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以“推進試驗技術創新發展,保障重大裝備質量安全”為主題的首屆重大裝備全生命周期質控與試驗技術創新發展學術交流大會在青島藍谷成功舉辦。本次會議由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檢測分會和青島海檢集團有限公司主辦,來自我國重大裝備技術領域的近100位專家學者參加活動。會議圍繞航空航天、海洋工程、智能制造產業等領域開展專題研討交流,探討技術發展趨勢,分享經驗技術和最新研究成果,推進重大裝備全生命周期質控與試驗技術交流,助力重大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國檢驗檢測學會副會長、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檢測分會會長、海檢集團董事長王立宇在致辭中表示,重大裝備是構筑國家經濟安全和國防安全的重要基礎,試驗技術是重大裝備研發和生產過程中的重要支撐,是保障重大裝備服役質量安全的關鍵。海檢集團以“向海圖強,服務高質量發展”為企業使命,不斷夯實海洋設備和高端裝備質量技術服務能力,賦能重大裝備技術創新和高質量發展。作為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檢測分會的會長單位,海檢持續匯聚業內頂尖資源共商共建共享高端交流平臺和專家智庫,探索搭建“全生態鏈條、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營造良好的技術和產業發展生態,助推中國高端裝備產業“走出去”。期待大家在智慧碰撞中激發新火花,在技術交流中激蕩新思想,以更加開放的心態、更加務實的作風,共同推進重大裝備質控與試驗技術發展,為我國重大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
開幕式上舉行了“青島市集成電路可靠性驗證及測試篩選公共研發服務平臺”啟動儀式。該平臺由海檢集團牽頭建設,建有集成電路電磁兼容、功能測試篩選、可靠性試驗、失效分析等多個實驗室,可為客戶提供元器件級及PCBA板級測試、篩選、分析、驗證和設計的一站式高可靠性信息系統技術解決方案,能力覆蓋元器件EMC測試、EMC仿真與設計、可靠性和測試篩選、可靠性分析和失效分析,以及測試方案開發等全方位綜合服務,將填補青島市及山東省集成電路測試篩選領域空白,助力我國國產化芯片良率提升及可靠性卡脖子問題。
在學術報告環節,南京信息工程大學教授、俄羅斯工程院外籍院士馬昕,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總體技術研究所環境試驗中心書記李翀,四川大學電氣學院教授苗強,天津大學智能與計算機學部教授劉若楠等十余位專家學者做專題報告。馬昕院士的報告題為《融合AI與高端材料大突破技術,在量子、核聚變、生物制造、商業航天、低空經濟等新時期陸??仗煅b備質控與試驗應用中實現跨越發展》。他指出,重大裝備質控與試驗技術是支撐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構建硬核科技和加速技術突圍的重要力量,一定要前瞻布局未來產業,重視前沿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構筑未來發展新優勢。
此次學術交流大會成功舉辦為聚集重大裝備領域高端創新資源、加快科技成果轉化、促進產業升級提供了新動能。海檢集團踐行國企擔當,以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檢測分會建設為橋梁紐帶,整合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行業資源,引領檢驗檢測技術和標準創新發展,為推動我國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自主創新、標準和技術升級、科技成果轉化積極貢獻力量。
本次大會前夕,海檢集團組織召開了中國檢驗檢測學會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檢測分會的會員代表大會。分會成立于2022年8月,現有成員單位60余家。各成員單位致力于整合和協調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領域產業資源,圍繞高端裝備全生命周期質量安全控制需求,開展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質量技術基礎體系研究,打造智能制造與重大裝備領域國家質量技術基礎一站式服務與一體化創新體系,助力我國高端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
責任編輯:董承芳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