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兩年,數字人一度成為資本市場的寵兒,今年,Sora等文生視頻大模型“大爆發”,更為逐漸回歸理性的數字人市場帶來了新的預期。日前,劉強東數字人首場直播秀再一次將數字人推向了關注焦點。
截至2024年2月底,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數據顯示,2023年全年數字人領域專利申請數高達544個。
數字人產業的蓬勃發展是技術革新、產業升級以及用戶行為變遷等多重因素交織驅動的綜合性結果。
專利申請成各數字人企業“爭奪地”
2023年,互聯網巨頭、數字人公司、高校以及頭部金融機構等在數字人專利申請及授權上的數量激增。
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檢索”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2月,2023年“數字人”相關數據708條,較之上年同期增長46.3%。其中,數字人領域專利申請數高達544個,已獲得授權公開的專利為148個。
2023年,以百度、騰訊為代表的老牌互聯網巨頭,以中國移動、工商銀行為代表的頭部通信、金融機構,以小冰公司、世優科技、黑鏡科技為代表的頭部數字人公司,共同形成了技術端的多強格局。
另據《2024中國虛擬數字人影響力指數報告》顯示,在數字人腰部公司及初創公司的32筆融資中,天使輪和種子輪等早期融資10次。投資方不乏中國互聯網投資基金等國家隊,以及梅花創投、五源資本、高榕資本等知名投資機構。
技術進步是第一推動力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圖形學、深度學習、虛擬現實等技術的不斷突破和進步,數字人在表情、動作、語音等方面的模擬能力日益增強,逼真度不斷提高。
尤其是極具顛覆性的文生視頻模型Sora的推出,其能夠根據文本指令生成多種風格、不同畫幅、最長為一分鐘的高清視頻。在業內看來,Sora的出現將成為AI認知世界并與之進行交互的里程碑,也讓通用人工智能到來的時間提前,將給整個產業帶來巨大進步。而對于數字人產業來說,Sora深入的理解能力、強大的生成能力以及生動的互動能力,也給數字人在未來構建更加逼真的虛擬世界提供了新的視角和方法。
政策利好為產業發展奠定基礎
2021年,我國將虛擬數字技術納入“十四五”規劃綱要,提出以技術進步推動行業應用創新,加速數字人場景化應用落地。2022年1月,《“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再次提出深化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技術融合,拓展多領域應用,支持實體消費場所建設數字化消費新場景。
2022年10月,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虛擬現實與行業應用融合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6年)》,提出到2026年中國虛擬現實產業總體規模超過3500億元。2023年9月8日,工信部等五部門聯合印發的《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要“創新數字人、虛擬空間開發工具組件,推動數字人制作便捷化、精細化、智能化,推廣虛擬會議室、展廳、營業廳、社交空間等產品”。這一系列政策的出臺,不僅為數字人產業的技術創新和應用拓展提供了新的指引,更為其快速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多重因素驅動下,近幾年,數字人市場呈現出快速增長態勢。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張海杰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