本、強區之基。城陽區提出“到2027年,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工業增加值實現雙翻番,工業增加值率持續提升到25%以上,在先進制造業領域再造一個新城陽?!本褪且獖^力在高質量發展賽道上跑出工業加速度。
發展儲能產業是城陽區人無我有、敢為天下先的產業創舉。
目前,在位于城陽區的青島市儲能產業園,山東省重大項目鵬輝能源儲能電池一期項目10萬平方米電芯廠房主體鋼結構完工,已進入裝飾裝修階段,正在向年底投產沖刺。
“引入龍頭、全鏈招商,讓產業鏈拓伸延展;幫助本土企業迅速成長、卡位入鏈,讓產業鏈聚勢而強?!睋顷枀^發展和改革局副局長、儲能產業鏈專班辦公室副主任紀新利介紹,在城陽區,北辰循環、硅寶科技、華儲新能源等一批高科技成長型中小企業規模不斷壯大,城陽區將搭建儲能及新能源科技研發平臺,鼓勵區內企業聯合科研團隊、高校院所開展關鍵技術攻關,把產業鏈鏈條做長、價值做深,構建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的良好生態,形成具有區域和全國競爭優勢及影響力的新型儲能產業發展高地。
2024年上半年,城陽區儲能產業鏈主要規上企業產值跑出了近200%的同比增速,引進項目11個,全年將落地項目20個,儲能產業園明年滿產產值有望達到50億元,城陽區儲能產業蓄勢勃發,助力城陽先進制造業再啟新篇。
瞄準先進制造業和數字經濟,城陽區鉆“芯”研“儲”、能“數”會“算”、追“光”逐“電”、上“天”入“地”,全面布局儲能、半導體、軌道交通、數字經濟、低空經濟等產業,諸多新打法、新招式意欲競最強“大腦”、爭最大“肚量”,夯實新型工業化的基底,致力于打造數百億元的產業集群。
創新
8月29日,總投資約30億元的瑞幸咖啡創新生產中心在城陽區正式動工,瑞幸巴西咖啡文化節同期拉開帷幕。該創新生產中心將與瑞幸福建、江蘇兩大烘焙基地共同形成年產能超10萬噸的烘焙供應網絡,支撐服務全國超過20000家門店。據悉,瑞幸咖啡創新生產中心踐行綠色可持續的發展理念,打造綠色工廠新標桿,塑造新質生產力賦能本土咖啡產業品質躍升的全新樣本。
瑞幸咖啡創新生產中心在城陽動工。
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和經濟高質量發展不斷拓展產業發展新模式、新消費、新體系、新賽道,城陽區企業創新的“星星之火”以“燎原之勢”形成新的產業藍海。
城陽區有全市科技創新“10個第一”的優勢和底氣,瞄準產業科技創新“主攻方向”,用新技術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積極促進產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把創新落到企業上、產業上、發展上,重塑經濟社會發展新動能。在傳統優勢產業軌道交通和食品飲料方面,城陽區以“國字號”創新平臺強“軌”促“食”,13家國家級創新平臺和15家省級創新平臺,高速磁浮實驗中心、高速磁浮試制中心、軌道交通車輛系統集成國家工程實驗室等一系列平臺,正加快建設全國唯一集高鐵地鐵整車生產、軌道交通關鍵核心系統研發制造、國家基礎應用技術協同創新平臺于一體的產業集聚區;青島海洋食品營養與健康創新研究院、青島特種食品研究院等科研平臺,推動關鍵配料技術、特殊膳食配方技術、新食品飲料資源前瞻性技術的產業化,研發超過30個品類、100余種產品。
阜豐集團總部基地及研發中心項目落地城陽。
近年來,城陽區出臺了《關于支持先進制造業發展助力企業擴容提質增效的若干政策措施》《關于進一步促進科技創新的若干政策措施》等一攬子政策,對新認定的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山東省“瞪羚”企業、青島市“雛鷹”企業等,給予最高100萬元獎勵。為支持和鼓勵企業加大技改投入,推進設備更新和實施高水平技改,自2020年以來,城陽區持續開展企業技術改造投資項目扶持資金申報工作,累計發放區級技改獎補資金1.34億元,惠及企業358家,撬動企業設備投資8億元以上。
連日來,青島農業大學海都學院新校落地青島的消息不脛而走,算上今年開始本科招生的康復大學,以及此前啟用的青島農業大學和青島城市學院,未來城陽區高校數量有望增加到4所,一躍成為青島高校集聚的高地,人才和人口競爭力實力倍增。
發展新質生產力,源于由科技發現和技術發明而來的新興產業,離不開人才的智力支撐。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城陽區人口增幅為50.52%,位列青島第一。同時年輕人增幅居青島第一,15-59歲人口占68.5%,為青島最高。過去5年,城陽區人才總量達到27萬人、實現翻番?;诖?,“做年輕人需要的一切、喜歡的一切”被列入城陽區關系長遠的工作之一。
2024年,青島城陽區繼共有產權之后,大幅放寬人才購房學歷和區域限制,進一步吸納各類優秀人才集聚,為城陽產業升級和創新發展注入“源頭活水”。城陽區出臺了青年人才集聚三年行動計劃(2024-2026年),力爭三年內新引進青年人才6.3萬人以上,青年群體占全區就業人員比重增長到70%以上。近年來,城陽區出臺了《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城陽人才工作引領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鼓勵企業引進榮獲市級以上科學技術獎的人才,給予引進企業人才獲獎獎金等額的引才補助;鼓勵企業引進青年大學生和職業經理人,最高給予30萬元企業專項補助金。據統計,城陽區自出臺企業新取得高級職稱人才獎勵政策以來,至今為918人發放共計922.5萬元獎勵資金。
更新
8月28日,繼青島明月·山海間街區成為城陽旅游的亮麗名片之后,城陽區新文旅項目《女姑山海萬卷》盛大簽約,該項目將依托女姑山豐富的歷史文化底蘊和自然資源,旨在打造一個集文化體驗、休閑娛樂、旅游觀光于一體的綜合性文旅景區,為城陽區新文旅錦上添花。
青島明月·山海間流光溢彩。賢峰 攝
要實現新一輪生產力躍遷,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則有力促進投資和消費市場,是調結構、促內需的重要抓手,與推進新質生產力相輔相成,將帶動資源盤活、活力提升、文化傳承、產業轉型、民生改善等方方面面。
城陽區將產業導向和開放政策向城市更新地區傾斜,引導綜合效益好的高新技術產業向城市更新地區集聚,以高附加值新興業態、品牌旗艦項目重構城市價值、提振城市效能、激發城市經濟活力。其中,青島青春足球場、明月·山海間不夜城、開心麻花大劇院、方特“熊出沒”樂園等文體娛“六大IP”挑起了新型消費大梁。從城市超級IP《動車俠·未來高鐵城》到呂家莊夜市IP、國際海鮮節IP……在城陽,人人知IP,企企有IP,行行創IP,超級IP理念入腦入心。
2024年,城陽區出臺《城陽區推動服務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提出以構建優質高效服務業新體系為引領,圍繞服務業“三翻番、兩突破”發展目標,到2027年,通過推動文化體育娛樂業、零售住宿餐飲業、關鍵生產性服務業三個行業營業收入總量翻番,醫養健康、教育培訓、現代金融、商務服務四個重點行業發展提速,開展矩陣培育、精準招商、產業融合、數字驅動、標準賦能、人才聚能六大保障行動,促進服務業增加值突破1000億元,服務業納統企業突破2000家,實現生活性服務業高端化、多樣化,生產性服務業智能化、專業化,奮力打造青島時尚消費與科創服務新高地。
同時,城陽區在促進投資和消費方面,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出臺了《城陽區推動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實施方案》,統籌擴大內需和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重點領域設備更新,推動消費品以舊換新,暢通資源循環利用鏈條,擴大有潛能的消費和有效益的投資,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助力經濟社會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到2025年,城陽區工業重點領域達到能效標桿水平的產能比例達到35%;國三及以下非營運柴油貨車基本淘汰;廢舊家電回收量較2023年增長15%。到2027年,工業、農業、建筑、交通、教育、文旅、醫療等領域設備投資規模較2023年增長28%以上;工業重點領域低于能效基準水平的全部完成更新改造,環保績效達到A級水平的產能比例大幅提升;廢舊家電回收量年平均增長8%。
2024年1-7月份,城陽區限額以上批零住餐業零售額同比增長5.7%。其中,基本生活類商品增勢良好,日用品商品銷售穩定增長,零售額同比增長88.1%;煙酒、化妝品類商品銷售向好,零售額分別同比增長42.3%、50.8%;升級類商品銷售向好,智能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零售額同比增長101.5%。網絡消費表現活躍,限額以上單位中,通過公共網絡實現的商品銷售額同比增長9.6%。
正如一個彈簧,雖然壓得很低,但一定會有強有力的反彈。
城陽,正蓄勢待發,在向“新”之路上打頭陣、當先鋒,朝著做強創新策源地、人才研發地、成果轉化地、產業聚集地砥礪前行。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封滿樓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