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8日,在香港宣布樓市全面撤辣的當天,在對岸深圳工作的資深地產從業者謝林鋒立馬組建了一個“置業香港交流群”,很快群人數達到200人上限。
政策宣布14天(截至3月12日),香港樓市發生明顯逆轉,引發內地甚至國際廣泛關注。
撤辣粵語。辣招是指為解決比較棘手的問題而采取的強制手段。香港政府為了應對樓市過熱,防止過度炒作而采取的一些強力限制措施,就被稱為辣招。
香港樓市辣招最早可追溯至2010年。為了壓抑樓市升勢,港府推出額外印花稅,稅額達5%-15%。2012年起陸續推出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稅款占樓價的15%,前者主要限制非本地人士及以公司名義的買家,后者主要面向購入第二套及以上物業的買家。
香港特區政府對樓市強力施壓,迄今已經持續了14年。這次香港全面撤辣,力度堪比內地一線城市北上廣深取消限購。
香港街頭的撤辣標語 每經記者 陳榮浩 攝
3月7日,撤辣后爆火新盤Belgravia Place(下稱BP)二次開盤現場,208套房收到了超過7300個意向登記,超額認購34倍,超越首次開盤。最終,開盤現場共抽簽出2300組選房,銷售超190套,去化超過90%。開發商當晚決定緊急加推92套,部分房源較前一批加價在4%以內。
Belgravia Place二次開盤現場 每經記者 黃婉銀 攝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現場采訪確認到,當天有來自深圳、廣州等地的多位內地購房者成功認購選房,其中一位更斥資2200萬港元一口氣拿下4套房。
這是當下香港樓市的縮影。
撤辣后,內地客以驚人的速度和規模闖入香港樓市。畢竟,對內地客來說,這是自2010年推行額外印花稅等一系列辣招以來,邁入香港樓市最容易的時刻。
全面撤辣意味著,內地購房者在稅收這一項購房成本上,已經基本與香港永居居民站在同一標準線上。
但事實上,受到刺激的不僅是內地購房者,香港本地居民、投資客在這種熱度的影響下紛紛出手,他們也是掃貨多個樓盤的“主力”。
每經記者了解到,有香港本地買家以1.66億港元拿下BP項目頂層整層24個單位。
中原地產數據顯示,3月1日-11日,香港一手市場錄得約1828宗成交,單計過去周末(3月9日及10日)已占約335宗,相比2月全月約280宗,即一個周末已多過撤辣前一個月的成交量,幾乎是此前的7倍。
3月8日,每經記者從香港房屋局采訪了解到:
房屋局預期撤銷住宅物業需求管理措施將提振市場信心,并為物業市場帶來一些支持。當中,撤銷額外印花稅可以增加二手市場內的住宅單位數量,促進物業市場流轉。撤銷買家印花稅和新住宅印花稅可以減輕已擁有住宅物業的香港永久性居民再購買住宅物業時的財政負擔,以及非香港永久性居民購買住宅物業的成本。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