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3日,山東省政府口岸辦會同青島海關、山東出入境邊防檢查總站、山東海事局和山東省交通運輸廳等單位組成聯合驗收組,對青島港前灣港區泛亞碼頭109#、110#泊位對外啟用工作進行驗收。驗收組通過組織現場查看口岸查驗配套設施、聽取地方政府及港口經營企業匯報、集中評審等方式,一致同意前灣港區泛亞碼頭109#、110#泊位正式對外啟用。
前灣港區兩個新建泊位通過驗收
青島港前灣港區自動化碼頭共規劃建設6個泊位,岸線長度2088米,陸域縱深784米,總面積約163.5萬平方米,設計通過能力520萬標準箱,共分三期(105#-110#泊位)建設。一期、二期(青島港前灣港區迪拜環球碼頭工程105#-108#泊位)已建成投產。三期(青島港前灣港區泛亞碼頭工程109#、110#泊位)共建設兩個10萬噸級集裝箱泊位,初步設計通過能力70萬標準箱,在地理位置上與已建成的一期和二期區域一體相連,岸線長度768米,縱深784米,占地約60.21萬平方米,碼頭前沿水深-15.3米(109#泊位西側157米為-20米),2021年8月,由普通集裝箱碼頭變更為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
前灣港區兩個泊位通過驗收
爭分奪秒抓項目,千方百計增動能。今年以來,在青島市交通運輸局指導下,西海岸新區交通運輸局以承接港航賦權為抓手,深化作風能力,優化營商環境,不斷提高港口項目服務水平。區交通運輸局采用“信易批”快審模式,為泛亞碼頭工程的保安評估、保安計劃審批服務建立“綠色通道”,將審批關口前移,采取專人服務、提前介入、容缺受理等方式,搶抓審批進度,在企業取得《竣工驗收合格證》當天,即發放《港口經營許可證》和《港口設施保安符合證書》,為新建泊位投產節省20余天,助力兩個泊位早日投產。
前灣港區泛亞碼頭兩個泊位通過對外啟用驗收后,碼頭年吞吐能力將達到120萬標準箱,將進一步放大青島港口生產能力,拓展對外貿易市場,更好地服務于國內國際雙循環經濟發展戰略,推動青島港建成最具影響力的世界一流港口,對加快山東省從“港口大省”向“港口強省”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大偉 通訊員 冉德平 郭保祺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