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我的位置:首頁>文章詳情

      上百億資產重組完成 節能環境2023年預盈超6億

      連續10年業績承壓后,節能環境(300140.SZ)首次實現扭虧。

      近日,節能環境披露的2023年度業績預告顯示,2023年歸母凈利潤預計6.1億元至8.9億元??鄯莾衾麧欘A計2億元至3億元,而上年同期虧損1.88億元。

      業績蛻變的轉折點則是此前與中環裝備等公司的百億資產重組。節能環境表示,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成后,新增垃圾焚燒發電及相關業務,合并后的業務板塊業績較上年同期保持增長,成本費用控制良好。

      中環裝備原本主營節能環保裝備、電工專用裝備業務。通過此次重組,中環裝備控股股東中國節能集團擬將旗下垃圾焚燒發電相關產業板塊注入上市公司,增多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板塊。

      值得一提的是,該公司控股股東中國節能集團是我國節能環保領域大型央企,旗下上市公司包括萬潤股份(002643.SZ)、節能風電(601016.SH)等。

      事實上,本次資產重組前,在中國節能集團數個上市公司平臺中,中環裝備無論是市值、營收、提供勞務產生的現金流等數據指標還是公司持續盈利能力均排名墊底。

      本次百億資產重組成為節能環境“逆轉困局”的重要一筆。

      市值狂飆超7倍

      此前的2022年5月,節能環境拉開重大資產重組序幕。

      當時,該公司公告稱,計劃通過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向中國環境保護集團(中節能旗下)購買其所持有6家參控股子公司股權,同時擬募集配套資金不超過30億元。

      值得一提的是,上述時間節點拋出超百億收購計劃時,該公司市值僅為30.98億(截至2022年11月7日晚)。而其計劃募集資金近30億,幾乎于該公司市值平齊。

      業績層面,節能環境表現也不理想。相較之下,2020年、2021年,該公司實現營收分別為18.84億元、11.34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9億元、-2.36億元。

      時至2022年,該公司營收8.48億元,同比下降25.19%。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虧損1.51億元,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凈虧損1.88億元。

      凈利連年虧損、業績萎靡不振。中國環保就業績承諾期內環境科技的經營情況向上市公司作出相應業績承諾,即2023-2025年,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分別不低于7.46億元、7.73億元和8.73億元。

      在此背景下,節能環境2023年4月通過并購重組委會議,同年6月完成標的資產交割。

      2024年1月,其募集配套資金的股份成功發行上市,重組項目正式宣告完成。

      本次發行的順利實施,標志著A股歷史上交易規模最大的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重組項目完成,重組標的金額為111.64億元。

      而本次百億重組也將該公司“拉出泥潭”。自計劃面世至今,該公司市值從30億左右一路狂飆到212億上下(截至2024年1月30日)。

      具體到業績層面,因公司重大資產重組實施完成后,新增垃圾焚燒發電及相關業務,構建了新的盈利增長點。節能環境連虧10年后,首次實現預期增長。

      萬聯證券投資顧問屈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并購標的業務來看,本次整合也是中節能相關業務的整體整合,有利于提高企業整體效益。同時由于本次收購標的都處于盈利狀態,未來并入中環裝備后也有利于節能環境整體業績的提升”

      垃圾發電成新業績增長點

      該公司公告披露,本次注入的中節能環境科技主營生活垃圾焚燒發電業務,主要以 BOO、BOT、BOOT 等特許經營模式承擔項目的投資-建設-運營。

      作為國內垃圾焚燒發電行業龍頭企業,截至2023年6月底,中節能環境擁有46個垃圾焚燒發電項目,生活垃圾日處理規模超過5萬噸,業務開展遍布全國16個省份。

      垃圾發電是該公司核心業務板塊,為其貢獻了不少營收。

      具體來看,2020年至2022年前五月,環境科技垃圾處理能力為902.79萬噸、1509.48萬噸、729.35萬噸,產能利用率為97.46%、89.11%、90.91%。

      同期,垃圾焚燒發電已投運裝機容量為723.50MW、1039.50MW、1039.50MW,設計發電量為41.16億千瓦時、75.95億千瓦時、37.35億千瓦時,產能利用率為82.98%、73.06%、71.15%,發電上網率82.48%、78.51%、78.38%。

      相比于節能環境,上述標的公司業績增長十分亮眼。2020年和2021年分別實現歸母凈利潤分別為4.2億元、5.44億元。

      對于此次重組,節能環境表示,公司在系統提升已有垃圾發電項目運營效率的同時,加大新項目尤其是縣域小型化固廢項目的開發力度,向成為以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為核心的一流城鄉固廢綜合治理服務商不斷邁進量。

      可以預見,標的公司盈利業務的注入將會為節能環境帶來新的業績增長點。屈放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從業務方向來看,未來三年我國固體垃圾處理綜合利用率將達到60%及政策紅利來臨的背景下,行業將進入加速增長時期。對于節能環境而言,這是一次“扭轉局勢”的絕佳時機。(記者 凌晨)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責任編輯:王海山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香蕉午夜_欧美三级在线观看黄_白医生的控制欲_国产欧美日韩综合在线一

      <address id="5111j"></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th id="5111j"></th></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address id="5111j"><nobr id="5111j"><nobr id="5111j"></nobr></nobr></addre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