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隨著冷卻泵管段最后一片法蘭緊定到位,中鐵建工青島諾德中心項目“BIM+”裝配式高效能源機房安裝圓滿完成。項目運用BIM+數字化技術,采用預制裝配式機電安裝,使用自主研發的能源AI管控系統平臺,實現了智慧建造、高效運行、智能運維,先進性處于行業較高水平。
正向“BIM+”技術,深化設計指導精細施工
據了解,中鐵建工青島諾德中心項目實施階段依托“BIM+”技術應用對數字化技術的良好延展性,將AI、大數據、IOT等技術進行綜合。通過GIS(地理信息系統)對機房內管道、土建、設備、通風、電氣、橋架、周邊環境等精準測量融合,形成OSGB三維模型,進而實現BIM+GIS場景搭建,并將BIM數字交付體系融入到項目后期智慧運維中。
施工現場
在BIM深化階段,項目順序開展設備布局深化設計、管道系統的深化設計、預制裝配單元深化設計、支吊架深化設計、設備基礎深化設計和排水溝深化設計等多項深化設計工作。在數字化的基礎上展開深化設計,通過BIM應用工具實現制冷機房內機電管線的三維深化設計,完成機電建模、碰撞檢查、管線綜合等技術應用,并通過3D掃描技術對現場已完工建筑結構的三維復核、模型漫游、可視化交底,做到本項目工程量精確統計、深化出圖、管段編碼、預制加工等機電全過程落地功能,并實現指導機電施工。
預制裝配式機電安裝,智慧建造助力提質增效
據悉,中鐵建工集團第二建設有限公司建有裝配式工廠,配備數字化激光切割設備、焊接機器人、等離子切割機器人等專用設備,實現全程自動化、數字化、流水線式作業,通過科學系統的生產流程,實現管道集中加工的工廠化預制模式,將裝配式機房施工模塊化、標準化,以達到可復制、易推廣的效果。
據了解,項目團隊針對設備管線進行合理分段,通過設計標準化、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在預制工廠中實現各類管線、閥部件的預制加工,現場裝配,無切割、無焊接。和傳統機房相比施工周期縮短達70%,將相同工程量勞動力壓降85%,廢料損耗降低7%并能集中將污染處理排放。
自主能源管控系統,節能降耗賦能綠色發展
在優化冷源熱機組配置的同時,引入能源AI管控系統,以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為基礎,針對高效機房多個系統的供冷(熱)情況進行集中監視、控制和管理,并通過對各種數據的進行處理、分析和優化,從而在供冷(熱)系統高效運行和綜合服務的控制和管理系統下,能耗節約率達35%。
據了解,能源管控系統通過可視化大屏顯示功能,有效實現實時運行檢測管理、能耗分項管理、能耗趨勢分析管理、能耗預警管理。通過機房系統監測點位的傳感器實驗室檢核、平臺數據校核,對系統EER、ECOP等能耗指標進行高效分析,利用系統AI學習算法的優化,實現諾德中心能源系統精準控制、智能托管運維。高效機房的完美落地標志著中鐵建工二公司裝配化施工及高效機房深化水平等跨上了新的臺階,三大技術的完美結合將進一步提高施工效率、降低能源損耗,實現綠色施工、高效運營。
發展總部經濟,培育創新動能。據悉,中鐵建工青島諾德中心項目,位于青島市城陽區,建設駐青央企中鐵建工二公司總部大樓,項目用地面積為2.6萬平方米,地上7層地下1層,總建筑面積約6.95萬平方米,建成后將打造一座富有現代感、科技感的辦公建筑,以雄偉的身姿屹立在城陽北岸新城,成為青島市、城陽區又一座地標性建筑,助力城市升級與經濟騰飛,為青島市經濟社會發展貢獻新力量。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李雯 通訊員 張騰 桑鑫偉
責任編輯:李賽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