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車四方所聯合北京交通大學等單位共同實施的“軌道交通‘網—源—儲—車’協同供能技術應用研究”項目順利通過并網驗收。該項目是國內首個光伏儲能新能源接入高速鐵路牽引供電系統工程。中車四方所依托自身軌道交通領域跨系統跨專業技術融合創新優勢,拓展同心多元技術,為該項目提供了自主研制的鐵路能量調度系統。
鐵路能量調度系統以電力變換與互聯裝備、綜合能量管理系統為基礎,以四象限變流控制技術、分布式能量預測技術為核心,具備新能源能量自洽、制動能量回收、低頻振蕩抑制、無功補償、諧波治理、柔性互聯等功能。該系統打破了新能源電力系統與27.5kV高壓牽引網直接互聯的技術壁壘,實現電氣化鐵路用能結構優化,促進以新能源為重要供電來源的交通能源融合發展。
“軌道交通‘網—源—儲—車’協同供能應用技術研究”是國家能源集團重點研發項目。該項目在國家能源集團新朔鐵路公司巴準線海勒斯壕南牽引變電所實施,充分利用當地鐵路沿線自身光伏資源稟賦,配備5MW分布式光伏和5MWh儲能,可將光伏儲能電力在鐵路27.5kV電壓等級下協同消納,實現軌道交通“網—源—儲—車”協同供能。項目投運后,預計光伏年發電量近700萬kWh,每年可減少二氧化碳排放5700噸,具備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境效益,將在打造高水平綠色鐵路、提高鐵路清潔能源滲透率等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
中車四方所與北京交通大學聯合組建了“產學研”深度融合研發團隊,中車四方所承擔5MVA鐵路能量調度裝置、27.5kV高壓箱式開關柜、繼電保護系統和能量管理系統等關鍵系統設備的研制工作。在項目實施階段,雙方密切協作,克服高電壓、大功率、多并聯等多項技術難題和現場惡劣條件、異形結構帶來的諸多困難,高質量完成系統研制、施工和調試任務,并順利通過現場驗收,為項目并網運行提供了重要保障。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