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各上市險企相繼披露今年1月保費數據,保險行業開門業績得以初見端倪。數據顯示,中國人壽、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等5家A股上市險企首月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下同)5506億元,同比下降2.58%。
五大A股上市險企中,僅中國人壽實現同比增長2.2%;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原保險保費收入分別同比下降5.46%、1.44%、7.47%和15.04%。
除了上述險企,天茂集團也披露了旗下國華人壽保費數據。今年1月,國華人壽實現未經審計的原保險保費收入71.89億元,同比下降42.47%。
天茂表示,國華人壽按照“堅定轉型發展、突出價值成長、全面提升能力、邁向成熟險企”的總體思路推進業務發展,深耕價值業務,持續推動業務結構優化。
此外,在香港上市的眾安在線1月實現保費收入24.43億元,同比增長19.87%;陽光保險旗下產壽險合計實現保費收入232.46億元,同比增長6.13%。
壽險保費同比普降
壽險方面,中國人壽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2066億,同比增長2.2%;陽光人壽實現保費收入181.39億元,同比增長1.48%。
其他上市險企壽險保費首月均現下滑。平安人壽實現保費收入989.43億元,同比下降3.9%;太保壽險實現保費收入449.27億元,同比下降14.7%;新華保險實現保費收入298.9億元,同比下降15.04%;人保壽險實現保費收入320.04億元,同比下降18.5%。
從人保壽險來看,1月人保壽險長險首年保費同比下降27.0%,主要原因為躉交業務下降42.7%影響,而期交首年仍然實現0.4%的增長,同時期交續期同比下降10.8%。
對于首月壽險保費整體增長承壓,國泰君安非銀團隊分析,預計主要兩方面原因:一是在銀保“報行合一”監管政策下階段性銀行渠道銷售保險產品意愿下降,同時部分公司為了優化業務結構主動放緩躉交業務發展;二是受過去幾年新單增速放緩影響續期增長受到壓力。
該團隊認為,從需求側看當前銀行利率持續下調背景下居民的保險儲蓄需求持續旺盛,預計個險新單實現較快增長;從供給側看保險公司主動優化業務結構拉長產品期限,疊加監管“報行合一”對保險公司費用端的利好,預計個險和銀保價值率均將實現提升。新單和價值率雙重提升預計推動2024年一季度上市險企NBV(新業務價值)實現較快增長。
財險保費持續增長
從財產險表現來看,上市險企財險保費繼續保持穩健增長態勢。
今年1月,人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628.28億元,同比增長2.7%;平安財險實現保費收入324.33億元,同比增長1.1%;太保財險實現保費收入253.93億元,同比增長8.9%。
分險種來看,人保財險首月實現車險保費284.36億元,同比增長2.9%,占比為45.26%;非車險業務方面,貨運險、企業財產險保費分別同比增長27.2%和10.0%,其他險種保費同比增長15.6%,農險保費同比下降2.1%。
此外,在香港上市的陽光保險旗下陽光財險今年首月實現保費收入51.07億元,同比增長26.79%;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在線實現保費收入24.43億元,同比增長19.87%。
來源:券商中國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