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7日,青島市政府召開政策例行吹風會,介紹2023年數字青島發展情況。記者在會上獲悉,今年以來,青島市啟動實施數字青島2.0工程,大力推進數字基礎設施、數字經濟、數字政府、數字社會、數字生態建設,數字化推進體制機制和頂層設計不斷完善,數字青島實現跨越式發展。
在數字基礎設施方面,依托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不斷提升網間通信質量,市內網間時延優化提升了94.4%。持續推進雙千兆和城市“1ms時延圈”建設,累計建設5G基站超3.7萬個、萬兆無源光網絡端口超20萬個,行政村5G覆蓋率達92%、萬兆無源光網絡端口占比達70%。初步布局中國移動(山東青島)數據中心、中國電信云基地等20個省級新型數據中心,建成全省首個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標準機架總數達4.9萬架,逐漸完善新型數據中心、智能計算中心、新一代超算、邊緣數據中心等多元協同算力體系。有序開展智慧地鐵、智慧機場、智慧港口等交通融合基礎設施項目建設,累計上線運營充電樁5.7萬個,累計安裝更換物聯網燃氣表22.6萬塊,交通、能源、市政等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加快推進。
在數字經濟方面,出臺《關于加快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力爭到2025年培育年營業收入超過50億元的數字經濟龍頭企業12家,建成3個千億級數字經濟產業集群,青島成為產業規模大、產業結構優、新業態新模式引領的數字經濟發展高地。支持重點企業做大做強,4家企業入選國家軟件百強,電子信息制造業預計全年營收達1000億元,軟件業預計全年營收達4000億元。強化平臺建設,搭建全國首個工業互聯網公共服務平臺,卡奧斯連續5年問鼎全國“雙跨”平臺榜首,1家企業入選2023年新增國家工業互聯網“雙跨”平臺榜單,累計示范培育智能工廠64家、數字化車間和自動化生產線569個。大力發展網絡消費,1-10月全市實現網絡零售額1990.2億元,同比增長26.4%。啟動建造“國信2-1號”“國信2-2號”智慧養殖工船。率先推出基于數字倉庫、可信倉單的動產質押融資業務模式,獲批國家首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綜合型信息消費示范城市。
在數字政府方面,全面深化“一網統管”改革,建成省市區三級聯動的一體化城市云腦體系,發布省內首個城市云腦通用能力服務平臺(UCS),整合匯聚476個應用場景、18.9萬項能力資源、24.6萬路視頻,建成工業運行等20余個領導駕駛艙專題,將各級各部門“千條線”業務納入一網統管,構建起“平戰結合”“平急轉換”一體化城市運行管理體系,城市管理問題處置率從95%上升至99%以上,有力處置燃氣泄漏、消防隱患、供水管網壓力不足等900余次城市隱患。持續推進“一網通辦”改革,以“高效辦成一件事”為目標,推進覆蓋企業登記、工程建設、社會組織、交通運輸等高頻業務領域行政審批全流程數字化場景建設。加快“無證明城市”建設,今年圍繞出行、生活等領域新增電子證照證明應用場景55個,推動110類高頻電子證照證明在政務服務、行政執法和社會化場景全面應用。塑強“全市一個數字機關”,機關公文運轉“網上辦、掌上辦”全覆蓋,打造27個機關運轉高頻應用。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總體指數連續五年為“非常高”,數字政府發展水平位列全國333個城市第一梯隊。
在數字社會方面,在全國率先打造“雙12”民生服務品牌,連續三年每年推出12個政務服務“一件事”和12個城市運行“一個場景”重點改革事項,推動上線了一批惠企、便民、優政的數字化場景應用。全面推廣“魯通碼”應用,在全省率先實現亮“魯通碼”乘坐公交車、地鐵。建成1700余個同步課堂教室,促進270余對城鄉結對學校和141個教育集團均衡發展?!扒鄭u停車APP”接入停車泊位70余萬個,累計服務用戶136萬人次,在部分路段試運行“先離場后付費”;優化提升智能交通系統,交通運行健康指數連續位居全國10個同類城市首位?!耙徊渴謾C游青島”平臺累計上線商家近2200家、文旅資源1.4萬個。全市檢查檢驗結果互認的醫療機構突破214家,共10大類115個項目可互認共享,累計互認6.85萬項次;推動70家互聯網醫院開展線上醫療服務,累計線上問診7.8萬人次。上線運行青島醫保公共服務新平臺,推出數字醫保人、“視頻辦”等便民服務新場景。探索構建“未來街區+智慧社區+數字家庭”融合發展體系,累計建成超過300個智慧社區,開展“元宇宙”、未來街區+智慧社區等十大“未來街區”試點,加快智慧養老、智慧托育、數字家庭等場景建設,數字家庭試點經驗在全國推廣。
在數字生態方面,聚焦高質量數字人才隊伍建設,實施數字青島“專家委員會+城市合伙人”行動,成立院士、國內知名專家等領銜的“數字青島改革建設專家委員會”,吸納350余名行業專家加入數字青島城市合伙人隊伍,掛牌成立11家大數據培訓基地,與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山東大學、中國石油大學等高校開展人才培育合作。聚焦場景創新,鼓勵社會各界積極探索開展多跨協同應用,培育一批典型案例、創新應用場景、科普體驗中心。深入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建立政務數據首席代表和政務數據專員制度,出臺《青島市公共數據運營試點管理暫行辦法》《青島市公共數據開放指標評價體系》等30余項制度規范和技術標準,形成“以公共數據運營撬動數據要素市場”的發展模式。不斷完善公共數據運營“1+1+N”體系,14家市直企業數據納入公共數據運營范圍。重點在金融、醫療等領域開展公共數據運營試點。其中金融領域,利用涉企信用等公共數據直接支持貸前審查、貸中放款和貸后跟蹤,涉及綜合資金2600億元;醫療領域,創新推出醫療數據與保險業務融合的核保產品,將以往幾天的核保時間縮短為3-5秒。發布全國首個“數據資產價值與收益分配評價模型”標準,成立青島數據資產登記評價中心,探索開展數據資產融資和作價入股。發揮數據交易中心、數字實驗室等載體作用,構建數據要素生態圈,青島大數據交易中心上架260多個數據產品,海洋數據交易平臺累計交易額863萬元,培育省級數據開放創新應用實驗室11家、市級數字實驗室24家,發起成立“公共數據運營全國統一大市場聯盟”。
下一步,青島市大數據局將繼續緊緊圍繞數字中國、數字強省工作部署,以“數字中國”標桿實踐區為引領,全力推進數字青島2.0建設,在構建先進泛在的數字基礎設施、培育創新活躍的數字經濟、打造智能高效的數字政府、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營造健康有序的數字生態五大方面著力推進,強化統籌管理、制度創新,力爭將青島打造為國內宜居、韌性、智慧城市標桿。
在構建先進泛在的數字基礎設施上,全面統籌“算力一張網”“感知一張網”建設,推動國家級互聯網骨干直聯點擴容提質,深化雙千兆高速網絡建設,前瞻布局未來網絡,加快構建“超級計算+智能計算+邊緣計算”多元協同、數智融合的算力體系,持續推進交通、能源、水利、海洋、市政等領域傳統基礎設施智能化升級。
在培育創新活躍的數字經濟上,圍繞數字產業化、產業數字化等,統籌抓好企業、產業鏈和園區建設的全面發展,加快建設數字經濟發展引領區。高水平建設一批數字經濟創新平臺載體,提升核心技術創新水平。支持卡奧斯打造世界級工業互聯網平臺。
在打造智能高效的數字政府上,探索推進政務領域大模型應用,加強低空、視頻、物聯等感知設施融合匯通,進一步提高政府智能決策水平。深化“高效辦成一件事”改革,圍繞個人、企業和城市運行全生命周期,持續優化和拓展數字化應用,打造一批具有青島特色的重大標志性多跨綜合應用。
在構建普惠便捷的數字社會上,推動“魯通碼”在全領域、全覆蓋應用,提升城市便民度。開展新型智慧城市攻堅,力爭2個以上區(市)達到四星級成長型建設要求。加強街區、社區、家庭等基層體系一體化協同建設,全面提升教育、醫療、人社等民生領域智能化服務能力。
在營造健康有序的數字生態上,研究制定數據要素市場發展支持政策。聚焦數據要素登記、數據交易等方面,制定一批制度規范,完善市場規則體系。持續開展DCMM貫標,引導企業提供高質量數據。深度整合公共數據運營、數據交易資源,打通數據要素登記、資產評估等全鏈條,推進數據資產化,促進數據有序流通。探索建立“公共數據+大模型+算力+場景”產業生態。深化工業、醫療等領域創新應用,積極融入全國統一數據要素大市場。
青島財經日報/首頁新聞記者 宋佳
責任編輯:王海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