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數據天然是資源。如今,數據可以變成資產。
2023年8月,財政部印發《企業數據資源相關會計處理暫行規定》(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明確了數據資源會計處理適用準則及列示和披露要求,企業可結合實際情況增設報表子項目。這意味著,企業能夠將數據作為核心的標的物,推動形成新一輪的資產化創新。
近日,民生銀行青島分行圍繞青島地鐵集團有限公司產業鏈數據資產,為地鐵金控公司批復首筆數據資產授信額度6000萬元并順利完成首筆貸款提用。青島地鐵也成為國內軌道交通行業中率先完成數據資本化的企業。
目前,青島市71家企業啟動數據資源入表工作,其中16家企業完成首批數據資源入表,總金額超8000萬元。
全國首個數據資產登記評價中心、全國軌道交通行業首個數據資本化案例、全國港口行業首個干散貨作業數據資產入表實踐案例、全省率先出臺數據要素領域財政支持政策……隨著越來越多的好案例涌現,青島聚焦數據“資源化、資產化、產業化”,推動公共數據與社會數據融合創新應用,創新形成“以公共數據運營撬動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模式。
7月26日上午,以“數創新質生產力 智領強省新征程”為主題的2024山東數字強省宣傳月活動在濟南啟動?;顒蝇F場發布了數字強省建設系列成果,青島市多個案例受到通報表揚。
要素
當你拿起手機,通過手機APP,輸入你想查詢的關鍵詞,就誕生了一個數據。而這個關鍵詞就是數據要素之一。
這些信息被存儲在云端,逐漸構成一座巨大的數據倉庫。運營APP的人,會將每一筆交易、每一個互動環節都數據化,不僅是為了記錄,更是為了積累和挖掘。
在生產車間,企業經營者則希望知道零件從“出生”一直到“死亡”的整個過程。因為這些數據有助于幫助企業在未來改進生產、制造、研發、維修等環節的工藝,從而幫助企業降本增效、提升競爭力。對企業的供應鏈、生產制造、流通以及最終消費者觸達做精細化管理,最核心的就是數據要素。
除了個人和企業數據,還有一種是公共數據,國家機關、具有管理公共事務職能的企事業單位等公共機構在履行職責或者提供公共服務都會產生數據。比如人口統計、各種經濟數據、公立醫院的病例數據、地鐵客流量數據、民政的結婚離婚數據等。
中國是首個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國家,以數據要素為動力源,激發經濟新動能。數據正成為繼土地、勞動力、資本和技術之后的第五大生產要素。
早在2021年,根據國務院辦公廳下發的《要素市場化配置綜合改革試點總體方案》,青島市在全國同類城市中比較早地開展了公共數據運營的探索。
2022年,為了規范公共數據運營工作,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牽頭制定《青島市公共數據運營試點突破攻堅方案》,確定“1346”發展思路。即聚焦一個數字經濟發展總目標,建設以公共數據運營主體為核心的一級市場,以行業龍頭企業為核心的二級市場,以產品服務為核心的三級市場,從制度、技術、市場、安全四維發力,實施人才隊伍固本強基、制度規范一體支撐、平臺服務全域聯動、數據資源融合賦能、重點場景集群示范、產業生態多元發展六大工程。
此后,青島市制定《青島市公共數據運營試點管理暫行辦法》,規范了公共數據運營中涉及的關鍵主體、關鍵環節和關鍵流程。出臺《青島市公共數據管理辦法》,以政府規章形式全面規范數據的收集、匯聚、共享、開放、利用和安全管理。出臺《青島市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三年行動方案》,明確了數據資源化、資產化和產業化發展目標任務。
今年,中央明確了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目標和任務,其中對加快構建促進數字經濟發展體制機制和完善數據要素市場制度規則等作出具體部署。
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已快速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環節,正成為價值創造的重要源泉。
青島市大數據產業生態圖譜(來源:青島市大數據發展促進會)
價值
平均每度電降低成本支出約0.07元,運營成本節約率9.8%,每年可為集團560余輛新能源公交車節約充電費用160余萬元,預計全市推廣后每年可節約充電成本970余萬元……這是真情巴士集團在交通運輸領域開展“數據要素×綠色低碳”行動,將公交車輛運營、國家電網波峰波谷時段等公共數據與“特來電實時充電狀態”等社會數據深度融合,打造的充電精益化數據產品“青益充”帶來的效益賬。
“下一步,我們將開發儲能容量預估算法,進一步推進企業降本增效,在公交垂域大模型實踐應用、基于AI人工智能的客流統計分析、公交智能排班作業等領域,不斷形成新的數據產品,面向全國交通運輸行業推廣使用。立足公交數字化轉型的發展方向,把需求牽引和產品供給結合起來,把產品自給與成果輸出結合起來,不斷地把數字成果變成數據產品,努力闖出一條數字化轉型、智慧化運營、綠色化發展的新路徑,為青島市數據產業發展貢獻真情力量?!闭媲榘褪考瘓F黨委書記、董事長相逢俊表示。
“青益充”,只是青島市數據要素改革實踐中的一個案例。
“高水平的數據要素配置離不開高質量的數據治理?!?024年青島市第一批“數據雙企”認證的“數商”企業之一,青島城運數字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彬彬告訴記者,數據治理的本質是通過制定戰略框架、政策標準和數據管理及流轉流程等方式,實現數據從采集、加工、存儲到共享、應用等各階段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城運控股集團每天生成的有效數據量可達500G,如何從這些海量數據中提取出有效價值同時做到安全合規,數據治理是重要的手段和保障。
讓數據從資源到要素,并逐步成為核心。首先要對數據進行治理,從無序變為有序,成為具備潛在利用價值的資源,然后通過確權等環節成為能夠流通的資產,最后是運用于生產,直接產生價值,成為生產要素。
青島數據資產登記評價中心,率先打通數據資產合規、登記、評估等關鍵環節,在數據資源入表、數據資產增信、質押融資和作價入股等方面實現突破。青島在企業數據資產化方面正在取得不斷突破,比如:全市71家企業啟動數據資源入表工作,16家企業已完成入表,總金額超8000萬元;青島農商銀行以“BIM建筑信息模型數據資產”質押方式,向青島北岸集團成功發放首筆貸款200萬元;真情巴士集團憑借“車智網機務管理及公交服務數據資產”,獲得齊魯銀行發放的首筆“數信貸”700萬元;青島檬豆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與國內16家金融機構聯合打造數據資產授信產品—“檬豆貸”,已服務企業超100家,授信額度超5.2億元。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化方面,青島印發《青島市行政事業單位數據資產管理試點工作方案》,選擇財稅金融、交通運輸、信用服務、醫療健康4個試點領域,青島市衛生健康委、青島市交通運輸局等單位在城陽區、膠州市、平度市等地開展試點工作,積極探索公共數據資產盤活模式。
生態
公共數據資源的開發利用主要包括三種形式,即共享、開放和授權運營。
在數據共享方面,青島連續四年每年推出12個政務服務“一件事”和12項城市運行“一個場景”重點改革事項(簡稱“雙12”改革),多年來已累計打造96個服務民生的標桿應用,形成“雙12”民生服務品牌。緊緊圍繞企業、群眾急難愁盼,確保“政務服務一件事”充分體現“一個入口、一個流程、一張表單、一套材料、一網集成、一事聯辦”,“城市運行一個場景”體現“全數據共享、全場景整合、全業務協同、全方位互聯、全系統接入、全行業統籌”,涵蓋“人才、交通、醫療、養老、環境、助殘、助農、惠企”等多個方面。
“2022年8月,經過多方評估,青島市政府授權國有平臺公司華通集團下屬的青島華通智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簡稱華通智研院)進行公共數據運營試點?!鼻鄭u市大數據局副局長王朝靜告訴記者,青島市公共數據運營采取的是“運商分離”模式,也就是說授權的是數據治理,而不是具體應用場景。這種模式,以市場化手段帶動社會主體挖掘應用場景、開發數據產品,形成公共數據價值化的商業閉環,非常適合招引數商,聚合生態。
目前,華通智研院已上線運行公共數據運營平臺2.0版,構建集供數、治數和用數于一體的“1+1+N”(1個一體化大數據平臺+1個公共數據運營平臺+N個場景應用)公共數據運營體系,致力打造產融、海洋、醫療、交通、養老和鄉村振興等六大公共數據運營專區。
為了更好地挖掘數據資產的價值,華通智研院以公共數據運營和數據資產登記評價中心為載體,已推動全國60多家企業形成數據資源入表案例,拓展企業數據在降本、增效、提質和增值過程中的應用場景,釋放數據資產潛在價值。
今年6月,青島、湖州、濰坊、包頭等10個城市數據資產登記評價機構組建數據資產價值服務中心,組成城市聯合體,實現數據資產互聯、互通、互認,既提高數據資產登記的權威性和可信度,也打破地域壁壘,促進數據資產在全國范圍內的流通和交易。
在數據流通交易方面,青島也進行了較早布局?!扒鄭u大數據交易中心,圍繞影視、文旅、工業、衛星遙感等重點領域建設特色專區,上架351個數據產品,場內累計數據交易額7684.83萬元,在全國率先實現數據交易金融監管閉環和全流程線上平臺業務閉環。納入交易平臺的交易產品分為數據產品、數據服務、數據工具三大類46個子類,涵蓋數據采集和預處理、數據模型、數據算法、數據分析、數據資源、數據安全、行業應用等各個方面?!鼻鄭u大數據交易中心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喬熹告訴記者,5月24日,在國家數據局推動下,青島大數據交易中心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北方大數據交易中心、上海數據交易所等24家數據交易機構聯合發布《數據交易機構互認互通倡議》,力求數據產品“一地上架,全國互認”、數據需求“一地提出,全國響應”、數據交易“一套標準,全國共通”、參與主體“一地注冊,全國互信”,共同提高數據流通和交易效率,降低合規流通和交易成本,推動構建統一開放、活躍高效的數據要素市場。
此外,青島還建成了全國首個海洋大數據交易服務平臺,已上線數據產品49個,數據交易額突破1704萬元。
按照“一園多區、全域打造”的建設思路,青島在城陽區建成全省首個數據要素產業園,集聚數商超過80家,數據要素流通規模突破1億元。值得關注的是,今年青島出臺數據要素領域財政支持政策,從鼓勵數據開發利用和培育數據流通交易市場的角度,將對獲得國家級“數據要素×”典型案例、流通交易額排名前十的企業按照規定進行獎補。青島正在推動數據立法,進一步規范數據流通交易、數據應用和產業發展,保護各方權益。
數據要素概念關系全景圖。(青島市大數據發展促進會供圖)
樣本
“青島企業真的強手如林,我們參與招標的項目,不少都是惜敗。走出去后,相比河北、河南、湖南等地,發現青島信息化建設還是非常先進的?!崩罹S東告訴記者,青島很早的時候就提出了“城市云腦”的概念,并成立了青島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打造了一體化大數據平臺。而李維東作為華高數字的戰略規劃部負責人,曾參與了《數據產品價值評估規范標準》的制定工作。
7月初,華高數字科技有限公司成功中標河北省承德高新區智慧城市項目,投標報價:9678.276041萬元。這種招投標項目在華高數字并不少見,大多也都過億。
類似的“數商”“數廠”,在青島還有很多。
數據要素并不是單一地賦能“+”,而是能夠發揮“乘數效應”。這意味著數據融入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和社會服務管理等各環節,通過與不同要素結合,作用于不同主體,發揮協同、復用和融合作用。青島首批“數據要素×”典型應用案例和創新應用場景已經征集到242個。其中,“全球高分辨海洋環境預報數據服務海洋經濟高質量發展”“跨境信用數字服務賦能外貿企業高質量發展”等7個案例和場景已入選全省“數據要素×”典型案例集。
在青島市數據要素供需對接會、全國公共數據運營大會等大型活動上,青島憑借富集的數據資源基礎、完善的數據基礎設施、豐富的行業應用場景、開放的市場發展生態吸引包括拜耳、阿斯利康、百度、阿里、騰訊等70余家國內外企業前來青島洽談,在醫療、交通、教育、化工等領域促成一批數據合作簽約事項?!耙詳嫡猩獭币粫r成為新名詞和熱詞。
目前,青島市融合匯聚高質量公共數據總量超過2200億條,包括1.3萬個可共享數據集、27萬路視頻監控資源、420余個AI算法資源和18萬個物聯感知設備數據,在電子公文、醫療健康、交通運輸等領域已基本形成了“數滿質高”的公共數據開發利用資源池。除了卡奧斯、檸檬豆作為國家級“雙跨”工業互聯網平臺,匯聚了海量工業數據外,賽輪集團的“橡鏈云”平臺匯聚的全國橡膠行業數據,占行業總量的30%以上;國實科技集團匯聚的全球高質量海洋數據,占全國的比重約為25%。目前,青島已在工業制造、海洋、交通、醫療、服裝、橡膠等15個領域打造數據集130余個。
數據要素市場化方面,青島仍然處在探索階段,但無疑有了自己的樣本。對此,青島市大數據發展促進會秘書長任保東建議,一是市場需求側,要培育數據市場,深化數據創新,促進數據要素開發利用,以數據賦能各行業高質量發展;二是市場供給側,要制定專項政策,不斷完善數據產業發展推動體系,鼓勵數據企業發揮創新引領作用,以數據驅動形成新質生產力。
“青島以深化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為主線,加強數據基礎制度建設,強化數據資源供給和產業政策引導,推動‘數據要素×’縱深成果的培育和挖掘,向國家和省輸出一批數據要素改革樣板,打造具有較高辨識度的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樣板?!蓖醭o表示,將來,人們在談起數據要素時,希望青島成為辨識度最高的城市之一。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