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擬乘客攜帶易燃物品、管制刀具劫持車輛,乘客突發疾病急需救護,純電動客車行駛途中機艙起火,新能源汽車自燃防患培訓及應急演練、極端天氣突發事件桌面推演、出租汽車行業消防安全培訓演練……近日,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聯合全市運輸企業,積極開展演練活動30余場,覆蓋從業人員2000余人次。
安全生產是運輸企業的生命線。為有效預防和減少安全生產責任事故的發生,增強從業人員安全生產意識,確保全市運輸行業安全、穩定、可持續發展,青島市運輸事業發展中心對道路客運、危貨運輸及城市公交等重點領域運輸企業開展安全生產督導,從嚴排查安全隱患、限期整改完畢,進一步夯實安全生產根基。同時,向全市運輸企業及廣大從業人員發出倡議,特別強化汛期惡劣天氣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特別是“七下八上”關鍵期暴雨、臺風、強對流等天氣的應對處置工作,切實增強企業突發事件應對組織能力。
從嚴落實主體責任
當前正值暑期汛期,旅游出行旺盛,交通運輸持續高位運行。高溫熱浪天氣極易導致駕駛員、施工人員等從業人員出現身體疲勞、情緒煩躁、注意力不集中等問題,運輸安全風險增大。各運輸企業要認真貫徹落實各級黨委、政府關于加強安全生產的決策部署,深入開展治本攻堅三年行動,依法依規做好各項安全生產工作,自覺接受行業主管部門的監督。要切實加大安全投入,不斷改善企業安全生產條件,保障從業人員及人民群眾生命及財產安全。各從業人員要強化“紅線”意識,落實全員安全生產責任制,嚴守操作規程,確保生產安全。
從實抓好排查整治
高溫環境下,車輛發動機、油路、輪胎等部位溫度較高,機械設備散熱能力下降,發生故障概率增大、火災風險升高。各運輸企業要抓好各崗位、各環節的重大事故隱患排查整治工作,重點做好車輛、機械設備運行監測和安全性能檢測,加強日常檢修維保,及時發現并排除安全隱患,切實做到“不安全不生產”。同時,按規定提取和使用安全生產費用,用于安全生產事故隱患整治、應急管理、改善作業環境和條件,為企業安全運營創造良好內部環境。
從緊完善制度規程
要綜合考量自身生產經營特點、危險有害因素、工藝流程等,制定完善涵蓋生產經營全過程和全體從業人員的安全生產規章制度和操作規程。嚴格落實企業管理人員輪流現場帶班制度,加強重點部位、重點時段、重點場所和重點人群的作業現場安全管理,及時發現和消除事故隱患,以違規電氣焊和違規施工、有限空間、高處作業、外包施工四項整治為目標,及時糾正作業人員“三違”現象,堅決消除事故隱患。
從優強化教育培訓
加強安全教育培訓,增強員工安全意識和技能是實現安全生產的有力保證。針對夏季安全風險特點,各運輸企業要充分利用“晨會”、安全例會等載體,加強事故案例警示教育,強化重大事故隱患判定標準、安全操作規程、應急處置技能、逃生疏散避險等內容的培訓。各從業人員要積極參訓,全面提升安全生產知識和技能,確保安全生產能力水平穩步提升。同時,做好高溫天氣下作業計劃的統籌安排,可采取增加輪換作業頻次、減少高溫環境下勞動時間和勞動強度、改善生產作業條件等措施,保障從業人員身體健康和生產安全。
從深提高防控能力
安全重在管理,事故重在預防。要堅持人防與技防相結合,加力開展風險管控,確保隨時掌握重大危險源安全狀況,堅決把安全風險管控各項措施落到實處。要強化應急預案修編和演練工作,重點強化應急預案的日常演練,不斷檢驗預案的科學性、實用性、針對性。各從業人員要積極參與,推動安全風險分析研判工作常態化、規范化,嚴防“看不到、想不到、管不到”致使風險演變、隱患升級。要強化汛期惡劣天氣應急準備和處置工作,特別是“七下八上”關鍵期暴雨、臺風、強對流等天氣的應對處置工作,切實增強企業突發事件應對組織能力。
今年是全國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的開局之年,全市運輸企業積極承擔主體責任和社會責任,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不斷推動運輸行業安全、健康、高質量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