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將加大海洋應急科研領域的新質生產力與外部資源鏈接,為打造青島的海洋產業集群助力加碼。”今年以來,國內溢油應急環保領域的開拓者——青島本土企業光明環保在新項目推進上鉚足干勁,公司執行董事何銳表示,海洋是高質量發展戰略要地,是青島最鮮明的特色優勢,光明環保在藍谷設立了海洋裝備研發中心孵化器,有望填補行業產品智能化研發領域的空白。
青島光明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何銳
今年青島提出“支持駐青涉海高校和科研院所開展協同創新,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鼓勵更多成果本地轉化。”光明環保自成立之初就以技術創新推動行業進步為己任,將產學研合作視為公司戰略之一,在行業前沿關鍵技術方面有了諸多突破,“比如說,國內在化學品回收機方面一直是空白,光明環保和中石化集團研究院及其他院所在承擔國家專項課題的過程中共同突破了這項技術,目前化學品回收機已投入市場并獲得好評?!?/p>
天天幾乎與海洋科研領域打交道,青島光明環保技術有限公司執行董事何銳表示,“今年在與多家單位合作交流的過程中,接觸到一些沿海城市為打造海洋產業集群進行的布局,光明環保也深度參與其中。”
青島光明環保技術有限公司深耕海洋裝備產業已有近40年歷史。作為中國溢油回收行業的創立者,行業內各類產品的專利申請、行業標準、國家標準制定乃至大部分產品的命名都始自這個公司。光明環保通過和山東省科學院流體力學團隊合作,共同開發了適用于溢油回收作業的專用流量泵。該泵較前代產品在效率不變的情況下,重量由50公斤減為3公斤,溢油回收設備的重量明顯減輕,引領了行業革新與新質生產力的提升。業內表示“整體水平媲美國外同等產品,助力青島叫響海上溢油回收裝備‘中國品牌’”。
光明環保參與的科技部“瀾滄江-湄公河流域溢油突發環境事件應急與風險管控聯合研究課題”在瀾滄江現場驗收
當下,海洋應急涉及多個技術領域和產業體系,在政府管理架構中也分屬于不同部門,因此存在著技術復雜、風險高、指揮協調難度大等矛盾,亟需加大科技和裝備研發,推動政策法規和協調機制不斷完善創新。在何銳看來,海洋應急產業已進入到高質量發展期,不論其態勢及成效,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能否盡快攻克關鍵領域的“卡脖子”問題,能否通過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引領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有別于傳統生產力,海洋應急新質生產力的起點在于“新”,關鍵在于“質”,落腳于生產力,不僅涉及領域新、技術含量高,而且以科技創新為引擎,要代表未來生產力的發展方向,而這也是光明未來一直在堅持做的事業初心。
隨著沿海地區經濟社會快速發展,海上航運、海洋油氣開采、海洋漁業、海洋旅游業、海上新能源開發等行業都受到海洋環境因素的影響,海洋防災、海上安全保障、海上風險管控和災害處置等海洋應急事業地位日益重要,影響和制約著海洋經濟與海洋開發的可持續發展?!斑@一情況的深刻復雜變化,將帶來新挑戰,更體現在新內涵的新質生產力,進而孕育或帶來新的經濟增長點。從這個意義上看,加快形成海洋應急領域新質生產力,也是培育發展新動能、塑造發展新優勢的必然要求。”有業內指出,光明環保始終步履不停,緊跟行業大趨勢,是同領域中參與國家、省級研發課題最多的企業之一,通過持續與國內頂尖專家學者們開展廣泛且務實的交流合作,推動行業創新策源力。
何銳認為,在諸多行業的產品已實現數智化的今天,中國溢油回收行業的產品智力水平仍停滯在三十年前。目前全球范圍內除了一個跨國公司溢油回收產品實現了智能化外,其他包括中國在內各國產品均與智能化無緣。究其原因,溢油回收行業是紅海行業,處處低價競爭;行業規模小,導致生產企業規模小,在利潤微薄的情況下更難拿出大筆資金用于產品研發;產品數字化涉及軟件、硬件多個領域,如企業沒有足夠的積累很難打通各個領域。當務之急,國內溢油回收行業特別需要智能化產品。
光明環保自主研發行業首臺達到應用級別的化學品回收機,填補了行業空白
面對行業的迫切需求,光明環保已經自覺地承擔起這一挑戰,開始進行智能化產品的破局?;诤褪韧舛嗉铱蒲性核纳疃日?,已經具備了研發智能化產品的技術條件,并且已經開始實質性行動。接下來,光明環保將繼續發揮敢為人先、敢為天下先的精神,不斷深化海洋應急“新質生產力”,早日讓溢油回收產品中國造站在世界之巔。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姜姍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