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青島市舉辦歐洲企業圓桌會。會議由青島市政府、中國歐盟商會主辦,青島市商務局承辦。法國液化空氣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Rui Coelho(黎瑞華),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副總裁Bram Claes(龐博睿),丹麥馬士基集裝箱工業公司首席執行官Soren Leth Johannsen(索倫·約翰遜)等多家歐資企業及機構代表出席會議,就在青經營情況、未來發展方向等進行了交流座談。青島市政府相關部門、區市(功能區)、國有企業代表出席會議,并從青島產業發展方面進行了城市投資環境推介。
青島市舉辦歐洲企業圓桌會。
外資企業圓桌會議的舉辦,旨在搭建起中歐溝通交流的橋梁,傾聽外資企業聲音,回應外資企業關切。借助青島外資企業圓桌會議機制,政企雙方通過面對面交流問題、暢敘友誼、共話機遇,助力深化雙方合作。
會上,參會企業暢所欲言,對青島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建議和意見。開放、機遇、創新……這些關鍵詞成為了歐洲企業眼中青島優質營商環境的新注解。
青島,是開放的青島。與歐洲的經貿合作始終是青島對外開放的重點,多年來雙方一直保持著密切友好的往來,眾多歐洲企業在青實現了長足發展。成立25年以來,青島馬士基集裝箱工業有限公司已成為全世界最大、最先進的冷凍貨柜及冷凍設備工廠之一。據其首席執行官Soren Leth Johannsen(索倫·約翰遜)介紹,“從年產量5000臺到如今每年生產35000臺冷凍集裝箱及45000個冷庫設備,我們逐漸在青島增加投資?!?/p>
參會企業暢所欲言,對青島市未來經濟社會發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設性建議和意見。
從海外產到本地化,馬士基集裝箱、瑞典阿特拉斯·科普柯集團、青島畢勤機電有限公司等多家歐洲企業或選擇將供應鏈本地化,在原材料采購、零部件供應等環節選擇與本地供應商合作,為當地經濟發展、就業作出貢獻;或選擇創新在青島,通過設立研發中心,深深扎根青島。這些企業是青島對外開放的見證者和參與者,他們在青島取得的發展成果,也使其成為了青島未來對外招商的城市代言人。
如今,歐盟已成為青島的重要貿易伙伴和外資來源地。2023年,青島與歐洲國家貿易進出口總額1644.81億元,同比增長9.2%。截至2023年底,歐洲在青島累計投資項目1568個,實際利用外資59億美元。
同時,青島正孕育著新的發展機遇,使外資企業看好青島“向新”力。自大力實施實體經濟振興發展行動以來,青島重磅推出24條重點產業鏈。圍繞先進制造業領域、高端化工、汽車制造、電子信息產業、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廣闊的應用場景是未來青島經濟發展的重點,也為歐洲企業持續深化貿易合作創造新機遇。法國液化空氣中國總裁兼首席執行官黎瑞華表示,“我們所生產的工業氣體具備安全、低碳雙重特性,主要用于青島的食品、醫療器械等諸多產業的制造場景,目前氧氣等產品需求量成倍增長。”隨著青島實體經濟的加快發展,城市產業的躍遷也將有望為外資企業的擴張提供更多機遇。
對此,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深有感觸,他介紹了歐盟企業在華投資情況,并期待更多歐資企業在青島展開“新質合作”。以脫碳領域為例,歐洲企業具有長期在歐洲市場研究相關政策的經驗,有多項技術舉措可成為中歐加強合作的基礎。同時,他認為,“在中國加快培育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當下,歐盟企業應深入理解中國當前提出的新質生產力給企業帶來的機遇,加強與中國在新質生產力領域的合作。”為此,中國歐盟商會計劃在青島設立分會,與青島企業交流,找到共同發展道路。
參會企業認為,通過此次圓桌會議,企業進一步了解了青島的營商環境和吸引外資的政策舉措,堅定了在青投資發展的信心,愿繼續了解青島,投資青島,在青島尋求更多發展機遇。
下一步,青島將深度融入高水平對外開放大局,持續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讓包括歐洲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在青島放心投資、安心發展,并進一步做好企業服務,辦好與外資企業溝通交流的系列活動,進一步暢通溝通渠道,服務在青外資企業發展壯大,日常加強對外企的走訪和調研,用好“穩外貿穩外資服務平臺”,建立集體會商研究機制,“一企一策”、舉一反三解決好企業各類訴求,為外資企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最優的服務。值得關注的是,為加強政策支持,青島近期將出臺《進一步優化外商投資環境 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資的若干措施》,推出支持在青外資企業增資擴產、鼓勵創新研發、保護知識產權、永居申請便利化等政策舉措。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高奕靜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