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中央部門集中“曬預算” 一文讀懂“陽光財政”

      預算公開,是每年中央部門的一項重要工作。3月26日,2024年中央部門預算集中向社會公開。

      總臺央視記者 王楠:今年3月26日,中央部門集中向社會公開了部門預算。公開情況如何呢?我們查詢了財政部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根據平臺顯示的情況,截至3月26日22時,包括財政部、發改委、國家統計局、商務部等在內的超過100家中央部門預算已經公開。在公開的預算中,可以查詢到三公經費的相關情況。例如財政部,今年的“三公”經費財政撥款預算與去年持平。部分中央部門三公經費與去年相比略有增加,在預算中他們也作出了詳細的解釋。

      據了解,2024年公開的中央預算包括經十四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批準的中央政府預算和中央部門預算。其中,中央政府預算由財政部公開。中央部門預算經財政部批復后,由各部門向社會公開。

      “國家的賬本”——預算

      什么是預算公開?簡單說就是把政府及其所屬部門的年度收支計劃安排情況向社會公開。為什么要公開預算呢?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 李燕:政府預算公開是基于公共財政的性質和建設現代預算的要求。預算一般稱為國家賬本,這個賬本的特殊性就在于它的收入主要來源于納稅人的各種繳納,支出主要用于保障各種公共需求的需要?;谶@種公共性,政府的預算就應該讓社會公眾具有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和監督權。通過政府預算的公開,就能夠讓社會公眾通過預算去了解這里面所承載的國家發展戰略和對基本民生的保障措施,再把社會公眾的意愿通過人大或者其他的方式傳達給政府,最后再落實到預算收支的具體安排上。所以預算的公開實際上體現了陽光財政,使社會公眾通過預算能夠了解政府的資金都從哪里來,又用到哪里去,用的效果怎么樣,實際上也是一種監督的機制。

      那么,預算公開,都要公開哪些內容呢?像今年中央政府預算公開內容,就包括中央一般公共預算、政府性基金預算、國有資本經營預算、社會保險基金預算等四本預算情況、政府債務余額限額情況,以及47個轉移支付項目分地區情況及其說明。

      在今年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內容中,除了部門總體收支預算情況等,還包括對機關運行經費安排、“三公”經費、政府采購等情況予以說明。

      中央部門預算公開進程

      中央部門預算公開從什么時候開始?發展至今又經歷了哪些階段呢?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財政部持續推動我國預算公開取得新進展。一方面,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完善預算公開制度框架。另一方面,持續加大工作力度,有序推進預算公開工作。

      關于中央部門預算公開,最早在2008年,選擇科技部等11個部門進行部門預算內部公開試點。2010年,財政部印發指導意見,當年有78個中央部門公開部門預算。2011年,公開部門預算的中央部門增加到96個,并首次公開中央部門“三公”經費預算。2013年,中央部門預算首次做到各部門集中在1天內公開。從2017年開始,將各部門在本部門網站上公開的部門預算,在財政部門戶網站設立的“中央預決算公開平臺”上進行集中展示。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稅務學院教授 李燕:我們通過這樣一種預算公開的治理機制,很好地體現了我們國家全過程的人民民主,使社會公眾更能夠通過預算去理解、了解政府的各項財政政策以及預算安排,并且達成一種共識。也有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有利于實現我們國家的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的現代化。

      預算安排

      “過緊日子”是關鍵詞

      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各級政府要習慣過緊日子,這也成了各級政府預算管理的關鍵詞。

      總臺央視記者 王楠:預算安排要集中財力保障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數據顯示,2024年中央本級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增長8.6%,扣除重點保障支出后僅增長0.3%,其中重點保障科技教育支出、中央儲備支出等支出項目。同時嚴控一般性支出,盡可能壓縮中央部門支出,大力推動各部門調整優化支出結構,將資金用在刀刃上。

      財政部有關負責人介紹,預算管理要做好部門履職經費保障。堅持有壓有保,把該壓的堅決壓下來,把該保的保障到位,提高預算精準性。對于中央單位人員工資等支出,按照定員定額管理的要求,嚴格按照工資政策和人數安排;對于必需的水電、物業、采暖等費用,制定完善公用經費實物定額標準,確保相關支出處于合理區間。

      此外,要強化預算約束,防止鋪張浪費。推動中央部門精簡不必要的節慶、論壇和展會,更加節約高效地舉辦會議、開展培訓和調研。從緊從嚴安排“三公”經費預算,實事求是保障合理需求。積極盤活存量資產,防止資產閑置浪費。嚴格執行會議差旅等費用開支標準,努力降低行政運行成本。嚴控樓堂館所建設。

      而節約的資金,會用到哪里呢?

      北京國家會計學院副院長 李旭紅:財政政策一直在各個方面加力,必須得繼續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特別是要把錢花在刀刃上,一定要跟國家的發展戰略密切相關。另外一方面是與民生是密切相關的,這些都是我們主要支出的著力點。

      總臺央視記者 王楠:全面規范、公開透明的預算制度是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標志,是強化預算約束、實施有效監督的一項重要改革舉措。隨著預算公開制度日益完善,預算公開工作有序推進,財政的錢將花得更明白、花得更有效。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責任編輯:林紅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