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公司出售資產目的除了“卸包袱”,更長遠的意義則在于進一步聚焦公司優勢主營業務,實現戰略調整
□一些上市公司在年度審計和財務報表編制的重要時期出售資產,其背后是否存在“突擊進行利潤調節”的動機,受到監管層重點關注
◎記者 張問之
歲末年終,一批A股上市公司又開啟“年終特賣”模式。統計顯示,11月以來已有近40家上市公司披露了擬出售子公司股權、房產等資產的相關公告。透過資產出售的表象,其相關操作動機更值得關注。
在市場人士看來,上市公司資產出售背后各有各的考量,一部分公司是為了剝離低效資產“卸包袱”、聚焦優勢主業“調結構”。年底是上市公司進行年度審計和財務報表編制的重要時期,出售資產有利于回籠資金,優化資產結構,減少負債改善財務指標,進而減少經營風險。
不過,有的上市公司出售核心資產,則可能涉嫌通過資產出售年末突擊進行利潤調節等情形,受到監管層重點關注。不少公司在資產出售公告披露后被交易所火速問詢。
“公司出售資產必須合規和考慮長遠發展?!蹦祥_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采訪時直言,上市公司在出售資產時應該綜合考慮長遠發展策略和目標,合理安排出售資產所得款項的用途,避免短期行為對公司的長遠發展造成不利影響。
所售資產種類多多
11月27日晚,激光裝備龍頭大族激光披露,為優化公司產業結構,合理配置資源,擬對外出售控股子公司大族思特的控股權,出售價格按照標的公司100%股權整體作價不低于16億元,預計可實現收益約9億元,超過公司2022年經審計凈利潤的50%。
這也意味著,若大族激光年內完成對大族思特股權的出售,該筆交易將直接提振大族激光的業績表現。對于今年前三季度業績下滑的大族激光而言,此舉是否意在挽回業績頹勢,頗值得關注。
大族激光表示,本次交易獲得資金將用于公司日常經營,能夠有效增強公司市場競爭力,有助于公司經營質量的提升。
記者注意到,相較于出售股權資產,為盤活和優化存量資產,加快資金回籠,還有一些上市公司則是賣房、賣船、賣存貨……其中,業績承壓的公司資產出售意愿尤為強烈。
“業績承壓的公司確實更有可能出售資產以回籠資金和改善財務狀況?!碧锢x說,公司出售資產可以獲得即時現金流,用于繳納貨款、償還債務或補充流動資金等必要工作,以緩解財務困境,渡過經營難關。
的確,*ST越博對外出售了公司及子公司部分總成、電機、變速箱及鋁制品等存貨。公司直言,出售資產獲得款項將用于公司日常經營及員工工資發放等,有利于補充公司流動資金,降低負債及財務費用,將對公司現金流起到積極影響。
海泰發展、天源迪科、四創電子等公司則加入了“賣房”隊列。海泰發展披露,擬以2.19億元出售其持有的自主開發的存量房產SOHO項目和BPO項目部分房產。天源迪科擬以9130萬元將名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北四環西路56號8層802的房產出售給中國建筑業協會。四創電子全資子公司博微長安計劃將其持有的北京海淀區蓮花小區的兩套房地產公開掛牌出售。
除了賣房還可以賣船。振華重工下屬全資子公司控制的加華海運擬將其持有的半潛船“RED ZED I”和“RED ZED Ⅱ”以每艘1.03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奧海(Olhai Marine Services Co.,Ltd ,注冊地在香港)。
聚焦優勢主業“增質”
就上市公司出售資產的質地來看,多數公司明確表示為非核心的低效、虧損資產。而出售目的除了“卸包袱”,更長遠的意義則在于進一步聚焦公司優勢主營業務,實現戰略調整。
“部分公司出售非核心或虧損資產,意在優化資產負債表、改善資產結構、提高公司財務狀況,提升資產質量和運營效率,同時減少經營風險,聚焦核心業務,或者開展新項目投資,推進年后的戰略規劃等。”田利輝直言。
以英飛拓為例,公司擬以2.1億元為掛牌底價,出售全資子公司英飛拓(杭州)信息系統技術有限公司(下稱“英飛拓系統”)81%股權。近年來,受多重不利因素影響,英飛拓系統營收大幅下滑,應收賬款計提信用減值,英飛拓受商譽減值包袱所累業績持續虧損。
“此次交易將有助于公司進一步聚焦主業把握發展機遇,明晰未來發展方向,是管理層謀求突破、卸掉包袱追求扭虧為盈的重要戰略舉措?!庇w拓直言。
再看埃夫特,公司全資子公司WFC擬以1953萬歐元,將其持有的GME 51%股權出售。埃夫特稱,2022年及2023年1至6月,GME持續經營虧損,對公司整體經營業績造成不利影響。本次交易有利于WFC落實公司聚焦戰略,減少低效資產,回籠資金,進一步集中資源推進歐洲區域白車身業務的發展。
現實來看,通過剝離與公司主營業務低關聯度業務,已是上市公司進一步聚焦優勢主業推動戰略轉型的重要路徑。
如華西能源擬公開掛牌轉讓其持有的自貢銀行15.472%股份,參考底價為8.56億元?!氨敬谓灰追瞎疚磥戆l展戰略,有利于公司突出主業、增強抗風險能力”。華西能源表示,交易所得資金將用于償還欠款、補充流動資金,有利于改善公司財務狀況,推動在手訂單和重大項目的執行,提升公司在節能環保、可再生能源、新能源綜合利用等主營業務領域的競爭力。
再看中國生物制藥,公司以約2.1億元總估值出售了三家附屬公司股權,出售所得總金額約1.5億元。中國生物制藥直言,通過出售事項,集團已剝離所有商業流通業務。未來集團將進一步聚焦制藥業務,亦將持續優化集團的資產和業務結構。
合規性合理性受關注
值得注意的是,臨近年底,一些上市公司在年度審計和財務報表編制的重要時期出售資產,這背后是否存在“突擊進行利潤調節”的動機,監管層對此也予以重點關注。
“監管層關注的核心點主要是定價合理性、資金流轉用途、資產真實性、關聯交易情況和信息披露質量?!碧锢x說。
例如,11月21日,*ST天沃披露,公司擬以1元價格向控股股東旗下公司出售中機電力80%股權。根據評估結果,中機電力80%股權評估值約為-26.24億元。因交易定價與評估結果存在較大差異,11月26日,深交所向*ST天沃下發問詢函,要求公司補充披露轉讓標的資產80%股權的會計處理及損益影響情況,并進一步說明交易的必要性、交易價格的公允性。
對于身處退市風險邊緣的*ST天沃而言,能否在2023年會計年度結束前順利剝離中機電力,或成為*ST天沃“保殼”的關鍵一步。*ST天沃在公告中直言,通過上述交易,公司將剝離過往年度虧損嚴重的能源工程服務主體中機電力。
此外,東湖高新、三峽旅游則因擬剝離占營收比重較高的資產,而被監管部門追問其合理性。其中,東湖高新擬以23.87億元出售全資子公司湖北路橋的控制權,以剝離工程建設板塊業務。而2022年,湖北路橋的資產規模和營業收入分別占東湖高新總資產和主營收入的61.55%和76.41%。
三峽旅游擬以1.84億元出售資產,進而剝離資金密集型的乘用車經銷及服務業務、供應鏈管理業務。而其作為公司最大業務,若完成剝離,三峽旅游2022年、2023年1月至7月營收將分別下降77.06%、63.78%。
田利輝認為,上市公司出售資產必須合規和考慮長遠發展。首先,需要嚴格遵守相關法規,確保資產出售的合法性和合規性;其次,需要充分評估資產質量和價值,以避免低估賤賣或虛假評估等問題;最后,需要謹慎考慮出售資產對財務狀況、經營策略和市場競爭的影響,并及時、準確地披露出售資產的相關信息。
來源:上海證券報
責任編輯:李頡
請輸入驗證碼