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爾最有權的女高管,達成一筆大交易。
12月末,海爾集團表示,擬以總價125億元人民幣,收購基立福所持有的上海萊士20%股份。
交易完成后,海爾將成為上海萊士實控人,正式進入血液制品賽道。
“此次合作的達成,完善了海爾的血液產業鏈布局,是我們深入醫療健康核心領域的關鍵進程。”海爾集團董事局副主席譚麗霞表示。
海爾官方告訴《21CBR》記者,公司長期看好上海萊士發展。
百億并購
今年54歲的譚麗霞,做財務出身,曾主導多筆并購交易,現是海爾生物和盈康生命的董事長。
其團隊,給出了有吸引力的價格。
本次交易,海爾擬以每股9.4元的價格,購入基立福所持有的13.29億股上海萊士股份。
相較標的公司12月29日的收盤價,該價格溢價17.5%。
對賣方來說,這個價格也能賺一筆。
作為全球醫療健康巨頭,2020年,基立福(Grifols)成為上海萊士大股東時,每股花費7.5元。據此計算,完成交割后,這家西班牙公司將賺25億元。
賣出大部分股份后,基立福仍繼續持有上海萊士6.58%股份。其對應的表決權,已委托給海爾集團或其關聯方行使。
豪擲百億的海爾集團,將成為上海萊士的實際控制人,并獲得超過4個董事會席位。
譚麗霞團隊即將收入囊中的,是一個潛力標的。
來源:萊士官網
上海萊士成立于1988年,擁有人血白蛋白、靜注人免疫球蛋白(PH4)等血制品產品。
其擁有“血制品牌照”,這是一個“金貴”資質,自2001年起,中國不再批準新的血液制品生產企業設立。
“標的公司是國內領先的血液制品企業之一,業務表現穩健,未來具有較大的增長潛力?!奔译娦袠I分析師劉步塵告訴《21CBR》記者。
2023年1-9月,上海萊士的凈利潤為17.9億元,同比增長11.5%。2021年、2022年,其凈賺13億元、18.8億元。
收購將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屆時,譚麗霞麾下將新增一家市值500億的醫藥公司。
三方協力
譚麗霞執掌的大健康品牌,名為“盈康一生”,擁有海爾生物和盈康生命兩家上市公司。
其中,海爾生物成立于2005年,主要從事低溫存儲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產品覆蓋-196度至8度全溫域。
舉個例子,其生產的太陽能疫苗冰箱,由光伏硅片供電,不依賴電力或燃料,一次可保溫7天,適合缺電或無電的非洲偏遠地區。
該公司還有一塊“智慧用血”業務,主要產品包括血液冷藏箱、血漿速凍機等。
來源:海爾生物
盈康生命則有醫療服務和醫療器械業務。該公司擁有3家自有醫院,即四川友誼、蘇州廣慈、重慶華健友方醫院。
新增一家兄弟公司后,三方業務或可實現協同發展。比如海爾生物的血液存儲設備,可供上海萊士使用;上海萊士的產品也可進入下游醫院。
“盈康一生在血漿血液成分采集、存儲、制備、冷鏈運輸及臨床應用等領域已形成產業生態,此次交易將助力其進一步完善血液生態產業鏈布局。”海爾在新聞稿里寫道。
譚麗霞擁有豐富的并購整合經驗,由她管理上海萊士,有望取得正向收益。
她畢業于中央財經大學,在海爾工作了32年。早前,她推動海爾以54億美元的價格收購了美國通用家電(GE),完成了中國家電業最大的一筆海外并購。
來源:海爾集團
這三年,其投資動作不斷。
以其執掌的盈康生命為例,她陸續收購了廣慈醫院100%股權、愛里科森100%股權和圣諾醫療100%股權。
并購整合效果初顯,2023年前三季度,廣慈醫院的凈利潤同比增長25%,圣諾醫療營收同比增長41%。
因頻繁收購,截至2023年9月底,盈康生命商譽賬面價值為5.8億元,占凈資產的四成。
“未來,如果廣慈醫院和圣諾醫療的經營業績與預期出現較大差異,公司將面臨商譽減值的風險。”該公司在定增公告里寫道。
做大版圖
譚麗霞立志,要做“不一樣”的大健康產業。
她希望,在技術方面攻堅,解決“掐脖子”問題,并提供創新的產品和服務。
譚麗霞 來源:網絡
此次收購完成后,她入局血液制品賽道,有望離目標更進一步。
血液制品前景廣闊,在醫療急救及某些特定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上,有著其他藥品不可替代的重要性。
比如,疫情期間,靜注人免疫球蛋白(靜丙)產品,被列入多版臨床指南或治療手冊,并廣泛應用于臨床。
“隨著國民健康意識不斷提高,受醫保政策放寬和人口老齡化的影響,血液制品的消費需求持續增長?!?/p>
海爾集團方面回復《21CBR》稱,目前我國人均血液制品用量和美國存在至少10倍差距。
據預測,靜丙等產品將應用于臨床終端更多場景。
長期以來,血制品在國內供不應求,僅白蛋白和重組凝血因子類產品被允許進口,其他血制品需由國內企業生產。
“我們期待與上海萊士、基立福緊密合作,提升血液生態產業鏈整合與創新,為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貢獻力量?!弊T麗霞表示。
具體來看,海爾將利用自身在智能制造、精益管理和公司治理等方面的優勢賦能上海萊士,生產更好、更安全的產品。
“家電頭部公司都在積極向主業之外延伸,海爾堅定選擇大健康賽道,聚焦實業,尋求科技創新?!眲⒉綁m分析道。
借助并購,海爾的大健康版圖越織越大。(記者 鄢子為 覃毅,楊松對本文亦有貢獻)
來源:21世紀商業評論
責任編輯:崔現香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