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4月12日上午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數字青島2024年行動方案》正式發布,圍繞數字中國、數字強省規劃部署,持續實施“數字青島2.0”工程,重點部署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文化、數字社會、數字生態文明、數字基礎設施等六大標桿工程。
實施數字經濟標桿建設工程
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等,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引領區。實施集成電路“強芯”等行動,加快培育量子等未來數字產業,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增長12%以上、數字經濟領域高新技術企業不少于1200家。深化工業、農業、服務業數字化轉型,推動1000家以上企業數智化改造。研究制定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支持政策,在工業制造、交通運輸等領域開展“數據要素×”專項行動,完善數據治理、資產管理、收益分配等制度體系,支持企業開展作價入股、質押融資等數據資產應用,推進數據要素產業發展。依托上合示范區等載體,深化數字經濟領域國際合作。
實施數字政府標桿建設工程
實施“城市云腦2.0”工程,在政務服務、城市治理、機關運行等多場景開展大模型應用試點,加強低空、視頻、物聯等感知設施融合匯通,打造不少于4個融合應用場景。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對已推出的100個服務場景完成迭代更新,統籌服務渠道,推動實現辦事申請一次提交、辦件信息實時共享、辦理結果多端獲取。高標準開展國務院辦公廳政務服務線上線下融合試點,探索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推出50個審批數字化場景。拓展“魯通碼”服務場景,推出35項“免證辦”事項、10個“一碼通城”場景,探索推進“一物一碼”“一事一碼”。
實施數字文化標桿建設工程
建設青島文化數據資源庫、文化產業服務平臺等,建立數字文化關聯的統一標準,打造青島市“文化一張網”。普及虛擬展廳、沉浸式體驗等新型文化服務,力爭打造1-2個智慧文化設施標桿。加強“山東全民閱讀在線平臺”宣傳推廣,為城鄉居民提供免費數字閱讀服務。推動舞臺藝術數字化,打造“百姓大舞臺”網絡群眾文化品牌。爭創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發展數字出版、數字人、文化數字藏品等業態。
實施數字社會標桿建設工程
重點推動“民生保障(民政、人社、醫保)一件事”“家庭醫生‘健康守護’一張網”等事項建設,進一步提升“全市一家醫院”“全市一個停車場”“一部手機游青島”等服務質效。推動醫保經辦服務事項向基層下沉,打造“15分鐘醫保服務圈”,力爭200家定點醫療機構提供全流程就醫服務、2000家定點零售藥店提供線上購藥服務。高標準建設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發展即時零售、智慧超市、智慧商店等業態,力爭建成智慧社區超過400個,培育10個新型消費應用場景。依托全市統一的智慧社區綜合管理服務平臺,打造與社會綜治、物業、智能建造融合共生的智慧運營體系,推動未來街區、智慧社區、數字家庭等基層體系一體化協同建設,爭創全省首批五星級標桿新型智慧城市。
實施數字生態文明標桿建設工程
依托“生態環境一張網”,實現環境管理、執法、應急等多業務聯動,推行“互聯網+統一指揮+綜合執法”監管新模式。打造“‘無廢城市’建設一張網”,提升固體廢物源頭減量、資源化利用和無害化處置水平,建設超500個“無廢細胞”。深化“水務管理一張網”應用,整合共享473座小型水庫雨情、水情等預警數據,提高防洪減災、水資源配置、水生態建設與水管理協同能力。推動林業、耕地保護等領域數字化綠色化協同轉型,鼓勵開展碳普惠創新,發展出行、林業等領域低碳場景應用。
實施數字基礎設施標桿建設工程
積極推動算力資源互聯共享,探索打造“全市算力一張網”。布局智能算力中心集群,培育20個算力應用標桿。完善青島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監測系統功能,推動國際通信業務出入口局申建工作取得突破。分級分類分場景精準提升5G網絡覆蓋能力,力爭5G基站數達4萬個,打造5G+智慧市政、5G+智慧電網等典型應用。圍繞低空經濟、自動駕駛、深海養殖、新型儲能等業態發展,推動交通、海洋、能源等領域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郭清鑒 宋佳
責任編輯:林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